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乱,而是被心所乱。修心的开始-体悟心体

人生活中不希望被外物而影响了情绪,却不知并非外物影响了你,而是自己影响了自己。王阳明和徒弟陆九川有一段对话,借此来说明一下。

王阳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乱,而是被心所乱。修心的开始-体悟心体

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在专心用功静心时,屏息诸妄念,这时有美声入耳,美色现前。如果时常听见,看见,恐怕用功就不能专一了。所以用功修心时,最好找个幽静人迹罕至的环境才好。

常人刚开始联系静心时,大多和陆九川有相同的疑问。心在平时无事时,尚且着在妄念中不能自拔。当用功想要此心静下来时,稍有一些的干扰,心就会随着流去,也就静不下来了。

通常在练习时,有很多的方便法门,例如念佛号,数息法等。目的都是为了制心一处,不生起其他的妄念,也不被种种外缘所带跑。这个不被外界干扰的能力,就是定力。

先生曰:初学时心猿意马,栓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

开始练习修心时,平时此心忙惯了,一时静不下来,所以先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练习收敛此心。

待到妄念愈少,静坐愈久时,却只管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一般,慢慢会有喜静厌动之病,这样弊端反倒大于益处了。

所以这时就要练习在事上磨炼了,能定于静中,亦能定于动中。修心功夫要两套,动静都只是这一颗心,不能分动静为两截。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静时,内心平和,美声、美色不能乱我心;动时,情绪已发,气血涌动,依然能定于心体,物来顺应,过去不留,不挂碍,不执着,这个才是修心的重点。

王阳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乱,而是被心所乱。修心的开始-体悟心体

接着陆九川的问题。

先生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王阳明回答说:人修心怎么能不闻不见呢?除非是枯木、石头、耳聋、目盲的人才会那样。正确的姿态是既能闻见,又不被带跑。即知见一切法,又不着一切法的境界。

王阳明说的“闻见而不流去”,是了悟心体后的体验,也是心本来具有的境界。

常人用此心时,常常是做一件事时,心就着在一件事上,不管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从未内观过自己做这件事时,内心是什么状态,什么感觉。经常是高兴过头、愤怒过头、哀伤过头。岂不知中间已经掺杂了太多的私欲妄念,对情绪有了太多的压抑、助长,已经不是心本然的反应了。

练习静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卸下人为的对心的控制。注意体会情绪未发时,情绪已发时身中的感觉。

先说明下心体指的是情绪体,也就是产生情绪感觉的本体。

当各种情绪已发时,高兴、愤怒、哀伤等,我们知道,它实际是一种强烈的感觉,然后大脑就被各种感觉带跑了,做了许多出格的事。

当真正把心体观照明白时,静中定于心体,动中定于心体,不被各种情绪挂碍、捆绑。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未发时,定于心体,不起妄念,叫做中。情绪已发时,定于心体。即把情绪只当做感觉,情绪由外物引起,也就是不随外物流去,叫做和。这样虽然是情绪已发,即使在愤怒时,也不会对身体有损害,都是心本有的反应,叫做发而皆中节。

体验到情绪未发已发时心体的变化,也就能体验到“闻见而不流去”的心境了。在情绪已发的当下,会发现还有一种清净自在的感觉,不压抑、不助长,任情绪自由的流动。

所以修心首要练的是静心,静心的同事休息体会身中的感觉。而心的各种闻见、感受、情绪的变化,是心本有的灵明。至于被不被情绪所捆绑这个是可以控制的,也是修心的难点所在。

生活中细细的感受,你会发现,所有的欲望、情绪都是由身中的一丁点感觉的变化所引起的。当把心静下来,气血观照明白时,并且时时用功,就能同时改正所有的习气毛病,而且很养生。不必一项项去改。这就是“一以贯之”的实际意义所在。

体悟到心体只是修道的第一步,后面身中发生的各种拨阴取阳、返本还源、通三关、过九窍等奇妙造化才是修行的开始。而这只需要一个条件,你能时刻一心不乱,定于心体。

悟道容易,修道难;修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成道难;成道容易,弘道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