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五四青年節,一個視頻《後浪》突然火了起來。

有點猝不及防,以往的青年節都是在極其平常的氛圍中度過,雖有部分大咖寄語青年,但終究平淡無奇,激不起一點漣漪。

2020年的青年節,《後浪》橫空出世,激起千層浪。

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雖是廣告語,儘管資本操作,但短短的幾分鐘內,還是讓很多不再青年的中老年人心裡有那麼一點澎湃,激揚。

開篇,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老師就告訴1.3億年輕人“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短短一句話,引起多少中老年人感慨,是啊!選擇的權利,現在前浪們真的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曾經呢?或許有的會有吧!

然而,《後浪》演講視頻發出後,一度受到全網好評,甚至《人民日報》都出來站臺,打卡,但是到了下午,開始遭到部分青年人的嘲笑,說只是一場充滿毒雞湯的演說,說很多青年被代表了,種種不服氣,言論充斥著青年人特有的品質--叛逆。

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不想被代表也好,說什麼“前浪”把控財富,“後浪”遭受歧視也罷。青年人的戾氣一覽無餘。

從古至今,青年人的思想都是與成年人割裂的,要不怎麼會說不成熟呢?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點,但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叛逆,總是要標新立異,總是要與別人不一樣,更要與自己的長輩不一樣,因為,年輕,所以沒有什麼不可以!

90後,曾經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沒錯,90後標新立異的標籤是“非主流”,頹廢、喪、無所事事,自我為中心等等,那個時候以頹廢為帥,頭髮越長、越冷漠,越招人喜歡。所以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圖片來自互聯網


可是,20年後,90後業已邁入奔四的門檻,曾經的“非主流”早已迴歸“主流”。他們唯一操心的難道不是掙錢、養家餬口、還房貸、車貸。。。。。

隨著80、90後邁入主流社會,00後開始異軍突起,他們的標籤是二次元。我雖對二次元文化無感,但一樣不排斥這種文化,這是一代人的喜好所在,因為,他們不想跟我們一樣,只想跟我們不一樣。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圖片來自互聯網


《後浪》遭到群嘲也是意料之中,因為他們想和這個世界不一樣。後浪們想突破規則,突破束縛,越是不讓做的,越有吸引力。越是與主流不一樣的,在他們心裡越有生命力。這就是後浪無所畏懼,前浪深思熟慮。

社會發展,人類繁衍需要薪火傳承。曾經的後浪,肯定會成為未來的前浪,這是毋庸置疑的。社會對於後浪更多的是包容,年輕人才是未來。

後浪,真浪!但不能瞎浪!

圖片來自互聯網


只是後浪們對於《後浪》的嘲諷就有點不合適了,雖然它是資本炒作,是廣告,但前浪們所說的話,都是告誡、鼓勵、諄諄教導。絕不是鄙視、揶揄和不屑!作為青年人應該懂得所接觸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對於正能量,要積極吸收,對於負能量要狠狠排斥,而不是一味的為了否定而否定。你們可以說自己是通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炫耀一下自己的智商,但如此淺顯的道理,似乎不需要很高的智商。

對於前浪的誇讚不贊同,是看不起前浪們麼?還是覺得前浪們沒資格評論自己?人,是群體動物,不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要知道團結仍然是民族強大的基礎。

後浪,浪!隨便浪!但不能瞎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