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城東有個叫瓦店的地方,很多村子製作陶器,方圓百里有名。 瓦是建房用的一種陶器,瓦店村名由此而來。瓦店生產陶罐的村莊很多,數量大,作坊多,每天生產出來大量陶罐。當地的盆張、頭甲李、後徐、前徐、吳莊、大廟張、小張莊、馬莊、李化宇、小楊莊等村,在製作陶器技術上各有各的特長,大廟張以大盆著名,最大的大盆和豆腐鍋一樣大。前徐村生產的包子餡盤、豆腐腦壇、花盆等式樣別緻,手工精巧。盆張因做盆聞名,故稱盆張。當地盆窯並非專做盆罐,生產陶器種類眾多。凡是瓦器,大都能生產。所以有臨潁“日出萬罐”之說。
明朝嘉靖年間,臨潁出了個賈詠,任殿閣大學士,人稱為賈閣老。賈閣老為了讓娘娘來臨潁玩耍。他說臨潁有很多美景要比江南的蘇杭好看。臨潁景緻除有“十六座連城”,“一河兩岸十里長街”,“鐵山架大廟,橫豎 一箭地,好馬跑不過三圈”外,還有“一步二十三眼井”,“三百三十一孔橋”。賈詠對娘娘說臨潁還有“日出萬貫”之說。臨潁能日出萬罐,“貫”與“罐”同音。故意用“日出萬貫”。表明臨潁的富裕。
賈詠把每個地方說得天花亂墜,讓娘娘聽了很嚮往,還想來臨潁玩耍。 娘娘隨賈詠來一看並不是他說的那樣,結果看到的是臨潁縣瓦店附近村"日出萬罐"是每天都生產出來上萬的罐子。娘娘覺得被騙了,想回京城去。賈閣老又施一計,在臨潁修建 “望京樓”。對娘娘說,望京樓修好了,你登上望京樓就可以看見北京了。
臨潁瓦店生產的產品滿足了老百姓生活需要。當地生產的陶器有豆腐腦壇、包子餡大盤,生豆芽缸、大接沫盆、養金魚缸、瓦硯、花盆、噴壺……能夠滿足群眾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瓦店產的盆罐還有很多優點:即越用越光,滾油倒入不炸裂,放茶不變味,包子餡盤不壞餡;罐子蜂蜜蟄不變壞;養魚缸裡能生苔蘚。瓦店的陶器很有名,銷售範圍也很廣。當地的窯匠很多,也有很多賣盆罐的人。常年有人拉著盆盆罐罐,走村串巷吆喝著叫賣。農閒時候,臨潁縣賣盆罐的人多,往往是幾個人結隊而行。除鄰近縣外,東北到開封、商丘,東到淮陽,東南界首,北至新鄭、長葛、禹縣,南到西平、遂平,西至寶豐、魯山等地都有臨潁的陶罐銷售。
陶罐用品價格便宜,易破碎,攤位佔地大。大罐和大盆運輸和搬運,移動不方便。每到遇到集會,賣盆罐子的被擠集市外邊,遠離人員彙集的地方。唯有在郾城縣賣盆罐的是在衙門院內。
傳說有人在郾城縣城裡賣盆罐的時候,他們在城內大街上,放到哪裡,就會有人不讓擺放,趕他們走。有一次,這時恰巧縣官經過這裡,聽到鬧嚷,查看情況,賣盆罐的人不知道他就是縣官,說出了不幸遭遇和煩惱。這個縣官一聽,動了惻隱之心,十分同情這些靠苦力經營的人,體諒他們出來做買賣的難處。隨口說:“走,跟著我到衙門院裡去賣,看他誰敢再攆。”說著就把他們帶到縣衙裡。這位縣官讓賣陶罐的人就縣衙門口找個地方擺攤做買賣。後來下令給規劃了區域。從此,郾城縣衙門這裡就成了陶器買賣市場。
郾城縣衙賣陶罐一直沿襲下來了。直到解放後上世紀六十年代。政府規劃了市場,這才結束了郾城縣衙內賣盆罐的歷史。
由於塑料製品的出現,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生活器皿用塑料製品替代了,製陶業逐漸衰落。瓦店村沒人做盆罐了。(來源:沙澧英才)
文中插圖來源於網絡,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作者簡介:鄭穎勇,臨潁縣人。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隨筆,教學論文,消息,通訊等多篇,《教育時報》優秀通訊員。文學作品多篇在《花果山》雜誌上發表。微小說先後在《天下客家文化》《大河報》《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發表。其中《愛的利息》在河南省微小說大賽中獲得優秀獎。參與編寫《臨潁金石萃編》,《臨潁名村名鎮歷史文化尋蹤》並出版。系漯河市作協會員,網絡文學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