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老師來了, “失課孩子”笑了

4月22日下午,西安國際港務區水流中心小學三年級班主任楊海燕剛踏進學生凡凡家,孩子便一頭扎進老師懷裡哭了起來。

暖心!老師來了, “失課孩子”笑了

“沒有手機不能上網課我著急哭了,後來手機出故障,我不會修,上不成課又哭了。”凡凡就讀的學校不但給她帶來了手機,還讓老師進家門教學。孩子開心地說:“手機和老師一來,我就開心了,有他們在,我就能好好學知識了。”

“失課學生”笑了 終於可以繼續上網課了

凡凡是西安國際港務區水流中心小學“建檔立卡”學生。疫情期間,與其他同學一樣,上網課成為她學習的首要選擇。但是,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機卻成了凡凡求學路上的“絆腳石“,讓她成了“失課”兒童。

因為凡凡特殊的家庭情況,“停課不停學”之初,班主任楊海燕就非常關注她的學習。在最開始的幾次電話溝通中,凡凡都說:自己線上學習沒有問題。不過沒過多久,楊海燕就發現了端倪,凡凡一連三四天的作業都沒交,上課也沒看見她的身影。再聯繫才知道,凡凡用來進行線上學習的舊手機壞了,沒有辦法繼續學習。

暖心!老師來了, “失課孩子”笑了

得知這一情況後,學校立即為凡凡購買了一部新手機,並於當日下午,將新買的智能手機送到了她的手上。老師還為凡凡安裝了線上學習所要需的各種軟件,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併為她輔導落下的功課。拿著老師送來的新手機,凡凡高興地說:“我終於又可以上網課了。”

“區盯校、校盯人” 去年發放資助金95萬元

“我們學校對‘建檔立卡’學生能及時伸出援手,這都離不開咱們國際港務區這個堅強的後盾。“西安國際港務區水流中心小學校長張小濤由衷感慨。

給凡凡送手機,老師送教上門,只是西安國際港務區積極做好新學期學生資助工作一個小小縮影。

據統計,西安國際港務區現有學生近2萬人,其中學前4200餘人,義務段14000餘人,高中1000餘人,中職7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共計338人。一直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高度重視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把教育扶貧工作擺在突出位置。2019年,轄區各學段符合申請條件的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已全面落實,共發放各級各類資助金約 95萬元,享受資助學生約1923人次。

暖心!老師來了, “失課孩子”笑了

為紮實做好2020年學生資助工作助力教育脫貧攻堅,西安國際港務區召開了專題推進會安排部署學生資助工作,並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學生資助工作問題專項整改及學生資助業務網絡培訓工作等相關事宜的通知》,以“區盯校、校盯人”的工作要求,組織轄區各學校分學段做好資助業務網絡學習培訓,全力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落實。

華商記者 魏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