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引言

中國作為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茶葉貫穿了我們中華文明的歷史,每一杯茶都浸泡著五千多年的光陰。外國學者評價說:

茶文化,是繼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之後,中國送給世界的第五大財富。

公元十六世紀起,中國的茶葉隨著昌盛的海上貿易事業,銷往世界各地,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其中就有英、美兩國,但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條件滋養了迥異的文化,在這些文化的影響下,飲茶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內涵。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一、中國的茶:儒、道、佛三教都融在一碗茶裡

  • 儒教

中國的茶歷史要追溯到傳說時代,漢朝《神農本草經》中就有的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而儒教作為我國的特色文化,更是將其精華都融在了茶裡。首先,儒教最看重的就是“禮”,我們在敬茶時,要嚴格按照先老後幼,先上後下、先人後己的順序。這既是儒家的“人倫”思想也是我們至今奉為圭臬的茶道。

其次,茶也是廉潔的象徵。茶聖陸羽在《茶經》裡面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素雅質樸的茶葉甚得孔子的喜愛,它不如富貴的牡丹和鮮豔的芍藥,卻另有一番悠長的回味。這也是儒家提倡的“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的君子之道。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此外,“中庸”在茶中也有具體的表徵。宋徽宗曾說:“陰陽相濟,則茶子滋長最相宜”。不偏不倚、折中調和,這就是“中庸之德”。中國人喜歡以茶會友,常常和三五親朋坐在一起品茶論道,營造了一種其樂融融的氛圍,這說明茶還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儒教繁巨複雜的思想全都融進了一碗茶裡。

  • 佛教,禪宗

佛教自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以來,在漢朝時期傳入我國。佛教的出世思想和儒教的“入仕”思想完全不同。佛教在我國的盛行是在唐朝,也是這一時期,僧人飲茶才形成風尚。

佛教主張澄心靜慮,而茶正好有消暑解熱,鎮定心神的作用。所以當中國的茶碰到了印度的佛教,兩者相互影響下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宗派——禪宗。禪宗是我國的“本土佛教”,修行禪宗就要求教徒,集中注意力於某一物上,忘卻外界的誘惑,以達到物我兩忘、超然脫塵的境界。

而茶就成了修行的絕佳“教具”。佛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僧會、愛別離、求不得、放不下。”這是人的痛苦根源,茶也是苦的,只有靜下心來品嚐茶的甘苦,才能悟得“苦盡甘來”的道理。那麼人生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 道教

道教的內核是清靜、是無為、是對紅塵的不戀棧、是灑脫、和對長生的追求。中國人一直對山水自然有著發自內心的崇拜和敬畏,以及對長生的追求嚮往。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就是道教的教徒,他把“尋仙”當做了一生的事業。

而茶正好具有諸多保健作用,飲茶便成了道教“貴生”的體現。茶樹高潔,生長於自然之中,而茶的靈氣要藉助水的蒸煮才能完全散逸,人們在這裡悟出了“天人合一”的智慧。即人和茶一樣,來自自然,也遲早回到自然。這是長生,也是永生。

於是,歸隱田野,在天地之間煮茶喝茶,也成了無數文人的追求。

中國的茶文化和儒、佛、道三教有著深刻的淵源,缺少任何一個宗教的薰陶,我們的茶道都是不完整的。在這樣的歷史積澱下,中國的茶才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文明標籤。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二、英國的茶:高貴典雅,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

英國的飲茶歷史並不長,時至今日,也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但不可思議的是,“英式下午茶”已經成為了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七世紀,英國商人把中國的茶葉帶到英國,迅速風靡英國貴族階層,茶很快取代咖啡成為“國飲”。

在當時,喝茶不僅是一種享受,也是一個人社會尊貴地位的象徵。茶是奢侈品,每加侖茶稅高達8便士,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夠享受的。當貴族們買到茶葉之後,他們往往把茶葉珍而重之地放在由中國傳入的珍貴的罐子裡,然後放在自己的衣櫃,衣櫃的鑰匙也由自己保管,絕不允許僕人沾手。就是怕僕從們偷喝。在英國,誰能抵擋茶葉的魅力呢?

英國下午茶起源也很有趣:在十八世紀的英國社會,人們的晚餐時間都普遍在七點左右,午餐過後很容易餓。貝德芙公爵夫人就讓僕人們準備好點心,招待她的朋友們,很快她就發現美味的茶和點心有著近乎完美的契合。於是茶和點心的搭配在英國社會流傳開來,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生活儀式。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 英式下午茶的準備

以維多利亞時代為例,英國下午茶的時間是下午四點。赴宴的男士都要穿著合身的燕尾服,戴高帽,手裡還要杵著雨傘;女士則要穿上精緻的洋裝,戴帽子。主人則要挑選家中最好的房間,打掃乾淨,擺上珍貴的裝飾品,播放典雅的音樂。

下午茶的茶具也十分考究,一套有十五件:杯子、糖罐、奶盅瓶、三層點心瓷盤、七寸個人點心盤、奶油刀、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放濾器的小碟子、濾匙、餐巾、鮮花、保溫罩、木頭托盤。這些東西都要用最精緻的工藝製作,否則會破壞儀式感。

  • 進食下午茶的注意事項

沖泡下午茶一定要用新鮮的水,隔夜的水和不乾淨的水會影響口感,等水燒到沸騰後,在30秒內注入。常規的比例是2.5g茶葉配一壺水,靜待幾分鐘,再將茶倒進淺底寬口的杯子裡。

另外在食用點心的時候,也有嚴格的順序:三層點心瓷盤中,最上面一層放的是時令水果和小蛋糕;第二層放的是英國傳統圓形鬆餅和奶油;最下面一層放的是用桂魚、火腿和小黃瓜做成的三明治。吃的時候

一定是要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英國是一個很注重禮儀的國度,他們以“紳士風度”著稱全球。在筆者看來,英國人對喝茶的態度正是他們社會集體價值觀的體現。英國人的茶和中國的茶不同之處在於:一,取材上,英國人普遍喜歡紅茶,中國人則喜歡綠茶更多一點;二,英國人喝茶喜歡往裡面加蜂蜜、牛奶、砂糖、甚至胡椒,肉桂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佐味,而中國人則什麼都不會加,我們更願意去享受茶葉本身質樸的口感。

除了下午茶,英國人還有早茶和晚茶,雖然知名程度不如下午茶,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英國人的對茶的痴迷。

三、美國的茶:率真任性

在介紹美國的茶之前,不得不提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波士頓傾茶。在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其社會生產力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英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它的殖民地很多,北美大陸就是其中一個。彼時的英國剛剛和實力不可小覷的法國進行了一場“七年戰爭”,英國雖然勝利了,但也花費了鉅額的軍資,為了彌補軍費赤字,英國決定增收殖民地的茶稅。

北美人民抗議無果,就偽裝成印第安人,潛入英國的商船,將一船的茶葉全都倒進了海里。至此,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從這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茶葉溯源是英國殖民的結果。因此,在美國盛行的也是紅茶。

一茶多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英、美迥異的品茗氛圍

美國是個很注重自由的國家,因此美國人喝茶完全不像英國人,注重那麼多的繁文縟節。美國的社會節奏很快,人們也偏愛快餐文化。因此,他們喝的茶都是往往都是速溶茶、冰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茶都是冷的,他們不喜歡喝熱飲。

美國的茶基本上全靠進口,近年來,隨著中國綠茶的醫藥價值被髮掘出來,美國社會又掀起了一股綠茶熱。他們除了會在茶裡面添加糖和牛奶之外,也會放雞尾酒,稱為“雞尾酒茶”。

結語

水在不同的容器裡有著不同的形狀,茶也一樣,各國迥異的茶文化也體現著不同的國家風情。龔建華先生在《中國茶典》中說過:“茶是平凡的物質存在,又是高尚的精神享受,茶是百姓的尋常必需,又是國家的經國大事。”

茶葉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喜愛,這是一件值得高興且自豪的事情。更令人振奮的是,茶葉作為紐帶,將全世界興趣相同的人聚集起來,全人類的友情都融化在一杯茶裡。在各國迥異的文化環境下,也湧現了各種各樣的茶文化,為人類的精神寶庫增添了一筆重要的財富。

參考文獻:

《中國茶典》

《茶經》

《英國茶葉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