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定義與由來

1、翡翠的定義:

翡翠(jadeite), 也稱翡翠玉jadites 、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 。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 。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和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翡翠的定義與由來

2、翡翠名字的由來: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豔,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

3、翡翠特性參數如下:

密度:3.30-3.36

折射率:1.650-1.670

光澤:玻璃光澤

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皆可出現

透明性:半透明至不透明,極少透明

硬度:6.5-7

化學成份:以硬玉 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翡翠的定義與由來

4、翡翠的產地:

珠寶市場上優質翡翠大多來自緬甸北部的霧露河(江)流域第四紀和第三紀礫岩層次生翡翠礦床中。它們主要分佈在緬北克欽邦地區,南北長約240 km,東西寬170 km。1871年,緬甸霧露(又作烏尢,烏龍、烏魯)河流域發現了幾大礦床,其中最著名礦床有4個,它們分別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原生礦翡翠巖主要是白色和分散有各種綠色色調及褐黃、淺紫色的硬玉巖組成,除硬玉礦物外還有透輝石、角閃石、霓石及鈉長石等礦物,達到寶石級的綠色翡翠很少。除了緬甸出產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產的國家還有中國、危地馬拉、日本、美國、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和哥倫比亞。這些國家翡翠的特點是達到寶石級的很少,大多為一些雕刻級的工藝原料。中國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也出產少量翡翠礦石。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因而翡翠又稱為緬甸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