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中央重磅,GDP淡化。房不能。


實事求是。中央重磅,GDP淡化。房不能。


今天下午4點45分和6點54分,國務院網站上先後發佈了兩條關於總理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視頻座談會的信息。

今天下午4點45分和6點54分,國務院網站上先後發佈了兩條關於總理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視頻座談會的信息。

在國務院層面就同一次會議發佈兩條信息,這在之前是比較罕見的,也從側面說明此次會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此次會議之所以特殊和重要,主要是因為這是在上週五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之後,中央政府層面就整體經濟工作組織召開的第一次會議。

此次會議,釋放出了以下信號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首次提出實事求是研判經濟形勢,強調要充分估計困難;

會議強調,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科學研判經濟走勢。

這句話的信息量非常大。

從公佈的會議內容來看,之所以要實事求是,是因為這是更有針對性出臺宏觀調控政策的依據和前提。

實事求是判斷經濟形勢,至少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1)國內經濟社會秩序在加快恢復;

會議認為,當前我們國家境內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社會秩序也在加快恢復。

這是好的一面。

2)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會議同時也著重強調,當前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此,會議強調要充分估計困難,直面應對挑戰。

這是經濟形勢不好的一面,也是高層更加關注的一面。

目前來看,西方國家疫情雖然有所緩解,但絕對的感染人數還在增加,真正的拐點依然遙遙無期。

而大量的亞非拉國家疫情形勢則更加令人擔憂,畢竟這些國家公共衛生設施更加薄弱。

也就是說,在我國之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資源型國家、消費型國家還是科技型國家,經濟都面臨著巨大的停擺風險。

外圍疫情的惡化和經濟的停擺,將通過產業鏈、供應鏈、進出口、投融資等渠道對對我國國內經濟形成不可忽視的衝擊。

因此,總體來看,此次會議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還是更多的突出困難的一面,寧願把困難估計的充分一點,也不能留有半點僥倖的餘地。

這跟上週五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判斷是一脈相承的。

第二,GDP增長目標大概率淡化,保住就業和市場主體至關重要,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會議強調,在當前形勢下,做到“六保”是底線,而實現“六穩”是目標。

換成大白話即是說,現在這種異常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保住就業和市場主體,而GDP增長的目標很大程度上被淡化掉了。

會議明確提到實現“六穩”是目標,這更多的是一個定性的目標,接下來召開的“兩會”很有可能不會再設定GDP增長的具體量化目標。

按照此次會議的話來說,與GDP相關的,更多的可能是“促進經濟恢復增長”即可。

所謂恢復增長,我的理解是二三四季度的GDP保持正增長,全年GDP跟上年相比不要出現負增長就是贏。

第三,宏觀政策力度會加大,大水漫灌不會有,不要指望房地產大放水。

會議強調,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發展需要採取特殊措施,更要堅持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所謂特殊措施,即是加大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比如發行特別國債、提高赤字率、降準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內需。

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堅持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意味著政府不會再走08年那場以為驅動的大水漫灌的老路。

當下最大的改革,就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其核心要義即是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調下,提高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生產要素的效率。

如此,中央必定不會容忍通過全面放水這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短暫的增長,這方面的教訓,已經很深刻了。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反而加重了他們的經營成本;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消費,反而束縛了居民消費的手腳,沉重的房貸負擔之下,談何消費;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實體經濟、撐不起國家脊樑,反而抑制了製造升級和科技創新。

在國務院層面就同一次會議發佈兩條信息,這在之前是比較罕見的,也從側面說明此次會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此次會議之所以特殊和重要,主要是因為這是在上週五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之後,中央政府層面就整體經濟工作組織召開的第一次會議。

此次會議,釋放出了以下信號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首次提出實事求是研判經濟形勢,強調要充分估計困難;

會議強調,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科學研判經濟走勢。

這句話的信息量非常大。

從公佈的會議內容來看,之所以要實事求是,是因為這是更有針對性出臺宏觀調控政策的依據和前提。

實事求是判斷經濟形勢,至少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1)國內經濟社會秩序在加快恢復;

會議認為,當前我們國家境內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社會秩序也在加快恢復。

這是好的一面。

2)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會議同時也著重強調,當前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此,會議強調要充分估計困難,直面應對挑戰。

這是經濟形勢不好的一面,也是高層更加關注的一面。

目前來看,西方國家疫情雖然有所緩解,但絕對的感染人數還在增加,真正的拐點依然遙遙無期。

而大量的亞非拉國家疫情形勢則更加令人擔憂,畢竟這些國家公共衛生設施更加薄弱。

也就是說,在我國之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資源型國家、消費型國家還是科技型國家,經濟都面臨著巨大的停擺風險。

外圍疫情的惡化和經濟的停擺,將通過產業鏈、供應鏈、進出口、投融資等渠道對對我國國內經濟形成不可忽視的衝擊。

因此,總體來看,此次會議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還是更多的突出困難的一面,寧願把困難估計的充分一點,也不能留有半點僥倖的餘地。

這跟上週五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判斷是一脈相承的。

第二,GDP增長目標大概率淡化,保住就業和市場主體至關重要,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會議強調,在當前形勢下,做到“六保”是底線,而實現“六穩”是目標。

換成大白話即是說,現在這種異常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保住就業和市場主體,而GDP增長的目標很大程度上被淡化掉了。

會議明確提到實現“六穩”是目標,這更多的是一個定性的目標,接下來召開的“兩會”很有可能不會再設定GDP增長的具體量化目標。

按照此次會議的話來說,與GDP相關的,更多的可能是“促進經濟恢復增長”即可。

所謂恢復增長,我的理解是二三四季度的GDP保持正增長,全年GDP跟上年相比不要出現負增長就是贏。

第三,宏觀政策力度會加大,大水漫灌不會有,不要指望房地產大放水。

會議強調,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發展需要採取特殊措施,更要堅持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所謂特殊措施,即是加大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比如發行特別國債、提高赤字率、降準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內需。

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堅持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意味著政府不會再走08年那場以房地產為驅動的大水漫灌的老路。

當下最大的改革,就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其核心要義即是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調下,提高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生產要素的效率。

如此,中央必定不會容忍通過全面放水房地產這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短暫的增長,這方面的教訓,已經很深刻了。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反而加重了他們的經營成本;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消費,反而束縛了居民消費的手腳,沉重的房貸負擔之下,談何消費;

靠水漫房地產,救不了實體經濟、撐不起國家脊樑,反而抑制了製造升級和科技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