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刻意,漢語解釋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比如,在追求喜歡的女生時,我們會刻意製造偶遇,特意打扮一下自己;為了按時趕到很重要的場合時我們會刻意早起、早走等等。

今天之所以談這個話題,是因為收到龜友私信,大致內容是這幾天在喂巴西時總是餵食超過龜的頭部大小,但龜呢還有進食的慾望,這種情況該不該再喂等等。

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為什麼要說他這是刻意呢?仔細看一下它私信的內容就會發現,在私信中提到了超過龜的頭部大小。如果只是側重於餵食量的話,我們完全可以用餵食很多或龜進食很多等類似詞語來描述,超過龜的頭部大小這句話是用的非常少的。龜友們都知道,龜的胃部和龜的頭部大小几乎是相同的,所以才有了在餵食時要參考其頭部來投餵的觀點。

仔細回想一下,你在給龜餵食時有沒有刻意的去參照這個標準呢?一般來說,我們飼餵一隻龜久了自然就形成了默契,龜可以吃多少,我們應該投餵多少自然也是非常有數的,至少心裡也是有數的。在初次給龜餵食時,我們一般都會放很多龜糧,最好有一個具體的數值,比如大概多少克,這樣龜吃完後看看是否可以剩下,得出來的結果再乘0.8的係數就是我們該給龜餵食的量,這樣得出來的數據是比較科學和準確的。

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標準是有了,但再仔細想一下,你在喂龜時有沒有非常刻意的數龜糧或稱重克數呢?相信大部分的龜友都沒有吧。別說龜了,就連自己吃飯也沒有拿出秤來量著吧。那有沒有每次餵食都數龜糧的個數並做詳細記錄的龜友呢?這個比例就更少了吧。

由此看來,大部分龜友雖然秉持著龜要精養的理念,但在餵食這一方面是比較隨意的。那這種隨意是好還是壞呢?小編個人認為是非常不錯的。首先,就龜的身體構造來說,龜的胃部確實和龜的頭部一般大小,也確實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但厚度呢?體積是否相同呢?在不同的狀態下大小和空間是否會有變化呢?這個我相信大部分龜友都沒有仔細研究過吧。所以,作為參考依據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想要一個精確的數值是不可能的了。

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再有,龜的進食是受到溫度的影響的,就是體積再大,現在這種天氣我估計龜也吃不了多少。這個時候再參照這一個標準就更加荒唐可笑了。所以,還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決定餵食量的,而不是生搬硬套某些理論。

當然,每個人的養龜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龜友確實養的非常刻意,在餵食、換水或環境上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也有的龜友則是比較隨意,但有底線,一樣也可以飼養出精品。這兩種方式並不存在好壞之說,適合自己也適合龜的飼養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養龜這麼刻意,累嗎?

當然,淺水過背3㎝也不用拿著尺子量精確到毫米不是嗎?有時候,很刻意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就是俗話說的物極必反一樣的道理。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養龜應該是一種精神寄託,如此刻意,真的太累了。不如隨意一點,把握底線,你和龜都輕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