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一天,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他的老師就叫他走到麥田裡,摘一棵全麥田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的話做。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麥田回到蘇格拉底身邊。蘇格拉底問他怎麼一個麥穗都沒摘到,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其間我見到一棵又大又金黃的麥穗,因為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更大更金黃的,所以沒有摘;等走到最前面時,又發覺總不如之前見到的好。就這樣往前走,最後,我錯過了原來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摘了一顆又小又癟的回來。”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蘇格拉底說:“這就和愛情是一樣的道理。”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其實,這不單和愛情有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這樣。人們總是問要怎樣才能幸福快樂?要怎樣才能有好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度”量生活 ,不被瑣事負累,不被煩事拖累,不被小事連累,不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受累,知足常樂,適可而止,就能快樂幸福,就能有好的生活。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讀了柏拉圖摘麥穗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啟示。不得不預防柏拉圖的愚蠢,還要學習他後悔後及時的果斷,不然就沒得愛情孤獨終老咯。因為他的愛情,是在自己身心俱疲下無奈而做出的選擇。柏拉圖可能會說追求完美有錯嗎?人多私心又貪心,總是想貪圖更多更好的,可是,卻往往會錯失更多。沈從文在他的《湘行散記》中說“我這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愛情就是這樣,在一個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遇上了恰當的人。不止愛情需要及時恰當選擇,人生更是如此,因為誰也不知道前面是幸運還是厄運。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俗話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總是挑剔眼中看見的“麥穗”,就會錯過許多這樣“麥穗”,最終,一無所獲落寞而歸。有人說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假如柏拉圖沒有及時回頭恰當選擇,估計後面他所拾得的會是更癟更小的麥穗,到頭來就會落得“我本可以”的遺憾。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遺憾,這就需要我們有“當斷則斷”的勇氣和毅力,不必猶豫徘徊惶惻。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世界上沒有那麼十全十美的事,遇上了及時選擇即罷,好好誠懇對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遇上了就是好的和對的。因為有時候看起來飽滿的“麥穗”,其實裡面會是空氣和乾癟的穀子,有時候看起來小和癟的“麥穗”,卻可能會是充實飽滿的。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人生就正如穿越麥田和樹林,只走一次,不能回頭。要找到屬於自己最好的麥穗和大樹,你必須要有莫大的勇氣和付出相當的努力。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柏拉圖的愛情,不停地尋找最好的,可最終一無所得。千年前的例子給了我們真實的警示,人不管是對待婚姻還是對待人生,都不能有柏拉圖的樣式,否則,惡果自食。追求完美沒錯,活出真實平凡的自我才最可貴,一味地追求完美,是可遇而不可求。

“度”量生活,知足者常樂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酒飲其微醺,花賞其半開。生活若能做到如此,美矣樂矣!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