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項羽與劉邦(2

至此,項羽、劉邦南北兩線殺入咸陽,秦國滅亡,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復辟楚國,建立項羽的分封制,劉邦左遷漢中。

劉邦在漢中等待著再次出擊的機會,史記記載不久項羽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催促義帝啟程,將義帝殺於長江邊上,並且逐一楚國異己勢力的楚國大族。劉邦籍此為由告示天下百姓,項羽為大逆不道之徒,向項羽宣戰。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戰,是項羽劉邦第一次對決,此次對決中項羽再次展示了非凡的軍事實力和智慧,巧妙地衝散了劉邦的大軍,致使劉邦倉皇而逃,損失十幾萬大軍。

日本人眼中的項羽與劉邦(2/2)

彭城之戰後劉邦逃入榮陽地區,憑藉黃河高原地帶山勢天險,躲過項羽追擊,至此彼此進入長達3年的拉鋸消耗戰單中。

公元前202年,歷史文明的一分天下決戰:垓下之戰到來。戰無不勝的項羽站在陣前,他怎麼也想不到劉邦兵力大增,將近6倍60萬兵力出戰,除了劉邦常駐的步兵,還意外多出了一支精銳騎兵。項羽陷入了預期外的苦戰,劉邦軍隊第一次有了勝算。

日本人眼中的項羽與劉邦(2/2)

為什麼劉邦的軍隊兵力劇增,一方面劉邦駐守漢中期間善於隱藏兵力,與邊遠蠻夷交好;;

另一方面,派得干將韓信遠交近攻,許以土地以誘惑,不斷孤立了中心的項羽,這是垓下之戰成敗關鍵。垓下之戰尾聲,項羽軍良耗盡,前路被堵,四面楚歌,悲從中來,楚軍叛逃無數。

日本人眼中的項羽與劉邦(2/2)

楚國未破,項羽卻喪失了鬥志。戰無不勝的西楚霸王首次敗北,卻是如此慘重。項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卻無法阻止自己的部下叛離,四面楚歌之下的項羽悲從中來,於烏江邊上自刎身亡。留下了千古名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

當然,歷史無法重演,後人只能從不斷的假設考究中推斷歷史發展的必然。前任亦無未卜先知,左右歷史發展。浩瀚歷史長河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