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宗师”王阳明10句经典,赢得人心的最高境界!

王守仁(王阳明)是一位屡次平定战乱的保国功臣,更是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心学”宗师。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大致意思是说,躲在山里面的贼寇容易打败,但是自己心中的黑暗面是很难战胜的。

二、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语出自《传习录》。大意是:结交朋友时,能做到互相谦让,就会受益,互相攀比的话,就受损害。

三、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译文】省察克治是在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在无事时的省察克治。

四、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译文】坚守自己的志向像自己心痛一样,你一心都在疼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五、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字面意思是:所以说,立志,是学习的动力;学习,是为了实现所立下的志向。引申意义是指,没有目标的努力是空谈,但是没有努力的过程,仅有目标也是空谈,与没有目标无异。

六、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释义】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身体要动,身体要听,身体要说,身体要看,所有这些身体活动,必然出自于心的主导。身体活动以及身体活动的结果,实际上是心灵状态的外在呈现。就身和心的关系来说,心是身体的决定者和主导者;身体是心的从属者和体现者。

八、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一个人如果他的心是正直善良的,那这就是一颗有高尚道德的心;一颗有高尚道德的心如果失去了他的正直善良,那么也就变成一颗普通的有七情六欲的人心了。

九、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十、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