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得救的選手大多感到慶幸又後怕,劫後餘生沒有讓他們心中的石頭落地,那些遇難的跑友,始終提醒著他們這是跑圈中至暗的一天。


|作者:王喆寧 楊禮旗

|編輯:阿曄

|編審:咖喱



一場“奪命”馬拉松越野賽,令無數人的心揪了起來。


5月22日,甘肅白銀市景泰縣一馬拉松賽遭遇極端天氣,截至23日早上8時,172名參賽選手中已有21人遇難。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這場設置在黃河石林景區的百公里越野賽,賽道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絕大部分處於無人區,選手需要在20小時內跑完整個賽道,普通選手基本不可能完成。


此次遇難者名單中,有“跑圈”界的頂級選手——寧波江南百英里冠軍梁晶、殘奧會冠軍黃關軍等。猶是如此專業的選手,面對這場災難,最終也未能化險為夷。


《環球人物》記者針對此事採訪了一位常參加馬拉松賽的跑友,他說:“國際田聯對於各個地方的馬拉松賽事都有評級,相當於組委會對馬拉松賽事的一個保障。而這次馬拉松賽事,沒有查到國際田聯對它的評級,保障不足或許是此次事故發生的一個原因。”


那些原本應當跑向終點線的馬拉松參賽者,就這樣猝然倒在了半路的風雨中,永遠地停下了腳步。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超馬大神”遇難


“這個風有些大,第二次比賽中遇到沙塵暴,第一次是在戈壁大帳篷裡面……”這是“超馬大神”梁晶的最後一條朋友圈,他的逝去讓跑圈人士格外震驚。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5月22日8點20分,越野賽開始前,梁晶在朋友圈感慨風大。


梁晶出生於1990年,安徽池州人,現居合肥。他拿過不少比賽的冠軍,也是中國超馬紀錄保持者,在跑友圈裡有“梁神”之稱。


知情人士透露,梁晶最後是在當地居民的家裡被發現,但當時已“器官衰竭,無生命跡象”。


悲劇發生後,無數人為這位“90後”跑圈大神的故去感到唏噓悲痛。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網友在梁晶生前發出的最後一條微博下留言。


梁晶成為職業跑者實屬意外。在初中時代,他跑200米都會肚子疼,直到上了大學,才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出了興趣,後來從學校運動會一路跑到各大比賽。


2012年的廈門全程馬拉松是他人生的首場馬拉松比賽。新手上路,缺乏經驗,最後十幾公里在腳抽筋的情況下,梁晶硬生生靠意志力走完全程。不過,3小時18分的完賽成績,已經達到他所屬的年齡組大眾選手精英級水平。


此後,梁晶不斷參賽,並開始嘗試“超級馬拉松”——一種超過標準馬拉松的長跑運動競賽。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2014年2月,梁晶報名參加福州12小時耐力跑,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跑了136公里,獲得亞軍。同年10月,他在濟南12小時超馬比賽中以149.5公里的成績,拿下人生的第一個超馬冠軍,並刷新了國人在該項比賽的紀錄。第二年,梁晶辭去了工作,正式成為一名職業跑步運動員。


梁晶獲得“冠軍大將軍”稱號是在2018年。


那一年,他參加了八百流沙極限賽,賽道全長800裡,80%位於荒漠無人區,遍佈戈壁、雅丹、丘陵、鹽鹼地、沙地、峽谷、冰川、河流、高山草甸等複雜地貌,最大溫差超過40攝氏度,全程不間斷、自導航、自負重,時年28歲的梁晶最終以85小時46分43秒的成績奪魁。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梁晶在八百流沙極限賽的衝線瞬間。



昔日面對極大晝夜溫差、天氣突變、乾旱缺水等多重考驗,梁晶都挺過來了,然而這次卻不幸遇難,從當地天氣狀況和其他參賽選手的反應來看,有可能是失溫所致。



這不是梁晶第一次在比賽中遭遇失溫。去年12月,在丹霞參加廣東100跑山系列賽總決賽時,他也曾出現 “失溫”的狀況,最後找到一件贊助商競品的衝鋒衣反穿在身上才涉險過關。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比賽當日志願者所拍的梁晶



在外界眼中,梁晶是天賦型選手,更是勞模型選手。據報道,他曾創下2個月參加10多場高強度比賽,奪冠率高達80%的紀錄。


認識梁晶的人對他的評價則可以總結為“友善、熱情、坦誠”。他在網絡上與網友互動時,也總是表現出質樸和幽默的一面。比如,在抖音賬號的自我介紹中,他描述自己的第一句話是:“跑步中乾飯最快的選手,人生貴在堅持,吃飯也是”。


他還是一位“90後”奶爸,有一個兩歲的女兒。數日前,他在抖音上發佈了一段女兒跳舞的視頻,有網友問:“準備幾歲帶她上山?”梁晶回覆說:“快了。”如今,這條視頻的評論區最醒目的評論是“一路走好”。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跑圈中的至暗一天



比賽當日一早,天氣還比較溫和,選手們懷著滿腔熱情與期待,誰都未曾預料到即將要發生的慘劇。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圖片來源:黃石石林大景區微博


上午9點,參賽選手乘坐大巴到達山頂的起點站時,已經吹起了大風,身上能感到涼意,當時卻並沒有人在意這些天氣變化。


參賽者“流落南方”事後發文回憶了那天的場景。開始比賽後,風力逐漸增大,但因為起點到CP1(check point的縮寫,意思是打卡點)階段,均在景區內,石林阻擋了大風,對選手影響不大,即便如此,也有人的帽子、眼鏡被吹跑。


過了CP2前往CP3這段賽道,山路陡峭,石砂混合,只有爬升路段,連摩托車都上不去。大約10點30分前後,情況變得糟糕。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此次馬拉松越野賽地形圖。



前6名中唯一的倖存者張小濤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爬升賽段大約在海拔2000多米處,此時的天氣已經十分惡劣,“越往上風雨越大,大約有九級風,到半山腰的時候雨裡開始夾雜冰雹了”。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黃衣服為張小濤



有的人眼睛已經無法睜開,視線嚴重受阻;有的人只能手腳並用往上爬,好多選手在中途摔了十幾次。


當時所有參賽選手都處於進退兩難的階段——往上走,便要繼續承受更大的風雨和低溫的危險;往下走,是陡峭溼滑的賽道和模糊的視線,還要放棄先前的努力。


“流落南方”最初選擇繼續往上走,途中遇到了第一個因為寒冷而返回的選手。即便在全身都溼透、保溫毯被風瞬間吹散後,他依舊堅持了一段賽程,直到十指無感、舌頭冰涼後,他立即做出下山的決定。


最初同樣選擇往上走的還有選手“紅皮”。他在接受極目新聞採訪時回憶道,下午1點左右的時候,在途中看到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摔倒在地上,頭部流血。離CP3還有一公里,他遇到往回跑的選手,便跟著一同回撤,而此時,路上已經有“一動不動”躺著或口吐白沫的選手。


很多後撤成功的選手後來表示,很遺憾無法幫一把在路上倒下的人,因為當時的他們,連自己的命或許都難以保住。


而在21名遇難者中,尤為引人關注的除了“超馬大神”梁晶,還有一位特別的選手黃關軍。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黃關軍生前照(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黃關軍是一名聾啞人,小時候因為打針失誤而造成了一生的遺憾。多年後,跑步成為他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獎金就是他最大的收入。他平時訓練只吃得起泡麵,這次為了贏比賽獎金特地花了1000元報名,還買了新的運動鞋和手錶。


當張小濤在賽道上遇到他的時候,他用手指了指耳朵,表示自己聽不到。後來張小濤回憶,他那時狀態看起來已經很不好了。最令人難受的是,或許黃關軍在生命最後時刻遭受痛苦時,也無法出聲呼救……


和他相比,被牧羊人救下的張小濤是幸運的。他最後一次摔倒時拿出來保溫毯裹住全身,而後便失去意識,再次醒來,已經被救到了山洞裡。


得救的選手大多感到慶幸又後怕,劫後餘生沒有讓他們心中的石頭落地,那些遇難的跑友,始終提醒著他們這是跑圈中至暗的一天。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事故背後,疑問重重


5月23日,白銀市政府通報稱,此次事故主要是比賽途中遭遇極端天氣所致。22日13時左右,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部地區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


這個回應隨即被多方質疑:這次重大事故,真的能完全歸因於極端天氣嗎?


早在賽前,白銀市景泰縣氣象局提供了現場氣象服務,比賽場地的氣象信息專報顯示了最低氣溫、最高氣溫、風級風向等信息,“只是具體的冷空氣過境信息沒有”。


有參賽人員回憶稱,此次主辦方列了裝備清單,其中衝鋒衣等保暖裝備僅作為建議選項,而沒有作為強制裝備,很多選手為了輕裝上陣,只穿短褲短袖,甚至沒有應急裝備。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參賽選手途中在山上一起取暖。



事發的賽段處於遠離景區的山區,部分路線是懸崖、陡峭的山壁。這意味著想要上山,只能徒步行走,也正因此,CP3完全沒有設置補給站,食物、飲水短缺,且很少見到志願者,更不用說醫療人員。


有參賽人員事後反映,他曾打了近40餘個救援電話,但電話那頭沒有具體回應,山上甚至連路標都沒有。


事實上,此次開跑僅3小時,舉辦方工作群中就收到“速來救援”等求救信號,但過去數小時,比賽才被叫停。此時,複雜的地形和夜間行動的不便,更加大了搜救難度。


事故引發全民關注後,組織者也引起人們注意。此次賽事由白銀市委、市政府主辦,景泰縣承辦,甘肅晟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甘肅晟景體育)負責運營。


甘肅晟景體育成立於2016年9月,註冊資金500萬元,從2018年5月開始,連續3年中標馬拉松賽運營服務項目,中標金額近400萬元。然而據知情人向紅星新聞透露,該公司內部僅有22名員工,對運營一場大型馬拉松賽來說,人手顯然不足。


中紀委網站此前發文提出疑問,這是一起因局部地區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但天氣預警是否足夠?越野賽道設計是否合理?救援設施與組織力量能否滿足安全保障要求?


針對此次事故,馬拉松“跑友”在接受《環球人物》記者採訪時稱,百公里越野賽和普通的全馬、半馬區別很大,它路程長、場地不同。普馬場地一般在市區內部,只有幾米到幾十米的爬升,難度相對較小,但越野賽爬升較大,一般都是幾百米上千米的爬升,對於運動員的消耗十分大。


“個人感覺,雖然天氣因素的確是不可控因素,但其實也是可以避免(悲劇發生)的。比如組委會看到天氣不好,可以把轉運包直接發到CP2,供選手去換衣服,但他們卻沒有這樣做。很多選手倒在CP2和CP3間,最重要的是CP3沒有任何補給和保障。”


這位馬拉松“跑友”還表示,跑馬本身依靠毅力大於能力,很多人需要一鼓作氣往前衝,再加上這次比賽設置1600元獎金是很多比賽所沒有的,不半途而廢的心理可能導致一些人沒有及時選擇回撤。


這次事故中,有人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有人一口氣挽救了6人的生命,也有人的腳步永遠停在了那片山上。唯有徹查後不斷地反思,才能避免慘劇再次發生,還給馬拉松賽事一個安全保障。


部分資料來源:新華社、新京報、新華視點、每日經濟新聞、騰訊新聞、中新經緯、齊魯晚報、央視網、紅星新聞、新安晚報、封面新聞、央視新聞、互聯網+體育、中國新聞週刊等。


21人遇難!身經百戰的“超馬大神”也沒能倖免,越野賽何以變成“奪命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