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在中國的歷史軌跡中,每朝每代都是能人輩出,有著不少人的奇人異士,他們在歷史上了一抹重彩,但是對於他們的結局卻是沒有交代,他們去了何處至今沒人說的清楚,但是他們的傳說卻是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關於中國歷史上三代奇人的故事,咱們一起往下看!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一、鬼谷子

鬼谷子,活躍於春秋末至戰國時期,史稱東周衛國人,在世百年,後不知去向。常年入清溪雲夢山鬼谷採藥修道,被譽為千古奇人。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神奇且神秘的人物!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並未下過山,收過五百位弟子:龐涓、孫臏、蘇秦、張儀、白起、李牧、毛遂等,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這五百弟子運用鬼谷子傳授的道家絕學、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著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

主要成就:寫書《鬼谷子》,創建鬼谷派、縱橫家創始人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二、徐福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曾擔任秦始皇的御醫,齊國(今山東)人。根據民間傳說,當時秦始皇迷戀上長生不老之術,便派徐福帶著3千童男童女自山東沿海東渡。

《史記》中記錄徐福東渡之事比較多內容的是"淮南衡山列傳",其中包括徐福從東南到蓬萊,與海神的對話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為禮物等事,一般認為這是徐福對秦始皇編造的託辭,還記載了徐福再度出海攜帶了谷種,並有百工隨行。這次出海後,徐福來到"平原廣澤"(可能是日本九州島),他感到當地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來",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不回來了。"淮南衡山列傳"與"秦始皇本紀"稍有不同,稱徐福並未開始就帶數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尋訪仙家多年未果的情況下,再度出海時率數千童男女出海。關於徐福所要尋訪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日本民間傳說

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有許多祭祀徐福的神社,廟宇和陵墓,羽田等氏姓也自稱是徐福的後裔,日本歷代天皇都用高規格祭禮祭祀徐福。後來徐福主動上書詐騙秦始皇以尋找不死藥為名,保護田氏齊國皇室,帶領三千童男童女、百穀百工、上古歷史、詩書禮儀、魯削切玉,遠渡海外。

徐福帶著3千童男童女東渡去了何方,為何日本人對徐福有如此尊重?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研究和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至今已成為先秦史、秦漢史、中外關係史、航海史、民俗學、宗教學、考古學等綜合性多學科研究,有極為重要性的學術價值。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三、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道德經》問世:

老子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來到了函谷關,函谷關的守將尹從小就喜歡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裡,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尹喜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老子來到函谷關,發現一位官員早就做好了迎接的準備,並且誠意誠意的請他寫書,並且願意代;老子將書流傳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子見他十分虔誠,便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飢似渴。

按照史書記載,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之後,就此消失了,再無記載。關於老子的下落,民間流傳著很多的傳說,引發無數人的思考,老子究竟西去之後到了何方,給後人留下了謎團和無數的遐想。

千古奇人鬼谷子,一生從未下山,天下大事件件都離不開他的影子

關於中國歷史上三大名人的故事分享就結束了,對於他們的去向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咱們下期節目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