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榮光——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青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孫曉林

平凡榮光——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青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孫曉林

在戰“疫”一線的孫曉林。孫曉林供圖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青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國家級危重症專科護士,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孫曉林認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這份特殊的榮譽,“是對青海援助武漢醫療隊和救援隊全體隊員辛勤付出的肯定。”

“很多年後,我們肯定還會回想起這個春天,回想在武漢參加救援的52天。因為那些鮮明的印記讓人永生難忘,那是一輩子的精神財富。”孫曉林說。

“挺身而出是天職!”

對孫曉林來說,武漢是她很熟悉的一個地方。2007年7月她在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習後回到了青海工作,只是讓孫曉林沒想到的是,13年後她又回到這裡,卻以這樣的方式回報武漢。

2020年春節,家裡人等著在醫院上了三天班的孫曉林回家吃團圓飯,等來的卻是匆匆趕回來收拾行李,準備奔赴武漢一線抗“疫”的她。

大年初三她在群裡看到醫院發佈了援助武漢的報名信息,拿著手機愣了幾秒鐘後她就報名了。“國家有難,挺身而出是天職。國家的需要就是自己前進的方向。”孫曉林暗暗下定決心。

“我心裡有一種使命感。當時我想到了女兒,她今年才8歲,正是三觀形成的時候,我希望能給她做一個榜樣。她可能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但她明白‘媽媽在做正確的事情。’”孫曉林說。

1月28日,當飛機降落武漢後,孫曉林忘不了那灰濛濛的天。他們的目的地是100多公里以外的新洲區人民醫院。經過個人防護強化訓練,穿脫防護服等一對一考核, 31日孫曉林和隊友們進駐醫院。

“剛去的時候,對新冠肺炎大家都不熟悉。”孫曉林說,這讓她緊張,每次戴口罩都要反覆捏壓,總害怕會漏空氣。

但是作為能獨當一面的資深護理管理者和專科護士,在新洲區人民醫院她責無旁貸地被選為來自青海省10家醫院48名重症護士的護士長。

時間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責任。護士長孫曉林滿腦子都是如何搶時間救治病人、如何確保醫護人員安全。她和團隊對新洲區人民醫院ICU區域規劃分區,制定科室環境、物品的消毒流程制度、護理人員崗位職責及各班次職責、危重患者相關的制度規範。她經常用手機和一起來的同事們視頻,瞭解她們的心理狀況,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她們排憂解難。

由於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其中還有不少重症患者,青海重症團隊迅速規劃,短時間內就建成了新的ICU病房。孫曉林是第一個進病房的,第一天上班就收住了12個危重患者。她憑藉自己多年的危重患者護理經驗,承擔起給病人抽血、輸液、做心電備護、鼻飼、吸痰、口腔護理等基礎和專科護理。

為了保證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她還承擔起了衛生員的工作,因此得到一個特別的稱呼——“N4級阿姨”。

剛到武漢時防護裝備不夠用,護目鏡、面屏、鞋套都不夠用,為了讓大家穿上嚴格消過毒的防護衣和膠鞋,她早早起來就開始清潔地面,浸泡、清洗,消毒膠鞋、護目鏡、拖鞋。為了把防護服留給要進病房的老師,孫曉林只穿一件“防塵服”。“只要能保障大家的安全,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她說。

肩上有責任,心中有大愛。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孫曉林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服務人民的鏗鏘誓言。

“告訴自己一定行!”

ICU病房是離死神最近的地方,但也是離希望最近的地方。孫曉林在心裡暗暗發誓:“既要打勝仗,還要‘零感染’,決不能讓一名隊員掉隊。”

孫曉林說:“‘打仗’般的緊張氣氛讓我們焦慮到做噩夢,但一看到需要被搶救的病人,我們便來不及害怕了。”

新洲區人民醫院ICU病房有幾位危重症患者,他們生命體徵不穩定,胃腸道吸收不好,一天比一天瘦,肌力一天比一天弱,重症監護病房的醫護團隊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為患者施行幽門後餵養。

可是這個操作技術難度大,常規情況下空腸營養管的置入需要在X線和胃鏡下置入,但是隔離病房條件有限。看著病人痛苦的樣子,孫曉林說“我來置管,我會盲插。”

2018年孫曉林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進修的時候學習掌握了這項技術。雖然在青海她已經給病人置管了幾十次,可是這一次她還是有點忐忑。 她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不借助任何特殊設備的情況下,將空腸營養管依次通過鼻腔、咽喉部、食道、胃和十二指腸,最終到達空腸。過程僅用了十分鐘。

看到危重患者通過空腸營養管順利獲得營養,生命體徵逐步趨於正常,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不由得為這個外形單薄卻內心強大、操作技術精湛的“護士小姐姐”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這也是新洲區人民醫院實施的首例鼻空腸管徒手盲視置管。

回想起那天成功為患者置管,孫曉林還能體會到當時的緊張,“我當時就只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要可以,我一定要幫助這些病人。”

孫曉林的這股狠勁給自己也給大家增添了不少信心。“就像對親人、朋友一樣,擔負起守護患者健康的職責,護理患者,讓他們處於最佳狀態。”孫曉林認為,在與病毒的對抗戰中,信心是最好的“彈藥”。

“老師,快來快來,三個人給這位奶奶都沒抽上血,我想你肯定能抽上。”志願者小彭匆匆跑來呼叫孫曉林。

孫曉林看到患者時,她已經疼的不肯配合了。由於戴著三層手套去抽動脈裡的血液,還要慢慢摸著抽,難度可不小。孫曉林耐心地安慰著:“奶奶,您放心,我技術可好了,一定給您一針就抽上,你再堅持一下下好不好。”

說這話的時候,孫曉林心裡還是很虛,眼看著針下去,血出來了,奶奶高興了,豎起大拇指說:“雖然我看不到你的樣子,但我記住了你照顧我的樣子。”

“只是想全身心投入!”

在“戰場”上,在孫曉林和同事們奮戰的52天中,孫曉林說:“當時病人們呈現的狀態,只會讓你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他們的治療和護理中去。”

“一位病人,來的時候呼吸困難,我和同事立即給病人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開放氣道,但由於呼吸機缺乏,我們使用了差不多1個小時的氣囊。當患者的氧飽和度從39%上升到了88%,我倆開心極了。但總覺得手指痛,下班脫了手套才發現因為氣囊用的時間太長,手指磨出了個大水泡。”孫曉林說。

很多時候孫曉林都會不停地給病人以鼓勵,給他們信心。會握著病人的手,給他們支持:“加油啊,很快就好啦!好不好,加油!”

“老師,這個血管不好摸,麻煩你幫我打個針吧?”孫曉林對這種求助來者不拒,並在現場耐心指點。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氧分壓低,氧飽和度一直不見好轉,需要給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治療。孫曉林在俯臥位通氣治療技術方面經驗豐富,她曾就危重患者的俯臥位通氣治療技術發表過核心論文,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為了普及這一實用技術,她白天上班,晚上製作課件,利用下班時間通過網絡進行授課,先後有1000餘人次參與了聽課,受到新洲區人民醫院重症護理人員及醫療隊的一致好評。

“真心說聲謝謝!”

在武漢的那些日子裡,孫曉林和同事們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技。當看著患者一天天好起來,她倍感欣慰。

孫曉林能在前方安心“打仗”,是因為她後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在武漢的日子裡,休息時她發微信給家人:“公公婆婆,你們年紀大了,一定要注意身體。不好意思,讓你們辛苦了。現在我不在家,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持,家裡有你們我放心。”

孫曉林最大的牽掛就是女兒,孩子有哮喘,她特別擔心,只要有時間就打視頻電話,反覆叮囑女兒按時用藥。

長大彷彿在一瞬間。8歲的女兒萱萱因為有這樣的媽媽而無比自豪:“媽媽太忙了,她說她在跟時間賽跑。看著媽媽剪了短髮,臉上被壓得紅腫,我很擔心她。以前我的夢想是考清華大學,現在我想當科學家,想在顯微鏡下研究病毒,殺滅病毒。這樣以後就能跟媽媽一起並肩作戰了。”

談起家裡人的支持,孫曉林說應該感謝丈夫。丈夫是黨員,孫曉林是入黨積極分子。出征前,他們共同在黨旗前宣誓,“他叮囑我一定要完成任務,我說這是我的責任!”

櫻花爛漫,輝映著逆行英雄無畏的身影;長江奔流,訴說著武漢人民不盡的深情。

這個春天,白色防護服成為武漢人表達情感的底板,人們在上面籤滿名字,表達著對英雄們的依依不捨之情。

離開武漢的時候,孫曉林和戰友們同樣激動又不捨。回想起在武漢戰鬥的52個日日夜夜,大家心情澎湃,“終於要回家了,我很激動,想家想孩子,可是我又放心不下這裡的病人,捨不得新洲區人民醫院裡共同戰鬥過的醫生、護士。”孫曉林說。

在這個和平年代裡,大多數人都在默默無聞地做著“平常而又不起眼的事情”,但疫情讓英雄挺身而出,逆行上火線,由此成為人民心中的榜樣。

……

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早上八時半,孫曉林回到她離開了95天的省人民醫院工作崗位。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她認真地做著那些重複了無數次的工作,和忙碌的同事打一個簡單的招呼,親切的問候著病人,在醫院的人群中忙碌著。

作者:董慧 來源:青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