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之十六國——“成漢”

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割據政權時期。十六國中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為主,這五個少數民族稱“五胡”,又把他們的政權合稱“五胡十六國”。十六國的稱呼來自於北魏史官崔鴻編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當時不止十六國,還有許多政權。

成漢,五胡十六國割據政權之一,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立國號“成”,定都成都。公元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合稱“成漢”,成漢從李雄建立到滅亡歷五位君主,滅亡於公元347年。

成太宗武帝李雄——在位三十年(公元304年至公元334年在位),年號為晏平
​​
成哀帝李班——李雄之侄,在位不足一年,年號為玉衡成幽公李期——李雄之子,在位四年(公元334年至公元338年在位),年號為玉恆漢中宗昭文帝李壽——在位五年(公元338年至公元343年在位),年號為漢興
​歸義侯李勢——李壽之子,在位四年(公元343年至347年在位),年號為太和、嘉寧

公元347年,成漢被東晉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