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特大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十年間,一座新城鎮在綿竹拔地而起,一棟棟地標建築讓這座深受重創的城市重新煥發生機。
縱觀綿竹震後十年變遷,如果說看見的鉅變是城市面貌的變化,那看不見的改變,則是綿竹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在綿竹,時間過得很慢,綿竹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米粉開始的。走在綿竹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米粉店,三五成群的人坐在露天的飯桌上嗍著米粉,這是綿竹清晨最悅耳的背景音。傍晚,在中心廣場、體育中心和馬尾河畔,有的人在慢跑,有的人在跳著廣場舞,有的人在搓著麻將,從他們的臉上,已經看不到地震帶給他們的傷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年畫村“三彩”姐妹的年畫情緣
2018年2月9日,在聖彼得堡市,綿竹年畫在現場展示了年畫的製作過程,顏色豔麗,具有濃厚民族特點的綿竹年畫受到當地公眾的喜愛,現場不論老少都爭先體驗起畫年畫。
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是中國四大年畫綿竹年畫的發源地,地震中,大量的房屋受損,年畫產業也受到了重創。
在江蘇蘇州的援建下,年畫村重新煥發了活力。青瓦白牆的川西民居,處處張貼、噴繪著色彩鮮豔、鄉土氣息濃郁的年畫;在年畫街坊、年畫展示廳,技藝高超的匠人手持畫筆,仔細端詳著設計模板,構思著一幅幅精美的年畫。
在年畫村,有一家經營年畫創意產品的三彩畫坊,由賈君三姐妹於2004年共同創立。三彩畫坊不僅經營傳統年畫,還經營布藝、編織品和飾品等創意產品,這些產品既保留了傳統的民間藝術風格,又通過高超的手工技藝將年畫與時尚元素緊密結合,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三姐妹中的二姐名叫賈君,精通年畫創作,曾在綿竹年畫博物館工作近20年。2000年時,她有了與姐妹共同創業的想法。通過醞釀和籌備,賈君和大姐賈紅兵、三妹賈萍於2004年一起創立了三彩畫坊。創業之初,她們嘗試將年畫手工繪製於服裝、揹包、飾品上,沒想到迅速得到了周圍朋友的廣泛好評,三姐妹頓時有了信心。從那時起,她們便將畫坊的發展方向定位在傳統工藝創新上。通過不斷嘗試,畫坊漸漸開發出了年畫服飾、年畫揹包和年畫生活用品等特色創意產品。年畫創意產品的開發,堅定了三姐妹拓寬年畫市場的決心。
年畫村老藝人不僅傳承傳統,更會享受生活。
然而這並不容易,在經過了產品被白蟻破壞、店面在“5·12 ”特大地震中嚴重受損等一列挫折後,三彩畫坊的產品終於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認可,逐漸成為帶動綿竹當地年畫產業發展的領軍品牌。畫坊也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了今天的五六十人,並形成了一個從專業設計到製作、加工、經營的手工作坊。經營的產品既有傳統年畫,又有諸如布藝、刺繡等創意年畫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外。
三彩畫坊還是四川省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並提供針對殘障人士和留守兒童的免費培訓,讓他們學到手藝。談到三彩畫坊未來的發展,賈君表示,希望儘自己的力量讓年畫這種傳統民間藝術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在孝德年畫村,像賈君三姐妹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經歷地震之後,仍然用藝術創作來面對生活。如今的綿竹孝德鎮年畫村,一掃地震帶來的陰霾,以年畫為依託,周邊的農家樂、鬱金香園、荷花園、親子基地等相關產業不斷髮展,農旅融合的圖景在川西平原上已然呈現。從基礎配套、產業提升、文化傳承等方面對年畫村進行整體規劃佈局,打造出“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三彩畫坊之大姐賈紅兵觀看師傅製作年畫刻版。
在江蘇南通援建的綿竹文化館內,每天都有大量市民自發來到這裡,有的在吹奏樂器,有的在練習合唱,有的在排練舞蹈……
“自綿竹文化館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我們每年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文藝團隊及個人免費提供排練場地設施,堅持每週一、二、三利用業餘時間舉辦成人合唱培訓班和青年舞蹈培訓班。”文化館館長何文禮向我們介紹道。
年過六旬的李大爺是當地民間合唱團的一員,退休之前,他是綿竹市的教師,也是那場地震的倖存者之一。
“地震那天,我正在家睡午覺,突然發現床晃得很厲害。一開始我以為是樓下在裝修,可過了幾秒鐘,發現不對勁,原來是地震了。我連衣服都沒穿,趕緊往外跑……”回憶起十年前的那場地震,李大爺仍心有餘悸。
幾年前,李大爺從教學崗位上退了下來,兒子和兒媳婦都忙於工作,孫女在成都上大學,李大爺一個人在家覺得悶得慌,剛好綿竹有個民間合唱團在招人,沒有專業和年齡的限制。年輕時候就喜歡唱歌的李大爺毫不猶豫地就去報名了。現在,李大爺的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早上吃個粉,我從家步行20分鐘到文化館,就和合唱團的成員一起排練,合唱團成員大多數都是退休人員,所以和他們在一起,覺得特別處得來。文化館還會定期安排我們民間合唱團和其他一些民間音樂組織,去各個鄉鎮參加文化下鄉活動,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我很滿意。”李大爺高興地說道。
如今,一個嶄新的綿竹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化重建特色鮮明。綿竹市每年組織文化惠民演出80餘場,送劇下鄉演出20餘場,開展年畫節、梨花節、玫瑰採摘節、賞果節等大型群眾活動。在重要節日推出特色文藝演出,如元旦新年音樂會,慶五一、國慶戲劇文藝演出,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專場文藝演出等,極大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合唱團正在排練《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現在也正是綿竹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用辣椒串出的小康生活
電商扶貧,想方設法為民眾創收。
在綿竹市老城區的大街小巷,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式各樣的火鍋串串店。每到飯點,店裡都人頭攢動,三五好友圍坐在一起,吃著串串,喝著啤酒。
在綿竹中心廣場旁邊,有一家串串店生意格外紅火,老闆娘張姐正在忙著招呼客人,她的火鍋串串店做得有聲有色,生意好時,忙都忙不過來。而地震前,她不過是個家庭主婦。地震那天,在漢旺工作的丈夫不幸遇難。丈夫是家裡的頂樑柱,孩子還在上初中,家裡為了建房還有外債,這一切都要張姐扛。之後,她外出幫人賣過衣服,賣過床墊,因為捨不得孩子,最後還是回到了家鄉。2009年,她學駕駛,借錢買了麵包車,幫人拉貨。這些年,再苦再難,她總記得在丈夫墓前答應過的,一定要挺下來。
隨著綿竹新老城區的改造工作日見成效,房子建得更好,道路變得更寬,城市裡的商業氛圍更濃,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到了提升。張姐看到了綿竹餐飲業發展的商機,2017年3月,她把在成都做廚師的弟弟喊了回來,姐弟倆在綿竹中心廣場附近租了一間店鋪,合夥開了一家火鍋串串店,弟弟負責後廚的食物,她負責收銀和接待客人。
“火鍋店剛開的時候,生意並不是很好,因為附近做串串的店太多了,後來就想著創新,我們把店鋪裝修成年輕人喜歡的風格,兼賣一些餈粑冰粉、紅糖鍋盔等小吃,又改進了我們的食材和鍋底,現在生意越來越好了。”張姐說道。
隨著綿竹城市的重建,綿竹的旅遊事業也在慢慢恢復,越來越多的遊客來綿竹旅遊。“以前因為都是本地人來吃,我們店只賣紅湯鍋底,現在外地的遊客越來越多,特別是江蘇來的遊客,他們有些人不能吃辣,所以我們又準備了鴛鴦鍋、清湯鍋底等,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現在張姐的火鍋店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有的是當地的老顧客,有的是慕名而來的遊客,如今兒子也在店裡幫忙,她還準備另選地址開個分店。“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日子過得很難,但是最困難的時候總算熬過去了,我們離小康生活又近了。”
“生活好了,日子才有盼頭”
文化館裡,民間樂團排練正酣。
行走在漢旺新鎮,一排排整齊的川西民居,融合了江南民居的氣質。一位大媽提起家裡的新房就豎起大拇指:“地震時,我們這裡98%的房子都倒塌了,現在不一樣了,江蘇無錫人幫我們重建,現在的房子比過去漂亮牢固多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在漢旺,不少當地人的生活被地震改變,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選擇激勵自己,為美好生活奮鬥。
“真沒想到,在我快滿40歲的時候,還能走上創業之路,實現自己的夢想。”看著一車車的塑鋼門窗從自己的店鋪運出去,陳大哥十分滿足地笑了。
陳大哥是綿竹漢旺鎮人,十年前的那場大地震,讓他家損失不小。“家裡兩層樓的房子損壞了,我也因為地震失去了工作。”震後的日子,他除了每天在漢旺當志願者外,也在思考未來的出路。
鄉村旅遊已經成為了當地發展致富的主要方式,圖為遵道鎮棚花村鄧清龍夫婦站在自己新修的鄉村民宿前。
他最終決定開一家制作塑鋼門窗的店鋪。通過觀察、學習,門外漢陳大哥的生產和安裝技術越來越嫻熟,訂單也越來越多。於是他招收了幾個工人,這其中有下崗工人和殘障人士。“我不僅要自己創業,還要幫助更多的受災群眾實現就業。”在店鋪門口,陳大哥貼上了一張“本店招聘工人,歡迎下崗工人、殘障人士加入”的招聘啟事。如今,除了繼續做好塑鋼門窗外,陳大哥還打算開發雕花等木質門窗產品。
小趙是漢旺鎮一家超市的老闆,地震的時候失去了一條腿。起初,他活在一個悲觀的世界裡。“身體殘疾了,外出打工很多單位不要,自己文化水平又不高,沒有一技之長,真的不知道以後怎麼辦?”提到當初的想法,小趙一笑而過。
小趙想到了自己創業。“當時是想著開個飯店,但後來想想,開飯店太辛苦,自己腿腳又不方便,再說,旁邊已經有很多家飯店了,開飯店不一定能賺到錢。”經過和家人、朋友的商量,他決定在這些飯店旁邊開個超市,目前,超市的生意穩中有升,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難熬的那段日子早就過去了,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生活好了,日子才有盼頭。”談到以後的打算,小趙說,他準備再幹幾年,等多攢一些錢,去綿竹市區再買套房,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管是創新年畫發展的賈君三姐妹,還是選擇樂觀生活的李大爺,抑或是自主創業求發展的張姐、陳大哥、小趙,地震雖然震毀了他們的家園,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但在“敢想、敢幹、敢擔當,創新、創業、創一流”的新時期綿竹精神的激勵下,在江蘇援建者的幫助下,他們選擇堅強、選擇樂觀,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鬥著。
文章選自《鳳凰品城市》2018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