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懂你的人,总是第三者?

Henn Kim,她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插画师,其所创作的“黑白色”就像鞭子,也像知己一样左右着我的思绪,这里受伤的是我,折磨人的也是我,为什么她如此懂我?为什么她不属于我?更多作品的Ins地址:@henn_kim

还记得17、8岁那年我尝到了林夕的好,他令我成为了一头恋爱中的犀牛。

前不久,李宗盛的破锣嗓子又唱哭了我的慌张的灵魂,也就在那一瞬间,我成了她们口中的“王大叔”。

哎呀,真的是令人费解,为何最懂我的人,不是17岁的你,不是25岁你,也不是30岁的你呢?

她更用心,所以她更沉重

她围绕着他公转,他是她的太阳、她的永恒

他以身为饵,之后一起赴死

听~他与她正在谈情说爱

看~他和她正书写着爱情

是啊,不只是我,还有你也一样,最懂我们的人终归不是彼此,而是那些第三者!

他们或许会蹲在马桶上,用2B铅笔为你我的初恋撰写墓志铭。他们或许也会窝在旧沙发里弹起破吉他,鼓吹着“花谢花会开,春去春会来”等等云云~

嗨,这些可爱、可恨,又可敬的第三者们,这些让我欲言又止,却又欲罢不能的第三者们,你们让我情何以堪啊?

咔嚓~你们那一刻很恩爱

放手不舍,拥抱着会痛

开始便倒计时

是什么束缚了你们

他阻止她靠近,他宁可同归于尽

当然,除了林李二先生之外,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朱德庸”也是一位分量颇重的第三者,一本《什么事情都在发生》我翻看了很多年,多少次恍惚间,我都把它当做了成真的寓言!

后来想了想,或许人类的某些生命片段是相似的,德庸先生年长于我,故而先经历于我,如此而已。

但倘若非我事先拜读过其画作,或处事间时,就未能有此一语成谶的感悟吧?

她是鲜花,也是毒药

伤情殒命,花心郎

近视?难怪只见一颗枯草

以爱为名的伤害,都从背后偷袭

请告诉我,你不是机器人

既然画家、音乐家、或是文学家都能成为最懂我们的“第三者”,那么何为“艺术”呢?

后经我思之想之,再思之想之,方得之一二:

谓之“相逢恨晚,原来如此”!

拥伤痛而眠,何必呢

如果某一天,伤痛会开出花朵

他燃烧着她的青春

她认了命,随了缘

看得真切,不如不见

哎,为何最懂你的人,总是第三者?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是小到可左右你喜怒哀乐,大到可左右人类历史进程的艺术家。

然而,他们虽懂你,懂我……但未必懂自己,懂爱人!

他惆怅在她的烦恼中

燃烧吧,之后往事随风

可能好,可能不好,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

冰化成了水,你能否热情依旧

以上图片均来至于网络

文章纯属虚构与作品内容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因为归根到底,他们也是一个人,他们也需要第三者的理解与关怀,而那个第三者或许就是昨天的你、今天的我、明天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