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雪蓮”真的生長在崑崙山嗎?

文化名人堂

傳說中的“雪蓮”不僅僅存活在武俠小說裡,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是確實存在的,可藥用,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屬於國家三級瀕臨物種。另外因為花像蓮蓬座子,頂形似蓮花,所以才叫“雪蓮花”,屬多年生草本,高15-35釐米。根狀莖粗,頸部被多數褐色的葉圍繞。莖粗壯,基部直徑2-3釐米,無毛。

我國的“雪蓮”多分佈在新疆天山,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帶。崑崙山,阿爾泰山和帕米爾高原,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雖然也有分佈,但生長在天山山脈的品質是最好的。“雪蓮”的種子到發芽需要五年的時間,能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生長存活下來,也使其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不過時至至今,由於過度挖掘,即便在產量最多的天山,海拔3500米以下已經找不到“雪蓮”的蹤跡。


雪蓮花的藥用價值:活血通經,清熱解毒,用於頭部創傷,婦科病,類風溼關節炎,中風,高山反應,外敷消腫,止痛等。


懵小旅

在植物學上,的確有一種植物叫雪蓮花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 Sch.-Bip.

它是菊科 Compositae 風毛菊屬 Saussurea的植物,也叫雪蓮。

雪蓮之所以有“蓮”的稱謂是因為它的頂生花序多個很大的膜質的苞葉,展開後如同盛開的蓮花,這些膜質的苞葉構建出了雪蓮的“溫室系統”。這些苞片將雪蓮花部器官包裹起來,苞片內花序周圍的溫度比苞片外的氣溫高形成了苞片內的“溫室效應” ,於是雪蓮提高了對繁殖器官的保護作用及其對高寒環境的適應能力。這是讓雪蓮生存於冰緣帶延續自己基因的絕技,溫室結構不但提高了溫室裡花朵的溫度保護了它的花粉不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的傷害,還為傳粉的昆蟲提供了一個溫馨的居所。同時,合適的溫度更有助於提高種子的產量,保障了它能夠在一年中短暫的生長季節裡,走完對它一生來說最最重要的那段花季。

雪蓮分佈在新疆的天山山脈,所以被稱為天山雪蓮。生於山坡、山谷、石縫、水邊、草甸,海拔2400-3470米。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阿拉套山。而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在新疆境內位於天山南面,崑崙山並沒有雪蓮分佈。

最後,傳說中的“雪蓮”並不是植物學中的雪蓮,傳說中的崑崙山並不是地理上的崑崙山脈。

所以,傳說中的“雪蓮”完全可以生長在傳說中的崑崙山。

而植物學上的物種雪蓮分佈在新疆的天山山脈,這個物種都生長在平常人難已到達的高山冰緣帶,在很長久的時間裡,它們相伴雪山,頑強生長,和其它植物一起,在白雲之下群峰繚繞的“冰緣帶的隱秘花園”為大自然書寫著生命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