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四团勤务连战友往事随笔

铁四团勤务连战友往事随笔

导读:  

文中的两位主人翁是铁一师四团勤务连战友,我们同在连队三用堂学习,同在一个训练场训练,同在一锅吃饭。我对两位老兵非常熟悉。因勤务连是特殊连队,因此不在一起工作。

去年在勤务连群发现罗增威和喻久文两位老战友的信,信中字里行间对战友的思念、关心、问候、鼓励。他们还回忆了四十多年前在白浪连队生活、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从信中发现,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奋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将他们平凡而特殊的几份信发给战友们分享阅读,从中能感悟到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法和感想。

  当四团机关、后勤分队及勤务连战友看到此美篇时,听着《白浪河》歌曲时,看到白浪火车站、十堰火车站、白浪地图图片时,一定会回想起我们四十五年前在白浪堂部队时的情景,人和事会不断涌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襄渝线的会战从这里开始……

《白浪河》歌曲,作词是团宣传队73年南昌入伍的李卫华,作曲是团宣传队73年邯郸入伍的郭志光,音乐合成是团宣传队70年南京入伍程利华和71年泗阳入伍葛俊等战友来完成的。演唱由铁道兵著名金嗓子、铁四师宣传队王金玉(依依)战友来完成。

致战友

亲爱的战友,我们曾经在一起,在那火热的熔炉中,在那难忘的岁月里。

当年,我们正当年轻。为了共同的信念,聚集到一起。鲜红的帽徽,领章、统一,整齐的军衣,让我们成为同样的人,组成了一个集体。在“八一”军旗的指引下,我们踏上神圣的军旅。从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队列、操练、开会、学习,那是家常便饭。睡觉、起床、吃饭、穿衣,自有军中规矩。有嘹亮的歌声,也有欢声笑语。忙中抽闲,还要保养仪表,擦拭武器。紧张的军营,充满情趣。队伍的组织、带领,离不开凌排长——长基。

我们是光荣的测量兵,铁道兵部队的特殊群体。常年战斗在深山老林中,驻扎在边陲、乡里。我们为大部队指引战斗方向,不能有丝毫偏离。

黎明刚刚到来,我们已经进入阵地。前点、后点、前链、后链,全线拉开,司旗指挥,操作仪器。花杆,塔尺,前挪后移,各个战位,不可缺一。有机协调,紧张有序。忙碌的我,记录着你们观测到的点点滴滴。

野兔跳开,小鸟飞起。那是我们在吹哨,插旗。我们在祖国的大地上奔忙,为未来的铁路网建立标记。桥梁,隧道,涵洞,路基,都有我们的劳动成果。一旦竣工,我们便会悄悄离去。

炽热的篝火,为我们赶走了严寒。棉布帐篷,替我们遮风挡雨。在木架帆布行军床上,我们睡卧在单薄、柔软的军被里。山野的寂静,赐予我们睡梦的香甜。一天的劳累,换来了浓浓睡意。

一块“上海”手表,是我的,也是你的。这是我们晚间站岗换哨的唯一计时器。亲爱的战友,我当年换岗时的响动,可曾惊动睡梦中你?

久文战友,你是小学文化的年轻战士。在部队熔炉中,你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竟然成为省级技术精英。你是我敬佩的人。当年的小喻,你是我们军中的传奇。

正昌战友,你是能坚持“拉链”的班长。坚毅,包容,有内涵,这是你的底气。你当了政委,并不稀奇。在那难忘的岁月里,你是小徐。

五湖四海的战友们,你们都有响亮的名字和动人的事迹。请原谅,我难以一一点记,但你们的音容,笑貌,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金沙江的船渡,白浪堂的溪流;天子庙的飞雪,六里坪的白冰;江头村的彝族兄弟,花果山的会战民兵。很多,很多,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如今,你们还比较年轻,老罗老矣!但我要自豪的说,亲爱的战友,我们曾经在一起,在那火热的熔炉中,在那难忘的岁月里。

罗曾威

2017年6月9日于广州

战友们,国庆节好!

首先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前几天,我收到正昌、久文、长基战友的关心、问候,使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唤起了我对战友们的深切思念。我虽精力有限,但对以往部队的火红青春、战友间情谊永远不会忘却。在老伴手机网群上,对战友们的近况也有随时关注。

松兴战友,你的成就让我们自豪、你的战友情谊让我们感动。祝你的事业蒸蒸日上,为战友联谊做出更大贡献。

振强战友,记得1974年在十堰送我爱人回乡时,不满周岁的女儿见我没上汽车,大哭之际,你的眼睛也挂满了泪花。谢谢你的情谊,终生难忘。

国珍战友,你多才多艺,后继有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为你高兴。喝酒不要贪杯哟。

孟琪战友,“枪走火”是我害你挨了批评。1975年河南抗洪抢险救灾中,在尸横遍野的环境中,你到河边挑水,忽然砸了担子,惊赫之时,也是我安慰了你。你现在是几十年的老书记了。还记得我们的特殊友情么?

俊刚战友,你谦和、大度、沉稳、有内才。正是当校长的材料。你岗位神圣、光荣,成果最丰硕。祝贺你。

宝全战友,你应该是我最年轻的测量兵战友,也是铁四团最后一任测量班长吧?但我记得是你带队去北京进行测量工作操作演示的,光荣!

我不会玩智能手机,让我小外孙代发。

罗曾威

2017.10.1 于广州

战友往事回顾随笔

  另外,还特别值得回忆的是,我们那时都较年轻,有理想,有抱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而阳光。在野外作业的上班路上,总是早出晚归,但我们昂首阔步,一路高歌一路欢笑,那首“勘测队员之歌”常为首选,还有很多抒情歌曲和电影插曲亦成最爱。空闲时也常高歌一曲,玩乐器,打牌下棋,打蓝球等业余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充满了正能量,对思想和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减压卸载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尤为值得豪迈的是我们一个班打蓝球,常让一所中学或一个工厂败在咱手下,真棒,多有战斗力呀!另外,有时全班在外执行任务还单独住宿起伙做饭、坐公交车上下班和饭馆就餐报账、外出看电影、上山拾柴、找吃的等行为,看来我们是散漫了些,但从无违纪事件发生,这在当年已是很浪漫的事儿,其他单位无法享受到这些福利呢!

  战友们,我们不是兄弟胜似亲兄弟,在那特殊年代和环境中结下的友谊已牢不可破,万古长青。现在我们年岁是大了些,岁月的风霜已使我们变得苍老,肢体不再那样灵便了,这是自然规律之必然。但我们的心态不能老,要趁当下太平盛世,国富民强,条件大好之时,常聚会,勤来往,多沟通,互交流,让战友之情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

本次增威老师所写短文,高度概括了我们班当年如火如荼的工作和生活情景,并点评了一些人和事,比较真实、生动而贴切。但觉得老师对我的评价有些过奖,本人并不够优秀,不过,接过增威老师的话题,我想在此简述一下自身感想与战友们分享。第一是在当兵时有幸遇到增威老师,在他的大力帮助教导及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使我懂得了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并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最为关键。第二是在70年代末转行干房建工作时,在一团遇到了李广裕、赛湖北两位总工,在学习三大力学和相关学科书籍时,给于了大力指导和帮助,由于具备了相应技能,使我87年调回老家时顺利进入建筑设计单位工作。另外要向战友们说,任何所得都来之不易,除自身因素外,我也经历了短期进修,多次考试和论文、达辨测评等程序,在43岁获中级职称,48至53岁取得几个注册资格证,55岁才晋级高职。如今我已进入夕阳,事业不再追求进步,但大多数战友要年轻些,可告知下代子孙们,人的一生要有梦想,成功的路从来是为有准备、有梦想的人铺砌的,努力了就好。

喻久文 于四川巴中市

2017.8.11

尊敬的罗增威老师、凌排长、测量班全体战友,上午好!

国庆、中秋隹节将至,我们全家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望领导和战友们节日愉快、开心、健康,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注重保养,适当锻炼,尽量参与有益活动,将生活安排得丰富而多彩一些,只要精神愉悦了,身体健康了,压力减小了,我们才能更加长寿,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家人和子孙们所希望和关切的。我们这一代,大半辈子是在艰苦与奋斗中渡过,走到今天非常不易,有了现在好的政策和改革开放成功,国家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全民生活水平很大提高,这一点相信我们都深有体会也不会忘记的,如今,我们在享受到这些只是在发达国家才具有的高度文明和丰厚物质生活的时代,我们应感谢党,感恩各级领导,感激曾经共同的战友和共事的所有人,是天生的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也是一福分吧。领导和战友们!我和老伴9月26日到成都,儿子全家从杭州来团聚,10.3日到重庆玩几天,好了,就此结束,下次再聊吧!谢谢了。

喻久文

2017.9.29日 于成都

太健战友你好,现将罗增威老战友情况介绍如下;

  罗增威老师情况,他是1965年秋由兰州铁道学院本科毕业,后来分配到铁四团勤务连测量班工作,同期共分四名本科生及一名中专生来实习,编制属作战股,一年后仅罗老师一人留下并主持测量工作,任技术员、工程师等职。作战股后改为作训股及技术股,八O年他调到师技术科副科长。兵改工后任技术处付处及处长等职。九十年代初调回家乡担任广州至梅州铁路建设总指挥长,直到退休。他是我团难得的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们非常崇敬他,他给祖国铁路建设所作贡献较突出,本人很敬重他。谢谢你向我了解罗老师的情况!现简要作答,晚安!

喻久文

2017年10月13日

晚于四川巴中市

喻久文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介及任职情况。喻久文,生于1947年10月,现居四川省巴中市,中共党员(1967年3月入党),1964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第四团、一团服役。历任测量队战士、班长、排长、团司令部作训股技术员、铁一团助理工程师(连级)、团司令部技术股副股长等职。二十年后于1984年转业至铁道部第十一局第一工程处任技术科长。1987年调四川巴中县建筑设计室任工程师,党支部书记。1994年调四川省巴中地区建筑勘测设计院,任工程师,院办主任。2001年任巴中市建筑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四川省工程监理工程师。2007年退休,应聘在巴中市勘察设计协会任专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并获取四川省房屋质量(事故)鉴定和四川省建筑施工图审查执业资格成员。

二、学业情况本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参工进入部队之日起在老工程师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先后自学了铁路测量学、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地基基础及土力学、工程制图、建筑设计理论与创作、建筑结构及构造、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机械、建筑施工管理、建筑法规等大量基础理论和专业书籍,还学会并使用各种建筑和结构软件及计算机操作,在工作的同时,曾委派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南交大、重庆建筑大学、四川大学多次短期培训及深造,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掌握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获奖情况1982年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1982年6月被铁道兵第一师表彰为“优秀党员”;“2009年评为“巴中市抗震救灾先进工作者”。

凌长基,重庆人,1963年入伍,勤务连测量排排长。

照片前排左1、2、3、分别为4、3、1营测量班调来邦助工作人员,姓名已忘,左4为暴俊刚。二排左起为:王万奎、陈文尚、罗增威、凌长基、郑啟明。后排左起为:喻久文、单金祥、庄振強、王茂其、林国珍、潘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