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文丨李月亮


設想一下。

如果某天,有人忽然告訴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另有其人。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另有其人。

你怎麼想?

會不會覺得很魔幻,難以置信?

而最近,這件事真實地發生了。

兩個男孩,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分別在對方的家庭成長到28歲,直到一個月前,才被發現,引起軒然大波。

就是最近媒體頻繁報道的新聞:《錯換人生28年》

故事很離奇。

而比離奇故事更讓我感嘆的是,兩個家庭在故事裡的表現。

0 1

兩位媽媽,分別抱著對方的孩子回家了


事情是這樣的。

姚策,當年被抱錯的男孩之一,從小就患有乙肝,今年初,28歲的他被查出肝癌晚期。

醫生說可以考慮肝移植,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用她的肝。

結果驗血後,姚策父母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問題:他們夫妻都是A型血,理論上只可能生出A型或O型的孩子,但姚策的血型卻是AB。

夫妻倆覺得不對,偷偷去做了DNA鑑定。

結果令人崩潰:姚策,不是他們的孩子。

至此,這樁隱形了28年的悲情故事開始浮出水面。

時間倒回1992年。

6月15日,姚策媽媽在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生下了一個男孩。

當時和她同病房的還有兩個產婦,其中一個,在她生產的第二天,也生了個兒子。

孩子出生後,都是護士抱到嬰兒房照料,出院時才抱過來。

不知哪個環節出了錯,兩個孩子被錯換了。

兩位媽媽,分別抱著對方的兒子出了院。

隨後,姚家帶著孩子在江西生活。這家夫妻倆都在當地衛生系統工作,家境不錯。

另一個人家姓郭,一直和孩子待在河南。他們還有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女兒,生活相對也沒有姚家穩定,這些年輾轉在鄭州、開封、駐馬店等地,有時賣水果,有時開餐館。

值得慶幸的是,兩家人都非常疼孩子。

生活在郭家的孩子說:郭爸曾經靠三輪車拉客養家,每天回家很晚,但幾乎每天都會給他帶些零食,悄悄放到他房間裡,“他們對我的愛,沒打過折扣”。

時光晃過28年。

兩個男孩都已經結婚生子。姚策父母才忽然發現不對,開始輾轉尋親。

姚爸說,著急尋親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找自己的小孩,而是必須要找到姚策的親生父母,救姚策的命。

他們找醫院、找派出所,來來回回折騰了好久,終於,找到了疑似抱錯的家庭,郭家。

他們給郭家爸爸打電話,簡單問了情況,約著見面說。

郭爸不明所以,誤以為是詐騙電話,直接拉黑了他們。

——也是啊,誰家日子過得好好的,忽然來一通這樣的電話,也是難以置信吧。

郭家電話再也打不通了,姚爸無奈,只好再次求助派出所。

民警查了郭家小孩的信息,卻發現正是這家派出所工作的輔警郭威。

郭威來了,和姚爸長的特別像。

他很懵,不敢相信是真的,但證據擺在眼前,他又不得不信。

隨後,姚爸和郭威比對了DNA,結果顯示,是親生父子。


0 2

直面真相


在等待鑑定結果幾天裡,郭威寢食難安,天天給姚爸打電話問,“姚叔,結果出來沒有?”

四天的時間,他瘦了五斤。

終於,姚爸來電:“確定你是我們的小孩。”

郭威沉默良久,“嗯”了一聲。

這是個無比沉重的事實,但是,也只能承受。

第二天,姚爸姚媽從江西出發,趕往河南,去見他們的親生兒子郭威。

在火車站,錯別28年的一家三口相見,姚媽抱著郭威失聲痛哭。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她仔仔細細端詳兒子,用手指摸他的眉毛,鼻子,心裡百感交集。

當晚,姚爸姚媽去了郭威家,和郭威的妻子、兒女一起,一家人吃了頓團圓飯。

平時很少喝酒的姚媽,連喝了兩杯白酒。

而此時,另外的一家三口——姚策和親生父母郭爸郭媽還都毫不知情。

姚策的生母,郭媽也是肝癌,剛剛做完手術,非常需要安心靜養。

郭威實在不知道如何對媽媽說出真相。

可是他也知道,姚策病情嚴重,亟須救治,事情拖不得。

在和姚爸姚媽相認的第二天,他決定向父母攤牌。

他甚至為父母準備了速效救心丸。

那天,郭爸郭媽像往常一樣,來郭威家看孫子,郭威把體弱的母親支開了。

面對父親,他小心翼翼地從“詐騙電話”談起,一點點告訴了他整個事件。

他對父親承諾:“我們之間的感情不會變,養育之恩就像親生父母一樣,我永遠都會在你們身邊。”“你只是在九江多了一個兒子,還有孫子,這是很幸福的事。”

郭爸錯愕萬分,又傷感不已,“養了快30年,你說不是我兒子,我真是受不了。”

他三次離開郭威家,又三次退了回來。

最後終於離開,他騎著電動車哭了一路。

進了家門,他直接走到洗手間,洗掉臉上的淚痕。

過一會兒,他又去洗臉。

郭媽見他眼睛紅腫,神色反常,老是去洗臉,便問他怎麼了。

幾次追問,郭爸坦白了實情。

郭媽自然也是極其震驚,非常難以接受。那段時間,她每天都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事實上,事件裡的六個當事人,沒有一個順利接受這件事的。

它太離奇,又太傷痛了,衝擊了每個人的情感,也改變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

只是最後,每個人又不得不接受它。

最後一個得知真相的,是姚策。

處在風暴眼的他,因為身患肝癌,一直被眾人小心地隱瞞著。

這兩個月裡,他看著爸爸迅速蒼老,頭髮花白,沒有想通是什麼原因。

直到有天,他無意間看到了媽媽在河南火車站和郭威相認的照片。

新聞裡的當事人,不是就自己嗎?

他頓時大腦一片空白,徹底傻了。

緩過神來,他感到深深的難過和惶恐——媽媽去認了親生兒子,她還會像過去那樣愛我嗎?

一瞬間,他感覺自己要失去這個溫暖的家了。

當晚,他在家裡坐了一夜,眼看著月亮升起來,月亮落下去,太陽又升起來……

他心亂如麻,沒有一點頭緒。

不過事實上,姚家爸媽的愛沒有變。

他們依然每天給生病的姚策熬湯,關心他的病情,努力為他籌錢看病。

情況有點奇怪。

忽然之間,好像一切都變了。

又好像一切都沒有變。


0 3

一場百感交集的團聚

真相大白之後,相聚便提上了日程。

4月30日,河南的郭威帶著郭爸郭媽、妻子兒女,開車奔赴江西。

車裡塞滿了家鄉的土特產:小磨香油、開封菜籽油、鐵棍山藥、大紅棗……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郭威開車出發


9小時的奔波後,兩個被命運打亂了軌跡的家庭,終於實現了大團聚。

左邊是姚策一家,右邊是郭威一家: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姚策和生母郭媽第一次相見,郭媽說,她本來想好了要堅強,不能哭,要給兒子樹立榜樣。

可是一見到兒子,她還是忍不住抱著他大哭。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哭過之後,郭媽一直使勁地看著兒子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姚策(左)與郭威

兩家人相處非常好,而且迅速達成了兩個共識。

一是雙方盡全力給姚策看病。

姚策病情比較重,治療費用高昂。

他現在每天吃七種藥,其中一種,16800元一盒,一個月要吃三盒。

姚家已經花了近50萬給他看病,賣了家裡的兩輛車,正準備賣房子。

病和錢,是他們頭頂的兩座大山。

二,兩家人迫切希望醫院儘快查明情況,並承擔責任。

有兩件事需要搞清楚:

一個是為什麼孩子會抱錯。

另一個是,很可能,當時本該打給姚策的乙肝疫苗加強針,卻打給了健康孩子郭威,所以才導致姚策這麼年輕就發展到了肝癌晚期。

情況到底如何,目前醫院表示正在積極調查。


0 4

六個成年人的表現


故事到這裡就差不多講完了。

但這個新聞我從最頭追到尾,深深覺得,比故事本身更讓我感動甚至震撼的,是每一個當事人,對這個意外的態度。

你知道,遇到這麼大的人生變故,人不可能沒有一點私心和衡量的。

但六位當事人,每一個都表現極好的品質:善良,明理,識大體。

我們一位位來看:

姚媽:

她最早站出來直面媒體,她說:“我現在已經知道姚策不是我的親生兒子,但我更心疼他,我就想再苦再難,我再遭罪,還是要救他。”

她哭著說的那一句“我養育他28年,我捨不得呀”,讓很多網友淚奔。

還有姚爸,他發現姚策不是親生兒子後,第一反應不是找他的親生兒子,而是要立刻找到姚策的親生父母,救姚策的命。

而那邊,

姚策的生父毫不猶豫地願意和孩子做配型,用自己的肝,來救他。

姚策的生母,就更加感人,每句話都擲地有聲:

即使是借錢,也要為姚策治病!我的病不治也要給他治!

而這兩對善良、大愛、高素質的父母,也教育出了兩個三觀正的孩子。

姚策對媒體說的每句話,都讓人覺得他是個很懂事的有心人:

“在雙方的家庭裡,我本來應該是生力軍、衝鋒隊,可我現在出不了力,甚至變成了後面的包袱,他們得拖著我前進,這讓我非常痛苦。”

“我的親生父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這邊的父母養育我長大,我會想該怎麼去報答他們。可我現在卻沒有能力去報答他們……我從內心裡不希望親人用他們的肝來救我,因為他們還要繼續生活……”

“這28年裡,父母對我非常好,不管以後事情怎麼發展,他們也永遠都是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愛,是我這輩子要報答的最大的恩情。”

三觀很正,孩子很棒。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而我最最讚賞的,是郭威。

客觀地說,他是最委屈的那個人。

首先,他本來應該在一個更好的家庭成長。

其次,從最現實的角度說,姚策身體不好,意味著未來他可能要一個人養四位老人。

這話說出來顯得冷血,但對郭威來說,這真的非常現實。

但郭威沒有去衡量這些。他接受了這件事,並選擇用最陽光、溫暖的態度去面對。

姚策得知真相的當天,很接受不了,郭威就在電話裡給他描繪了美好的未來:兩個小家會變成一個大家,互幫互助;兩邊的父母退休後,可以江西、河南換著住,甚至找個居中的城市一起生活;他和姚策也會像親兄弟一樣,一起照顧雙方父母。

郭威比姚策大一天,他說:“我作為哥哥,要給他鼓勵、加油。我能做的事情,我都會盡全力去為他爭取。”

關於4位老人,郭威說:

“我在河南生活快30年了,肯定要先留在這邊,給這邊的父母盡孝。那邊的父母,我肯定會經常去看望,等他們退休以後,我願意把他們接過來,我已經這麼大了,必須要面對現實。”

“兩邊的父母,都是我的父母,我不希望任何一方受傷害。我想在雙方父母不受傷害的前提下,把結果做到最完美,盡最大努力,去盡我的責任、我的義務。”

真是一個特別厚道善良的一個大男孩。

能感覺到,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他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自己的得失,而是怎麼把這件事處理到最好,讓四位老人和姚策都開心,都滿意。

2020年最扎心一幕:事情離奇,道理深刻,給全國父母上了一課!

總之,兩個家庭,六個成年人,都做得非常好。

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很多東西我們外人看著,覺得雲淡風輕,但作為當事人,要面臨太複雜和深刻的東西——情感、責任、利益、道德……

很多決定不好做。這種滋味也不好受。

但特別慶幸的是,他們在遇到如此大的人生變故時,沒有驚慌失措,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最積極正面的心態去面對,把一個原本傷痛的事件,最大程度地化解了,在人生的傷疤上,繡出了一朵梅花。

0 5

什麼教育才是成功的?


本來,姚策和郭威,一個做電商,一個是派出所輔警,從世俗角度講,都是普通人,完全算不上成功。

但在人生突發意外的當口,他們都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素質,非常正的三觀,堪稱優秀。

這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啊。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送進北大清華,而是教會他們做一個有情義,有擔當,有格局,有正確三觀的人。

因為人的資質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中龍鳳,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愛,學會為別人著想,學會和這個世界融洽相處,學會在風暴來襲時屹立不倒。

錯換人生的兩個家庭,都很感謝對方家庭把自己的兒子教得這麼好。

那我們也不妨設想一下,只是設想:

如果明天,你忽然得知自己和別人的孩子抱錯了,那麼在把孩子交換回來時,你覺得自己交出來的孩子,會讓對方滿意嗎?你的教育成功嗎?

當然,這個假設可能性極低。

那我們再設想一個極大可能會出現的場景:

你的孩子結婚時,要面對愛人和父母,要融入對方的家庭。

那你站在對方父母的視角,來看一下自己的孩子,他的性情,他的能力,他的三觀,他的學識,他的習慣……會讓對方家庭滿意嗎?

換個視角,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孩子,更冷靜地思考如何教育出真正的好孩子。

如果發現哪裡不對,就趕緊修正吧。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個答卷。

他未來在社會上的表現,就是我們的最終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