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依旧适用于现在的婚姻

这几年,身边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在结婚几年后选择离婚,前几天又有一位朋友告诉他准备选择离婚。

对于婚姻,我属于同学中间结婚比较晚的,也属于比较传统的人,中规中矩的男子。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现在离婚率高,主要是当时结婚时没有考虑“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一词出自于: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满生与朱氏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你敬我爱,如胶似漆。”

中国古代“门当户对”就只有一个含义,就是男婚女嫁时两家人家财富地位相当,没有别的含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个人仍旧认为古人说的“门当户对”有其合理性。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但现代社会下,“门当户对”应该至少包括:

1.双方的家庭经济地位相当,贫富悬殊差距不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其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环境,进而影响了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双方家庭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地位相当;这中间会影响双方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等;

3.双方的文化修养相当;学历、学识的差距过大会影响两人的沟通和交流;

4.双方的工作平台差距不大:

5.双方的三观差距不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影响双方的日常的沟通和交流。

小王是我的朋友,他大学毕业时有份体面的工作,我两属于一个被窝里睡大的兄弟,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胜似亲兄弟。毕业后,家里不断催婚、逼婚,让他相亲,那会我在读研究生,他父亲由于与我们关系也好,就让我劝说,最终,小王在我们大家的劝说下,按照家里的安排找了一个初中毕业的女孩结婚了。

后来,他们有小孩了,我当时心里还想,他们婚后磨合的挺好,祝福他们!

可不曾想,我的这位兄弟,最终还是忍不住,在前段时间下定决心要离婚,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异,让他们交流起来很费劲,而且无法正常的沟通。

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最终酿成的恶果,苦了两个人,也苦了孩子。

我是研究生毕业后,等工作稳定了才谈婚事的,之前认识的一位女学妹,也研究生毕业了,后来经过不断的寻寻觅觅,最终还是觉得这位女学妹比较适合。

因为:1.我们双方家庭都是农民家庭;2.我两学历都是研究生;3.沟通起来无障碍;4.生活消费观念一样;5.工作上,我属于公务员,妻子属于事业编,高中老师。

婚后,我们确实是沟通起来一点困难也没,也没有磨合期,妻子婚后把自己给我亲戚敬酒的敬酒钱全部交给我了,春节去亲戚家拜年的钱也全交给了我,自己一分钱都没留。最难相处的问题“婆媳之间的矛盾”妻子也处理的很好,无论我母亲做什么饭,她喜欢吃不喜欢吃,她都从不说任何不字。

对于我母亲,她时常说:“咱妈无论咋唠叨,那都是咱们过日子呢。”“我可要靠咱妈给咱管娃呢,咱妈管孙子最放心,比请保姆放心多了,因为是亲孙子”。

家里的花椒熟了,妻子周末就跟着我们去地里摘花椒,她说“咱自己一摘,还少雇佣一个人摘,还给咱节省钱了,节省下的父母还不是给咱”。

有时我与母亲发生点小争执,妻子总是与母亲站在一起,说:“咱妈说得对,按照咱妈的意见办!”

所以,我觉得自己结婚虽然结的晚,但是注重了“门当户对”,所以少了好多问题。因此无论男女,结婚,请掌握“四不原则”。

1.实在看不上对方的,别结婚。根据自己的择偶标准,如果实在不能令你满意,而凑合凑合就结婚了,婚后肯定会后悔,每天对配偶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一旦遇到自己比较有好感的人,出轨率很高。

2.把对方当成保姆/饭票,不懂付出的,别结婚。结婚是为了过日子,娶个姑爷爷/姑奶奶回去伺候,天天给自己添堵,搁谁谁也不乐意。这种自私的人,结婚也是祸害别人。

3.双方人生目标背道而驰,明显无法驾驭的,别结婚。有些人是一匹野马,想要驰骋在草原上,有些人是乖乖猫,只想宅在家里睡觉。这两种人要是阴错阳差结了婚,保证家里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油油的。

4.强扭的瓜不甜,别结婚。也许有些人会说“强扭的瓜不甜,但老子就是喜欢吃。”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还有,结婚后,如果你们还没想好或者磨合好,就请不要要小孩,因为你们最终选择离婚会伤害小孩。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确实符合社会所处的现实环境,当然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反而会把真正的缘分永远地天壤相隔开来。

但总体上来看,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的,不然即使勉强结婚,最终会导致离婚或婚后的不幸福。

最后我再次我想说:

1.如果不喜欢,你就不要结婚;

2.如果不喜欢,就不要过早要孩子,要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3.婚姻之间重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