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萬籟聲自述》武術歷程(9)


連載:《萬籟聲自述》武術歷程(9)

翌年冬(一九三一年)我二十九歲,湖南主席何鍵,在南京開會,他在湖南有聲望,自己又有軍隊,可以自主專行。他好武術,我在廣州時,他曾寫信館中,向我索取組織草案,尚未見過面。這次他趁開會之便,又因友人之介,請我去長沙辦國術館,我答應了。大約距新年一二十天,遂偕學生吳雲起,從南京到漢口,由湖南省駐漢辦事處招待。乘火車到長沙;何主席派其子猶夫與其他負責人員前來迎接,住長沙飯店。每日該省武術家及精武分會武術家都來看我,說說就動手試試了。常搞到深夜才散去。繼往各處表演,發表文章;因為將近年關,商賈及遊客多,所以更形熱鬧。一日清晨,茶房進來說:有客來訪!即起迎視,為兩個彪形大漢,中年歲數,口稱久聞萬先生大名,今天特來領教,說完就動手。他向我面門打來,我用“小鬼叫門”手法,還掌打去;他一退,我跟著一踩腿,正踢在迎門骨上。另一個在旁襲我一拳,向我腰部打來,我回身一接,緊接一腳,打他個仰栽蔥。將要再給他一腳,他二人火速後退抱拳求罷。曰:萬先生在此還有多久?我說:主席請我來玩玩,時間不定;但你們如有其他同好,願來研究,隨時奉陪;二人點首告別。是日下午,忽得一來書,是託省府某幹部送來的。上書:“久仰萬老師英名蓋世,武藝無雙;貧道有楊家撒手鐧法及十八把羅漢神功,相送英雄,不知英雄意下如何?”下書:“貧道馬躍林頓首”。問這幹部:此人是何等樣人?曰:他是長沙鬥姆閣的老道。練就一身鐵布衫功夫,擅於擒拿,又有楊家撒手鐧法。久仰大師威名,欲與您一較高低。今著我送來,不知您以為何如?我說:既然搞武術,還怕比試麼?隨時都可以的。此時,主席的兒子和秘書李海秋,報社記者張寶安均在場。主席兒子何猶夫說:這個比武,不是小事,本省武術不能開展,就是他們從中作祟。上次大隊長李麗久在軍隊中教練武術時,他也派其高足唐微典試過,認為不滿意,欲再試,大隊長又不肯;因此,國術館辦不起來。以前曾由我父自任館長,開過一次湖南國術比賽大會。第一名即唐微典,第二名陸佔山,第三名是黃忠義,這前三名都是馬道人徒弟;所以他的氣焰更甚了。但其南方死功,不好普及教練,要打倒他又不容易。尚有精武分會的北方武術家,同他合作,所以國館雖已開辦,卻沒甚麼人前來練習,自動關門了。這次之挑戰,徒子徒孫很多,關係您以後在此辦國館的前途。最好我持此書陳我父一閱:看他作何區處,然後回書未晚。您以為何如?我說可以。

連載:《萬籟聲自述》武術歷程(9)

當日傍晚,猶夫駕其父汽車(那時長沙私人汽車,只此一輛)來接我,謂主席請我住到他公館去。既見主席,主席說,頃聽猶夫說馬老道等要同你比試。他的信也看見了。此老道很可惡,不是我不採用他們的武術,無奈他們那功夫只能個人練練,不好普及。我要改良,而他們作梗。他們說得也有道理:武術不是純粹練得玩玩,強健身體而已,還有衛己衛國的技能。您要請外省武術家到我省提倡武術,我們都竭誠歡迎。可是,先要同我們試試看,真比我們強,自是五體投地的擁護,如連我們都比不過,為什麼要請外省的人來呢?為此,曾教李大隊長同他們比過,他們不佩服;今天萬先生來,他們又如此無狀,不知萬先生怎樣應付?我怕他們進行暗算,所以接你到我這裡住,就是這個意思。我說:我是搞武術的,今到貴省,還未創辦甚麼,是個客卿地位,他們約我比試,只恐失手,有礙面目。主席既有可以比試的建議,自由主席吩咐,我是絕無規避之理。主席大悅,他說:這就好了。此時你暫不必回他的信,我自有區處。到第二天,接到青年會請我晚間到該會表演信,給主席看了,主席同意我前去。於是偕學生吳雲起同去表演;那時,已距新年只五六天了。我知道下邊觀眾,定有想同我比試的人在,我除表演長拳外,最後表演打法,用吳生作為對象,任意襲擊,我閃躲還拳,手腿交飛,觀眾大大鼓掌,盡歡而去。翌日,有省委及其他機構者數人來,與我攀談。問:您接到馬道長比武函件否?曰:接到了。何無迴音?曰:已交主席處理。他們說:怪不得近日有憲兵二人,每天輪流到馬道長處監視,囑勿他去,靜候元旦主席命令云云,可能是元旦請他同您比試。因為元旦宴會,即在主席公館,軍政長官百餘人,筵後觀看比武之意。我說:都可以。您將如何打法?我說:將把他面門骨抓一塊下來。曰:何必下這毒手?我說:出家人不守本分,到處逞強,理當予以懲戒。又問:大家都是同人,請與交手,不要傷他!我說:到時看他態度再講。過了四五天,到了元旦,主席大擺筵宴,軍政負責人均到,開二十餘席。

連載:《萬籟聲自述》武術歷程(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