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農村傳統的葬禮

關於中國農村傳統的葬禮


“啪”,巴掌打死一隻蟲卵,隨手置入紙簍。它,死去了,紙簍是他的棺槨。“啪”,人死去,事情接踵而至,人類死後的最後亮相中國人命名為葬禮。

全國喪葬禮俗更不相同,且隨時代的更迭已不換模樣,黑衣黑褲黑皮鞋,黑色墨鏡。哦,對不起,這樣的葬禮且在電視劇中一聞。而鄉村的葬禮卻極盡其複雜性,此處僅介紹家鄉的葬禮習俗,不敢多加敖述,粗略來說說。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大多的人且不理會這道理的荒誕性,親人嚥下最後一口氣開始奔走相告。騰出正廳之物,地上鋪一皮草秸,蓋一張草蓆,將亡者正衣合目放在其上,亡者雙手拖放在腹部,周遭點起油燈,俗稱“長明燈”,燈不滅盡。一般由子女徹守晝夜,途中不得有家禽家畜靠近。第二日,族中人前來幫忙料理事宜,各有分工,有的四處奔波通知各位親友,有的準備酒宴吃喝事物,有的聯繫棺材鋪以及火葬場,有的請嗩吶隊,女人們一般準備喪服以備奔喪弔唁客人。

待萬事俱備,親友們陸續趕來弔唁,隨身攜帶紙錢花圈等,有信耶和華的置上兩枚硬幣以示。女人弔唁要從路口開始哭泣至靈堂位,男人直接跪拜以示,弔唁完畢後,一人扶著孝子喊“孝子叩謝”,孝子手持孝棒對客人跪拜叩謝,贈上孝服。擇吉日進火葬場,由最親的人隨去,孫子輩手提玻璃罩油燈為亡者照路,火葬前晚輩們按輩分大小手持哭棒跪成一排,女人唏噓送走火葬隊伍。火葬靈車一路慢行播放悲傷進行曲,有的會跟隨嗩吶隊,淒涼的嗩吶聲向周遭傳達悲慟的氛圍。火葬後長子手捧骨灰盒由村頭一路捧至家中。

關於中國農村傳統的葬禮

其次,請村中年長者為死者合衣,長者洗手閉目一陣,在棺材四周點起油燈,動手前對亡者嘰裡咕嚕一番說後一一分開骨架然後裝進壽衣,此時最為肅穆,然後在洗手閉目。合棺唏噓,事情告一段落,人們會蓋棺定論,說道動情處,追憶亡者不自覺抽泣起來。更多的是討論起棺材,棺材木質講究的很,大體分三種:高等檀香木,次之楠木,一般百姓杉木,柏木,松木。都具極高的耐腐性,尋常百姓家選松柏木寓意松柏長青。棺材形狀千篇一律,九尺長方,寬足兩尺半,前大後小,兩個側旁合蓋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面看,整個棺材如一根半邊圓木。接下便是宴請奔喪的客人,孝子身後隨一嗩吶師傅,嗩吶聲長鳴,孝子下跪,全體起立以示,嗩吶聲聽,眾人坐下,入席。

最後入殮會地仙擇一吉日吉地,全體出動,請村上年輕體盛的小夥抬起棺材一路走向墓地。途中放鞭炮,燒紙錢,男孝子在棺前領路,女孝子在棺後哭泣。擇一分界點停放,最後的祭奠。長子或長孫在棺材前摔老盆,摔得是靈前焚紙的盆。接著由村中德高望重者先行祭奠,眾人按輩分大小一一祭奠。祭奠完畢繼續啟程至墓地。墓地處事前土長寬高各三米的窪地,接著孝子先在四角埋下一抔土,入棺。

關於中國農村傳統的葬禮

本身鄉間葬禮繁複蕪雜,此處不敢多加贅述。人生來就是奔著死去的,看君如何對待,如若孔夫子則認為是莊重肅穆的,要守孝三年,如若墨子則認為葬禮應一切從簡,而若莊子則是鼓盆而歌了,對葬禮的態度即體現了對人生的態度。如今社會愈來愈多的人反對傳統葬禮,認為這是傳統文化的糟粕,這正是令人憂愁的地方。葬禮是農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亦是中華文化中重要組成之一,它是體現孝道,體現宗族,體現社會關係以及認同世俗生活的重要文化。縱然其中包含些牛鬼蛇神之怪,但正是體現了對亡者的敬意,寄託哀思。最後以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的一段話最為結尾“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關於中國農村傳統的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