作出決定只用了十幾秒,之後的72天,吳文芳在武漢經歷了生死考驗。
1月24日,除夕,北大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吳文芳上的是夜班。按原計劃,她會在第二天出現在家裡的團圓飯桌上,但在去高鐵站的路上,她看到了國家醫療隊馳援湖北的徵集令。
只考慮了十幾秒,她就給護士長髮消息:“我是黨員我要去!”然後退票、拉上行李箱回了醫院。
當天晚上,她翻來覆去睡不著,提前準備好的行李箱被她裝上又打開,如此反覆好幾次,生怕遺漏了什麼。大年初二,經過簡短的培訓和動員儀式,她就隨隊出發了。當晚6時許,她作為國家醫療隊第一批援鄂隊員抵達武漢。
封城後的武漢溼漉漉的,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氣味。街上空無一人,連車都很少見。救治病人刻不容緩,吳文芳成了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援鄂醫療隊員之一。
她和同事們被派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剛進隔離病房時,儘管有防護服、口罩、手套的層層防護,她也不敢大口呼吸。戴上護目鏡、眼罩,眼前總是容易一片霧水,視線幾乎完全被遮擋住。
護士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除了照顧病人打針吃藥,從一日三餐到大小便都要管。有時,吳文芳拎著兩個水壺去病房,“在路上都會喘得不行”,必須停下來休息好一會。
由於第一批進“紅區”,他們沒有多少經驗可參考,物資也一度供應不足。剛到武漢的前兩週,許多人都睡不好覺,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縈繞著幾乎每個人。
病人給了這群年輕醫護人員很大的勇氣和鼓勵。吳文芳清楚地記得,她照護的23床有一個老爺爺,80多歲了,開口的第一句話總是叫人“老師”,最後一句話總是不忘“謝謝”,有時醫護人員幫他拿東西,他總說“我自己來”。“這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對我們的這種敬意,讓我們特別感動。”
有一天,吳文芳照常去病房發早餐,一打開門就看到16床的年輕人坐在床尾吃早餐。看到護士進來,趕緊手忙腳亂地抓起一個口罩捂在嘴上,但嘴裡的食物還塞得滿滿當當。畫面有些滑稽,但每每想起這一幕,她都眼眶溼潤。
還有一個24歲的年輕人,出院後聽說康復期病人的血漿能救人,就通過電話、微信不停諮詢。在出院後隔離即將期滿時,又發來微信:“我在網上看到同濟中法醫院還在接收轉運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但我要去江岸區的醫院複查,如果我在那邊獻血,你們能收到嗎,能用得上嗎?”
“這樣的點點滴滴,讓我們覺得付出特別值得。”吳文芳說,有了病人的感謝、敬意,醫護人員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怕了。
靠著逐漸摸索,援鄂醫護人員克服重重障礙,慢慢總結了對危重症病人的治療和護理方法。吳文芳也經歷了3個病區,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危重症病人核酸檢測結果轉陰性,陸續出院,恢復健康。
但新冠肺炎疫情是個狡猾的敵人,病魔來臨總是讓人措手不及。有一個80多歲的老人,血氧飽和度一直不太高,輪班的每個醫護人員都熟悉她的病情,輪流調試呼吸機,還留了尿管。有一天下班後,吳文芳突然聽到同事說,這位大家最關心、最掛念的老奶奶突然就沒挺過去,臨走時眼角還掛著兩行淚水。
因為傳染病的特殊性,許多病人走得悄無聲息。無論是家屬還是醫護人員,都很少與去世的病人正式道別。
4月4日全國哀悼日,吳文芳和同事們趕回同濟醫院,那裡為逝去的同胞們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默哀儀式。
在武漢的72天,吳文芳感覺自己收穫最多的是成長和歷練。最有經驗的護士長經歷過2003年的SARS,“有她在我就不害怕”;最年輕的同事是1997年出生的護士。作為“承上啟下”的主管護師,她此前臨床經驗三年半,她明白“自己應該承擔更多”。
白袍為甲戰荊楚。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90後,並沒有想過個人利益得失。3月11日,吳文芳作為北京大學三家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的34名90後黨員之一,參與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不是‘嬌滴滴的一代’!我們不怕苦、不怕犧牲,爭做共和國的脊樑!”
“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
“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備感溫暖,也備受勉勵!”黨齡將近9年的吳文芳表示,參與抗疫是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青春時光裡難得的經歷。
1990年出生的吳文芳說,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獻身奮鬥,是前輩們的成長路徑,也是自己這一輩人交出的答卷。90後已不再是長輩眼中的稚嫩少年,年輕一代逐步成長為可以勇擔重任的蓬勃力量。
在抗疫一線奮戰72天后,迎接吳文芳和同事們的是燦爛的春天。在武漢的最後幾天,天氣很暖和,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內有很多花都開了。雖然並不認識都是什麼花,但吳文芳“光是看到就覺得心情超級好”。
離開武漢的前一天,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為援鄂醫療隊舉辦了簡捷的歡送儀式。一同奮戰的醫護人員合影後擁抱在一起,哭得泣不成聲。
在去往機場的大巴車上,吳文芳看到在街道上、在馬路邊,以及住宅樓的陽臺上,都擠滿了居民,每個人都依依不捨地向他們揮手道別。
援鄂醫療隊陸續撤離後,武漢解封重啟。5月1日,吳文芳看到一條好消息,“5月2日0時起,湖北省一級響應降為二級”。而她,在五四青年節後,也要帶著在武漢珍貴的記憶回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開始日常工作。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