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前言:看德國的歷史,首先要理清羅馬教皇、德意志國王和公國公爵三者之間的關係。德意志是由許多大小不等的公國組成的國家,各公國相對獨立,公國是公爵世襲的家族領地,類似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狀況。德意志國王需要藉助羅馬教皇的加冕,來提高自己的威望;羅馬教皇需要通過加冕皇帝,來抬高自己的地位。德國的歷史,主要是這三者相互借力,又相互制約的歷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300萬人。德國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10世紀時,建立起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征服德意志各邦國,完成德意志統一。二戰後,德國被分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兩德統一。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德意志王國的形成

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日耳曼人。3000多年前,日耳曼人在北歐一帶生活,隨著人口的增多,他們開始向南遷徙。1世紀中期,日耳曼人開始形成部落聯盟,較大的部落聯盟有:法蘭克、盎格魯-撒克遜、倫巴底、東哥特、西哥特和汪達爾等。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日耳曼人遷移路線


3世紀時,日耳曼人崛起,他們不斷入侵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無力防禦,只得讓他們以“同盟者”的身份在羅馬帝國境內居住。476年,西羅馬帝國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滅亡,歐洲陷入混亂狀態。481年,15歲的克洛維繼承父業,成為法蘭克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領之一,他率領軍隊南征北戰,逐漸吞併了其他日耳曼部落,建立起以高盧為中心的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在位時期,通過一系列戰爭,建立起一個西起大西洋,東止多瑙河,南到地中海,北抵波羅的海的龐大帝國,史稱查理曼帝國。公元800年,羅馬教皇給查理曼加冕,尊號為“羅馬人的皇帝”。

按照法蘭克人的傳統,國王去世後,要把領土平分給後人,查理曼帝國就這樣解體了。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籤立《凡爾登和約》,把帝國分為東、中、西三部分。西法蘭克歸查理二世,中法蘭克歸羅泰爾,東法蘭克歸日耳曼路易,這三部分就是法蘭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雛形。911年,東法蘭克國王孩童路易去世,眾人推舉康拉德公爵為東法蘭克國王,意味著德意志王國的開始。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凡爾登條約劃分的領地範圍


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光環

康拉德一世領導下的德意志王國,從一開始就面臨不利於國家穩定的因素。由於康拉德是由各公國首領推舉上位的,公國首領們要求國王給予更大的權利,國王權威受到嚴重挑戰。康拉德臨終前說服自己的兄弟放棄繼承王位,並推舉實力最強的薩克森公國首領亨利為國王,因為只有這樣德意志國家才不至於解體。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919年,薩克林公爵亨利一世被推選為國王。亨利一世以武力迫使士瓦本公國和巴伐利亞公國臣服;接著對外發動戰爭,佔領了法蘭西王國的洛林公國、勃蘭登堡等地。

936年,亨利之子奧托一世繼位。他通過武力和聯姻的方式加強了王室與各公國之間的聯繫。對外方面,他派兵佔領了意大利北部的倫巴底等地,並於961年幫助羅馬教皇鎮壓了羅馬貴族的反抗。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並把國名改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以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有了“神聖羅馬帝國”這個名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疆拓土,來恢復羅馬帝國當年的榮耀。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加冕儀式


神聖羅馬帝國的隱憂

在神聖羅馬帝國初期,皇帝利用教會的力量來制約地方公國的權利,將國家管理大權從世襲的公爵手中轉到教會主教手中,從而增加皇帝的權威。這種願望很美好,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各公國的世襲公爵們不願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利,他們極力反對皇權的強大。

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在公爵和教會的壓力下,頒佈“黃金詔書”,正式確認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制度,規定皇帝由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三個教會選帝侯和薩克森-維滕堡公爵、勃蘭登堡伯爵、萊茵-普法爾茨伯爵、波希米亞國王四個世俗選帝侯共同選舉產生。七選侯選舉出來的人只能稱“羅馬人民的國王”,只有被教皇加冕後,才能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選帝侯制度的確立,削弱了皇帝的權威,使神聖羅馬帝國變成眾多獨立邦國的鬆散結合體。

17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皇帝試圖利用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矛盾,通過限制新教來爭取天主教諸侯的支持,從而加強中央集權。結果事與願違,在德意志境內形成新教諸侯聯盟和天主教諸侯聯盟的全面對抗,丹麥、瑞典、法國等國趁機插手,最終導致“三十年戰爭(1618~1648)”爆發。1648年,皇帝支持的天主教派失利,哈布斯堡王朝被迫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根據和約規定,瑞典、法國獲得了大片德國領土;德意志境內的諸侯完全獨立;皇帝不得世襲,帝國的重要事務由諸侯參加的帝國議會決定。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1648年神聖羅馬帝國


正當德意志王國陷於四分五裂的時候,以柏林為中心的勃蘭登堡不斷髮展壯大,後來形成強盛的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的統一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逐漸登上了法國的政治舞臺。拿破崙掌權後,開啟了征服歐洲的計劃,德意志境內的眾多邦國無力抵抗,淪為拿破崙的囊中之物。1806年,拿破崙在德意志佔領區拼湊的“萊茵聯盟”宣佈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弗蘭茨二世在拿破崙的脅迫下放棄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法國的佔領促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覺醒,為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奠定了基礎。

1813年,普魯士聯合沙俄、奧地利、瑞典在萊比錫大敗法國軍隊,德意志各邦國擺脫了拿破崙一世的控制。戰爭勝利後,建立起以普魯士和奧地利為主,由34個邦和4個自由城市組成的德意志邦聯體。

1862年9月,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這位“鐵血宰相”決定用武力建設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德國。普魯士和奧地利聯軍出兵丹麥,獲得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兩塊丹麥領地,接著兩國組建北德意志邦聯。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了拿破崙三世,獲得了法國控制下的南德意志聯邦。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狀態,德意志重新統一。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經濟騰飛,到20世紀初,成為歐洲頭號工業強國。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1815-1866德意志


崛起後的德意志帝國,開始謀求世界霸主地位,英國極力阻撓。兩國開始磨刀霍霍,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1914年,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向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同盟國戰敗,被迫簽訂《凡爾賽和約》。威廉二世宣佈退位,德意志帝國就此瓦解。

后帝國時代的德意志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瓦解,德意志共和國建立。1919年2月,德國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組成了多黨聯合政府,成立德意志聯邦制共和國。這個政權在魏瑪建立,因此又被稱為魏瑪共和國或者魏瑪政權。因鉅額的戰爭賠款,導致德國惡性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極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集團掌權。

希特勒上臺後,通過不斷髮動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危機。1938年他吞併了捷克的蘇臺德區,英法兩國對此採取綏靖政策,助長了希特勒的囂張氣焰。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以德國、日本為首的軸心國集團投降而結束。

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德國分別由蘇、美、英、法四國佔領。隨著美蘇冷戰的開始,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聯邦德國,蘇聯佔領區形成民主德國。1990年10月,兩德合併,德國再次統一。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二戰後,同盟國佔領德國


附:德意志君主世系

世系圖說歷史:800年神聖羅馬帝國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


參考文獻:

《德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