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556個好友,常說話的只有8個

不知道什麼時候,朋友圈的好友從最初的30來個變成現在的500多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最初的好友,在聊天列表裡面已經看不到身影了,甚至來不及修改的備註的他們,都不知道是誰了。

我們都知道人脈有多麼的重要。

職場需要社交,生活也需要社交。現在很多人都崇尚建立“弱關係”,認為“認識”的人越多,在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就能獲得越多的幫助。沒錯,社交帶來了人脈,也意味著機會、底蘊和未來。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我們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你會發現我們漸漸的在篩選適合納入自己朋友圈的人。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向優秀的人靠攏,與積極高效的人做朋友。

朋友圈556個好友,常說話的只有8個

阿翔,90後,是惠州一家旅遊公司的老闆。他在我們圈子裡挺出名的,因為朋友多,和誰見面都能聊上幾句,每次回鄉下老家總能約到一群“老表”喝茶,吃宵夜。

對於無效社交,他選擇了忍耐。

她說,看著你們的名字,感覺既熟悉又親切。

對於無效社交,她選擇了拒絕。

有一種人,每天都需要添加很多好友,每天也會被很多好友屏蔽,她們叫微商。

我有一個表妹,她每天都會發大概15條左右的朋友圈,全部都是化妝品、減肥產品。她剛開始做微商的時候,我是會留意她的朋友圈的,但是受不了,第二天我就把她屏蔽了。

無效社交,她選擇了轉化。

而她們也很熱心,有來有往,我偶爾發個朋友圈,總能看到她們的回禮,給我點幾個贊。

對於無效社交,我選擇了擁抱。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裡,很多人都表現出貪婪、浮躁,恨不得擁有一切物質,參與所有社交。

然而,90%的社交都是無效社交。

很多人都不喜歡無效社交,但又不得不去擁抱無效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