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濱:在娛樂圈中找到方向


趙濱:在娛樂圈中找到方向

對於曾經玩世不恭、沒有理想的趙濱來說,能夠找到心儀的職業,有自己的作品,讓更多觀眾認識自己,就算是一種成功。從《定軍山》中忠誠、樸實的夥計富貴,《將門風雲》中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周和平,到《青海花兒》中小巧而又倔強的南方研究員徐忠海,《一生有愛》中身殘志堅的黃昆。他憑藉對角色的成功塑造,讓廣大觀眾漸漸熟知。而與安戰軍導演的多次合作,也讓兩人的關係如師生、如父子、如朋友。


趙濱:在娛樂圈中找到方向


高海拔上的禁地青春

根據小說《禁地青春》改編的電視劇《青海花兒》,以上世紀五十年代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核武器研製基地為背景,以“兩彈一星”研究中無名英雄的故事為題材,以其中一些甘於奉獻的建設者為原型,以他們個人命運變遷為線索,講述了一群為了祖國國防事業奉獻火熱青春的科學家們的故事。其中趙濱飾演的徐忠海是一位來自上海,勇敢、自負,卻又善心獨具的研究員,在事業的關鍵時刻他能挺身而出,敢於犧牲。在命運的磨難中,他逐漸從一個“可愛小男人”成長為一名“擔當好男人”。

見到趙濱,導演安戰軍隨口說了一句:“要是再瘦些就更像了。”這句話引起了趙濱的思索。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藏區的工作環境極為惡劣,演員外表要求就一定都是保守的。回家後,趙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減肥,近半個月的時間裡,原本也不胖的趙濱硬是減掉了十幾斤。他還按照劇本的要求專門學習了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只要沒事就天天唱,漸漸地他從歌聲中體會到那個年代人們的單純與質樸。

趙濱是一個有想法的演員。每一場戲他都會做足功課,儘可能的給導演一些建設性意見。有一場徐忠海的妻子楊曉鷗腿被炸傷而尋死覓活,徐忠海來安慰她的戲,就是在趙濱的建議和導演的藝術加工下完成的。面對楊曉鷗的情緒低落,趙濱並沒有選擇甜言蜜語式的安慰,他將從電視電影中所學,巧妙地運用在角色塑造上,為老婆楊曉鷗編寫了一首歌:曉鷗是我廠裡最優秀的姑娘,我愛上了她……徐忠海含著眼淚邊跳邊唱,希望讓病床上的曉鷗開心。而這一幕恰巧被曉鷗的母親看到,進門就對徐忠海動用“武力”,動與靜的結合讓矛盾衝突又一次形成。趙濱將徐忠海對楊曉鷗的愛,以及他內心堅強的一面,在這場戲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將悲情與喜劇效果巧妙融合,看著趙濱的動情表演,在場的工作人員又笑又哭,紛紛議論:“這場戲修改的太好了。”

影片從籌備到後期製作完成,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和劇中的主人公一樣,劇組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也都詮釋著“兩彈一星”精神,為了讓畫面呈現出壯麗的自然風光,全組人員每天都要面臨著高原反應、風沙等惡劣條件的考驗。在艱苦乏味的工作環境下,導演在創作中給了演員們很大的空間,經常是按照靈感添加戲份。很多觀眾對趙濱的表演這樣評價:“一個北方人能把徐忠海這個典型的上海男人刻畫得那麼到位是很難得的。他一句上海話未說,上海男人的形象就栩栩如生。”


趙濱:在娛樂圈中找到方向


心靈上的觸動

早在拍攝電影《定軍山》時,趙濱與安戰軍導演就已經有過合作了,當時趙濱只飾演一個忠誠樸實的夥計富貴,但工作認真的他很快就被導演看中。在拍攝一場通風報信的戲時,為了讓自己表演中有跑步的喘息感,8月份的大熱天,趙濱穿著長袍馬褂在北影院內來回跑圈。

在《一生有愛》這部講述寧波市海曙區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王延勤幾十年如一日為殘疾人排憂解難的真實故事的電影中,趙濱飾演了患有小兒麻痺症的農村藝術家黃昆,面對愛情他與封建惡俗進行抗爭。拿到劇本後,趙濱在網上查看了很多關於小兒麻痺症的資料和視頻,研究患者的各種症狀和康復的全過程,為角色選擇一種比較美觀、舒服的走路狀態。在一次跑步鍛鍊的時候,趙濱恰巧遇到了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殘疾人,從聊天中趙濱瞭解了殘疾人的不易,他們不僅要面對身體的殘疾,更要面對外界給他們的心理上的壓力。對小兒麻痺症的瞭解,讓趙濱對黃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影片中,黃昆的戲量雖然不是很多,但故事的主要矛盾衝突卻是由他和王靜間的愛情展開的。有一場戲,殘聯領導李東海到黃昆家談論王靜的事情,黃昆正在洗衣服,用沾滿肥皂的手把李東海推出門外。簡陋的道具門沒有把手,只有一個很小的門別兒,開機時趙濱手上很滑根本抓不住,關門的動作試了幾遍都達不到預計效果,兩人推搡之間,趙濱的手被門擠到,當時就鮮血直流。


趙濱:在娛樂圈中找到方向


父親是我的領路人

趙濱的父親趙成順也是一名演員,曾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1991年,電影《神秘夫妻》的拍攝大獲成功,趙成順因飾演偵察科長小有名氣。正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趙成順卻消失在觀眾們的視線裡,出於父親的責任他暫時放棄了演藝事業,硬是一年沒接戲。在家鄉開了一個小賣部,照顧“可能誤入歧途”的兒子趙濱,除了接送兒子上下學,還開設免費表演學習班,吸引好學的小朋友來聽課,而最根本的目的是讓大家陪著趙濱上課。

父親問趙濱:“你喜歡什麼?畢業後想做什麼?你對什麼有興趣?”三個問題讓根本沒有理想的趙濱無言以對。無奈下,後來父親只要拍戲就將趙濱帶在身邊,有意讓他接觸攝製組的生活,希望給他一點影響。在攝製組工作的日子裡,趙濱看著演員和工作人員經常因為劇本中的問題互相爭執,從下午4點聊到晚上10點,他開始琢磨這是怎樣的一個職業,如此有魅力。趙濱首次出鏡飾演了一個拿刀捅人的痞子,生活化的表演讓導演連連稱讚。拿著平生第一次賺到的200塊錢,趙濱找到了自信,他開始喜歡這個曾經讓他發憷的專業,並且通過努力考取了河南省藝術學校,開始系統的學習表演。

一次偶然的機會,趙濱拿到一張音樂劇《貓》的光盤,美國百老匯的表演讓他震驚,他對音樂劇著迷了。於是他報名參加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專業的藝術考試,並且以表演專業課第一名的好成績順利考取。進入舞蹈學院後,趙濱開始學習爵士舞、芭蕾舞等13種舞蹈並訓練試唱練耳,慢慢變得能歌善舞,多才多藝。

舞蹈學院畢業後,趙濱成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一名演員,在兒童劇《香格里拉》中飾演達瓦,在《馬蘭花》中塑造馬郎。除了參演兒童劇,應學校邀請,在業餘時間趙濱還回到母校做表演課的任課老師,深受學生們的尊重與喜愛。趙濱的表演課無論多早都無一人遲到,還經常看到學生帶著毛巾、牙刷走進教室。同學們對趙濱說的話都很上心,在一次演出排練後,看著班上的學生“大熊”,趙濱無意的說:“如果你剃了光頭再來詮釋《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我覺得效果會更好。”十幾分鍾過後,再次出現在趙濱和同學們面前的“大熊”,形象煥然一新。

父親是趙濱的啟蒙老師,他非常感謝父親帶他走上藝術道路。看到趙濱的成功,父親也深感欣慰,他身邊的朋友們常說:“我最佩服你的就是你培養了趙濱這麼好的一個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