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双一流”最多的专业为何是它?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入海,C919国产大飞机升空,这些科技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材料学科人才的贡献。小到一根针,大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领域与生活息息相关。

北航材料学院学生在上实验课

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最多

在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0所高校,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列为一流建设学科,成为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最多的专业。

材料学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和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几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材料类还包含很多专业,主要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不同的院校在学科培养方向上不尽相同,且各具特色。

清华材料学院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和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形成了材料微结构及表征、计算材料科学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备工艺及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等有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清华的材料学科在最新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均被评为A+,在2017年最新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9名。

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进行“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单位,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全过程培养条件,获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10余家企业共建了教学实习基地。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本科生上研率65%以上。

学科排名靠前的西北工业大学,拥有“航宇材料技术科学”教育部一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高温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同行业背景的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也突显行业特色。北京化工大学在化工材料方面更具特色,北京林业大学侧重林木方向,北京工业大学注重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北京服装学院在服装材质方面更加突出。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介绍,为了推进学校材料学科双一流建设,学院将建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材料学学科交叉融合特点鲜明,学校将建立材料学科交叉研究中心,通过与光电、机械、电气、信息、能源、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借助全校的优势力量发展材料学科。先进能源关键材料与系统集成、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新一代金属材料及应用、大型复杂精密模具智能设计制造技术等是学校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学好物理、化学是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一般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等。高年级会开设专业课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差异,但不难看出很多是与物理、化学相关,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改性、塑性等就离不开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

2017年在京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行业特色高校,如清华、北科大、西北工大、上海交大、北航等。不同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类型有所不同,有的按材料大类招生,有的直接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

北航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杰介绍,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大类招生”方式,一志愿满足率高。学生从大一到大三上学期不分方向。在这两年半里,学生重点学习材料学基础课程,其中有9门是核心课程。大三下学期,学生根据专业兴趣自主选择,分别进入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

北京科技大学一直是我国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风向标。上世纪90年代初,柯俊院士推动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试点班,成为我国材料学科改革的典范,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学院“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材料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再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现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统一招生,一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6个专业方向之一进行学习,6个专业方向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

考生要注意的是,材料学科对身体条件有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读材料科学类专业。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的考生不能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患有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的考生不能被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录取。因此,考生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结合体检结果和建议及院校招生简章要求科学报考。

各行各业尽显其“材”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1.2万人至1.4万人。就业保持稳定,连续3年就业率处于90%至95%之间。毕业生可就业的领域非常广泛。

除常见的冶金、航天领域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材料”。毕业生可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制造、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还可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不管是哪个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非常高。无论是在国家建设还是日常生活领域,该专业毕业生都能发挥专长,尽显其“材”。

本科生除了就业以外,另一个主要去向是读研。可以说读研率高是材料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也是全面的、基础性的,可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还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从很多企业招聘的学历要求和给予的待遇就能看出,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明显优于本科毕业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排斥女生,北科大、北航等高校该专业录取的女生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