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教您鑑定琥珀蜜蠟

獨特、時尚的琥珀蜜蠟是人們互贈、互賞的首選。人們求新求美的觀念不斷變化,蜜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蜜蠟在人們心中,逐步成為親情、友情、愛情三大感情的寄託寶石,因為它代表著歷史的沉澱與文化的內涵。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留意身邊的每一處小細節,現在小編零距離教您鑑定琥珀蜜蠟。

零距離教您鑑定琥珀蜜蠟

一.礦珀與海珀

琥珀分為礦珀與海珀兩種,礦珀產於緬甸、多米、墨西哥、撫順等地。海珀產于波羅的海的一些周邊國家,從海邊打撈而出,顧又稱波海琥珀、海飄等。

波海的琥珀是松樹脂的化石,因此在摩擦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松香味,也只有海珀才有松香味。

緬甸琥珀是水杉脂化石,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什麼味道的,(有人說有一種柴油味等,那是在加工過程中人為的一種工藝——噴油拋光等而造成的)。

多米是豆科類脂化石,常態下也沒有什麼味道,其珀內黑灰色包裹體打磨時會發出一股臭味(像溝泥味)。

各人的嗅覺不同、感官系統各異,也會有不同的情況出現。每個產地均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均有品質的好壞之分。

二.鑑別之鹽水、紫光、松香味與火燒。

在我認為,做假的人是最勤奮的,他們沒有節假日,更沒有加班工資。他們不斷地學習、創新、升級;短短一年多,能把假蜜蠟(塑料)從第一代升級到第四代,因此把眾多人搞的暈頭轉向,有一大批人把塑料製品看成壓制(琥珀粉壓、塊壓)。

模仿好的,能讓許多老手至今還認為是真的。

絕大部分人均認為自己比做假的人聰明,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我的弱項是長跑。很多善良的人們總會說我的東西是真品,鹽水能浮、有松香味等。

我曾經是這樣回覆的:“鹽水、紫光、氣味,任何一個人均能在數十秒內輕鬆掌握,那麼世間無假”。

這三種鑑定方法符合早期的時代環境,當今的製假科技均能通過這三關。火燒,我比較抵制這種做法,網上有許多這樣的人,自己燒了,還不知道真假,找人詢問,那你燒還有什麼意義嗎?為求真假,拿著打火機,滿市場跑,不管真假,先燒燒看。

我還經常發現一些人習慣在串串上用上一個“蜜蠟”佛頭,許多都是低端的塑料製品,我不排斥塑料製品,關鍵是是否對人體有害。

綜上,三種手段雖好,但融會貫通,真正領悟需要長時間的摸爬滾打,不斷學習。

三.個人對琥珀蜜蠟烤色的一點看法人看法,烤色後不告知消費者是一種欺騙手段。

蜜蠟之美在於它的色澤與紋理,一烤色,手串整體顏色是統一了,然而把本來的色澤與紋理給掩蓋掉,依然打著天然的旗號。

究其原因,有三:

1.用烤色來掩蓋瑕疵,以次充好;

2.用烤色來冒充老蠟,提高身價;

3.冒充雞油黃,欺騙善良、自信、不好學的人們。

因此塑料製品也有機可乘,外觀做的與烤色蜜蠟一致,看不見紋理與天然色澤,塑料與烤色蜜蠟,圈外人常是很難區分。

再者琥珀蜜蠟本身具有可溶解性,硬度也不高,質地較軟,皮殼孔道便於加工優化,這才使得假冒氾濫成災。

四.老、滄桑感、陳舊感,看老的痕跡。

如何來判斷新老,我簡要地說一點常識與個人的一點看法。老件琥珀根據時間的推移,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反應,色澤會變得深沉,物件年齡越大,氧化反應就越明顯,我們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出土的遼金時期蜜蠟,其表面已經有了一層厚厚的“桔皮”紋,其實就和原石一樣,原石的表面也是氧化而成。

早期圈內人把老琥珀表面的開片稱為“蜻蜓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蠅翅紋”,其開片應該是均勻細小柔和。

真正的老琥珀珠在放大鏡下所呈現的其實也應該是一種細小開片的桔皮紋,與珀的表面皮殼類似。

五.一般常見問題

1.一直有少量人提出,把玩琥珀蜜蠟時,有種粘手的感覺;也一直有這樣的論調,粘手的均是柯巴脂。

琥珀蜜蠟因為是樹脂的化石,長時間把玩起來,會有粘手的感覺,特別是在有手汗時。還有各人的感官系統有異,感覺也有所不同。如一人的手汗較重,那麼他把玩什麼都會粘手。

2.盲目追求雞油黃。

一昧追求雞油黃的人,絕大部分均喜歡買塑料與烤色物件;蜜蠟還搞不清、真假也不明白、入門的方向也不知在何方,就喜歡追求雞油黃,何等可笑。

其實即使是在蜜蠟圈內,有絕大部分人對雞油黃的概念還是十分混亂的。何況是新手。

3.過於便宜的,絕對不能入手;售價相對便宜的,要注意工藝、品質;價格超貴的,不是精品就是塑料。買前問是明智的人,買後問是特萌的人,不問的人,不是高手,就是土豪。還是那句話,任何一個商家都是行家,但真肯把對的知識告訴你的只有做對的產品的人。有幾家賣你產品的人肯把手電筒,紫光燈給你用的,其中道理緣由都好好想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