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随着西方影响的扩大,一些 “识时务”的青年怀着救国理想,投入学习西方的留学热潮。“五四”运动前出现一批留学海外的油画家。

“五四”运动后油画有大踏步发展,主要得益于这两方面:学成归国留学生的身体力行,以及办学教育的蓬勃兴起。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1951年徐悲鸿在创作《鲁迅与瞿秋白》

时代需要精神,冲锋需要号角。面对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的低迷,从康有为、梁启超开始到陈独秀及其后来者,都果断亮牌,不断呼吁,反复强调西画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极端重要性。

西方油画在“五四”运动后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名人、望儒、专家和学者的或登高一呼,或振臂挥旗,或身体力行。戊戌君子康有为明确表示“今宜取欧画些形之精,以补吾画之短”。梁启超“认为真即科学,美即艺术”的看法和主张对当时的美术界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门

期间,蔡元培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主张,鲁迅、胡适等也发表各自的看法,尽力推波助澜。吕在《新青年》清楚地表达他的观点,“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加革命也”。

陈独秀在对他的唱和《美术革命——答吕》一文中说:“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主义的精神。”蔡元培更是以一种改造文化旗手的口吻说:“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合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自当采用。”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1950年林风眠(右三)、关良、江丰、庞薰琴、苏天赐等一起下乡写生

另一位重要人物和他所撰写的《出使四国日记》《巴黎观画记》在西画东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是一位热爱美术的外交官员,又是客观评价中西绘画的有识之士,还是推崇油画的助力勇士。他认为:“西洋人之油画,专于实处见长……数十步外望之,但见真山川、真人物、气象万千,并能绘天日之光、云霞之彩、水火之形,及既而谛视之,始知油画一大幅耳。此皆为中国画家所未到,实开未辟之门径。”他就是“直接观赏欧洲油画原作,并谈出其价值和意义”的左副都御史薛福成。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杭州艺专教师郊游合影 吴大羽(前排左五)、方干民(后排右二)、林风眠夫妇与女儿(前排左一至左三)、潘天寿(前排左四)

在所有这些仁人志士中,蔡元培功不可没,建树最大,作用最大,影响最大。他在“五四”运动前夜发表的《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无疑是黎明前的曙光、冲锋时的军号、决战中的旌旗。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决澜社第二届画展,1933年

第一个在中国学习油画的艺术团体“东方画会”成立于1915年。到“五四”运动前,其后有1917年的“北大画法研究会”、1918年的“苏州画赛会”。“五四”运动后,社团的发展速度更快,数量更多,规模更大。1919年丁悚、王济远创办的“天马回”成立;1920年由汪英宾、谢列、和萧公权发起的“晨光美术会”在上海成立;1921年冯钢百和胡根天在广州成立“广州赤社”;1924年林风眠、李金发、吴大羽、林文铮在巴黎组织成立“海外艺术运动社”;1928年“艺术运动社”在杭州成立;1930年以左翼为基础的“时代美术社”“白鹅画会”“一八艺社”等联合艺术院校成立了“左翼美术家联盟”。

梁启超、蔡元培等民国文化先驱,率先推介西方油画艺术

李叔同自画像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油画艺术团体《决澜社》,斯时的《决澜社宣言》即便在今日听起来都震撼人心、振聋发聩:“让我们站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决澜社会员们试图以极大的热情借用西画的形式去冲击保守、沉寂的中国画坛的决心昭然若揭。“五四”运动后的西学是以快步与疾行的步伐亢进的,故谓之曰“西学东进”。

内容整编自:郭晟《浅析“五四”运动催生西方油画在中国滥觞的意义 20世纪初早期中西美术教育比较》《艺术品鉴》2019年10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