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跟風美國“反中”,疫情過後臺灣恐會面臨難題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有趨緩跡象,目前以歐洲及美國較嚴重,但深受重創的各國政府仍不敢放鬆,因為病毒狡猾得很,有所謂“偽陰性”“偽陽性”,還發展出“無症狀”照樣能突變為重症。曾有專家估量它天熱會消失,但很多地方氣溫已升高,它還肆虐如故。

   時事 者杜象29日在臺灣“大華網路報”發文指出,臺灣受到傷害相對較輕,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說,有可能在6月底生活和經濟運作恢復正常。不過因為新冠病毒已嚴重到成為全球性病毒,在你來我往的“地球村”中,無人可以獨善其身,臺灣的確診病例一直以“境外移入”居多,便可說明,即使臺灣本土達於安全要求,唯港口和機場既不可能關閉,危害便一定存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嚴厲口吻指稱中國大陸是“病毒製造者”,他的防疫顧問中有隨聲附和的,也有不以為然的,唯特朗普仍堅持己見,還拉高對抗聲調,將冠狀病毒命名為“武漢病毒”,甚至稱為“中國病毒”,還認為病毒起源於“人為因素”。美國身負重傷,至目前止,因疫情造成的失業人口已超過2300餘萬。特朗普還想聯絡同樣受創的國家,向大陸要求賠償。

  杜象指出,美國這樣做無非是想轉移美國國內的焦點,那他的防疫責任就減輕了。因為在島內執政的民進黨長期以來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反中”也不遺餘力。然而疫情總會過去,而且美國11月就要選總統,特朗普能否連任,大有問題,若中美關係在美國大選後得以緩和,臺灣的處境就尷尬了,那時, 關係又是一個新局面。臺灣如何轉身?這個難題,民進黨承擔得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