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涉村鎮,位於鞏義、登封、新密交界處的群山之間,周圍與五鎮兩市接壤,系民國時期鞏縣五個重鎮之一。涉村,也因此成了連接鞏義、登封、新密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街裡的水井, 轆轤水井是老街居民共用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用轆轤的人數也在日漸減少,但它對於有些位於深山裡的村子,仍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飲水工具。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門頭上的“五世同堂”牌匾是1984年掛上的。“五世同堂”即便是在過去,也是不多見的,兒子、孫子、曾孫、玄孫……能夠五世同堂、身體健康、兒孫繞膝、安享天倫,這是多少人的人生終極夢想。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街上的石碾,是傳統農業生產工具,至今在許多農村地區仍有使用。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涉村老街坐落於西涉、後村的一個東西走向的涉村河河谷北岸上。當年,街道兩邊有著各式各樣的老式建築,青磚、蘭瓦、門板......可謂百年老街,百年藝術!隨著時光變遷,儘管拆建的不少,現今,仍有部分留存,訴說著曾經的芳華......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面向涉村河谷的住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與老街一房之隔的千年皂角樹,至今枝葉茂盛,見證者老街的興衰。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隨著時代的變遷,老街住戶已經不多,這也是百姓生活水平提到的必然,但是眾多鄉村老建築,卻是大家難以忘懷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涉村老街誕生於1820年左右,東西長三華里,是鞏縣到登封、新密的必經之路。當年,一街兩行,店鋪林立,客商雲集,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距老街南邊不遠的河灘上是大規模的聞名遠近的大牲畜交易市場。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街現今路面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通向老街的百年石坡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隨著發展的需要,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老街的商戶向北500米高遷至現在的新街所在地,老街也逐漸失去了昔日的風采。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街住戶大門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正在使用中的老式灶臺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住戶迎壁牆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與老街相連的衚衕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當年,老街上各種手工業齊全,現存的只有打鐵、磨豆腐、木材加工等少數店鋪。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街一直往東的東涉村有豫西專員公暑舊址,周圍民居曾被設為公署的司法、民政、電臺等機構。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老家鞏義 涉村老街裡的鄉愁記憶

1985年9月,我參加工作的單位就位於涉村老街上。當時,單位用的辦公地方是一家地主成分的四合院,南邊靠土崖的是雙層磚券窯洞,東西兩邊及鄰街是瓦房。老街的街道是石頭鋪成的,不過,多年前已被柏油路面代替。

三十五年後,我再次走進老街,緬懷歷史,感受現實,想象未來......

作者:曹振普

作者簡介:曹振普,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鞏義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出版的作品集有《長壽山之戀》《釋源聖境慈雲寺》《光明燦爛的希望》《河洛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