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HǎO吃的汕头,最HàO吃的我们「YummyUs手绘顺德游记」

DAY1【会动的牛肉与会讲故事的废墟】

越长大越明白,

世间很多事,原本参商。

在最恰恰好的时候遇到你,也许就错过了最懵懂青涩的年华。

穿着校服的年纪,并没能和你牵手走过放学的街道,给你讲你不会的加减乘除法则。

这时正值毕业季,各种校服大军已经霸占了各种社交软件,

为了弥补没有一起穿过校服的小遗憾,我们决定——

到一个未谋面的城市,

假装我们是早恋的同学,

来一次穿校服的旅行。

而潮汕地区,既有丰富的美食盛宴,又有饱经风霜的老建筑,自然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元气满满的一天,太阳刚刚爬起,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早早起床的我们正式开始了以【寻梦校服青春时光,感受潮汕地道美食】为主题的愉快旅行!

高铁上窗外向后掠去的景色总是不乏惊喜,云彩像新海诚动漫中一样俊美。

坐我们旁边的小萝莉安静的看着综艺节目,可爱极了。

到了潮汕高铁站,其实这里既不是汕头也不是潮州或者揭阳,潮汕站是服务这三个地方的,所以下车之后要转长途公交过去。

我们按照指示牌从北出口出来,乘坐了181公交车到汕头市区(¥10/人),路途远,再加上略堵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汕头市区。

但是非常郁闷的是,邪恶的小贩在路上突然改口以路途太远为由强行要求我们加价,还提出如果不加价就让我们立刻下车并给她5元。我们对她这种无耻的行为非常愤慨,据理力争,虽然最终她还是原价把我们送到了酒店,但遇到这样的事儿着实让人很郁闷。

我们订的酒店是银海宾馆,就在中山公园旁边,环境中规中矩,最大的优点是离我们计划中的每一个目的地都不算远。

一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毕竟对食物的渴望已经霸占了我们的大脑。

下楼之前,我在酒店楼上随便拍了张,你们看,这蔚蓝的天空,一点下雨的样子都没有是吧!?

然后当我们坐电梯下楼一出门,天就下起了小雨,大广东地区神奇的天气就是这样,变化的速度比女朋友情绪的变化还要快一些。

细雨婆娑,假装和你在放学的路上,来一次刻意的不期而遇。

五分钟之后,小雨停了——变幻莫测的天空就像四娘笔下的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说到美食,我们舌尖上的大中国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川湘鲁粤各具特色,都熠熠生辉。

但是似乎整个华夏大地都对火锅有一种特别的爱,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北京火锅、蒙古火锅、澳门豆捞、海派豆捞、潮汕火锅……总之,火锅这东西,做起来容易,味道美,又极适合约上三五好友,边吃边吹边唱歌,所以深得每个华夏儿女热爱。

当然,说到潮汕火锅,每位食客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它鲜到会动的牛肉,在潮汕,每块牛肉都有自己特有的名字和特色的吃法,现点,现切,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我们的美食计划第一站就是汕头闻名遐迩的火锅——海记牛肉店了,这家店曾经被《舌尖上的中国》详细介绍过,以新鲜的牛肉火锅闻名,已经在多个地方开分店了,而它的总店就是汕头的八合里海记咯。

海记除了牛肉火锅,也卖自己的手打牛肉丸等一些牛肉或牛肉制品,直接打包带走。

推开门,一股浓浓的牛肉味扑面而来,似乎还带着一点牛奶的气味?坐下服务生拿出菜谱,简直像堂生物课,牛的各种部位被精准的命名。

下面灵魂画手建洲老师将用生动形象的栗子为大家讲解各个部位的吃法和位置~

位置都是相对位置,不算特别精确哈!

我们点了手打牛肉丸、吊龙、嫩肉、牛肚还有一些配菜(¥140)。

潮汕火锅都属于清汤锅,汤底用碎牛骨和生姜,追求的是“浓而不浊、清而不寡”。

现点现切的牛肉,分外新鲜。

牛肉丸不愧是潮汕火锅的最招牌,格外的Q弹爽口,能品出新鲜的牛肉味,肯定要把以往吃的牛肉丸甩很远咯。

这种肥瘦相间的肉叫“吊龙”,就是牛背上的肉,口感香滑克扣,有嚼劲,又很鲜嫩。

这种特别细腻的肉叫做嫩肉,肉有一点点甜,格外软、嫩、滑,是我最喜欢的。

新鲜到会动的牛肉在潮汕人眼中被吃出艺术,这样的牛肉火锅让我们两个吃得非常满足。

我们把去过的每家店根据个人口味评分,当然每个人对美食的理解千差万别。

口味的话,我是个东北银,小梦是服北人,仅供大家参考。

吃的非常过瘾的我们从海记出来一边散步一边拍照,更主要的是消化食物,为下一家留出胃~

这猫的眼睛里好像有宇宙。

愿望之校服壁咚已达成!

中午的牛肉吃得太饱啦,再吃主食肯定是吃不下了,我们决定先去吃点甜点——广场老牌豆花甜汤。

店主张师傅从汕头人民广场的路边摊干起,但是生意过于红火,就开起了店铺,所以叫“广场老牌豆花甜汤”,当然,从名字你就容易看出他们家的招牌肯定是“潮式豆腐花“和”甜汤“咯。

我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排队,老板一碗接一碗地不停地盛豆花,豆花三元一份,很实惠,甜汤可以自己搭配,我们点了一份豆花(¥3)和薏米绿豆莲子搭配的甜汤(¥10)。

印象里好吃的豆花是“滑嫩清香”,而这的豆花一点也不软滑,用勺子挖起来像果冻,比我见过的豆花都要“结实”——口感很厚实,豆香浓郁,但又有淡淡的像“糊”的粗犷感,撒了糖之后特别甜,完全不逊于江南的甜,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擅长追溯食物之原味的潮汕人民也有重口的一面。

总之,这样“潮式豆腐花“是非常值得体验的。

与豆花猛烈热情的甜腻浓稠比起来,甜汤是清淡微甜的口味,虽是温的,但在这酷热的夏天喝起来仍然觉得清甜温润。

人民广场南边就是海滨长廊公园,是一个带状的公园,有2000米长,可以看到汕头的内海湾,很适合沿海散步。

下午阳光普照,海滨公园的人并不多,我们可以拿出架子开始自拍啦!

拍照结束,我们开始前往每次最期待的景点——见证汕头“百载商埠”历史的小公园。

从海滨公园往小公园片区走,可以感觉到建筑越来越有岁月的痕迹,很多古老的西洋式骑楼映于眼帘。

路上一面色彩鲜艳的九龙壁与周围的老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下就吊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原来这是汕头的一家针对智障儿童的慈善学校——存心学校。

周末的校园里绿树成荫,格外宁静。

从存心学校出来,就遇到了汕头的天后宫(妈祖庙,也叫老妈宫)和关帝庙,香火蛮兴旺,屋檐很精致,但是面积并不大。

当然来着附近游玩儿的旅客更主要的目标往往不是天后宫和关帝庙了,而是天后宫(老妈宫)对面的——老妈宫粽球。

这家店是1920年创建的,至今已经将近百年,几乎每个来汕头旅行的人都不会错过这里,进入店中,挂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奖状,是代代惨淡经营的荣耀,店中的牌匾“食定正知”正表明了他的精髓。

南方的咸粽党和北方的甜粽党经常吵得不可开交,然而在这里,两党间的矛盾却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这家的招牌双烹粽球(¥10)就是一半甜、一半咸,里面包罗万象,将糯米、干贝、虾米、香菇、蛋黄、南乳肉、莲蓉、栗子、羔烧白果都浓缩在这一个小小的粽子里。

粽子外面会淋上一层甜味酱料,剥开吃入口中,甜、咸、鲜、糯各种口味既各具特点,又得到了均衡的融合。

正印证了阿卡利的那句话“荣耀剑下取,均衡乱中求” ^_^

小公园

和每个南方城市一样,这里的人也格外爱茶。

小公园,从上个世纪到今天,见证了汕头百载商埠,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建筑林立从老广东的骑楼到西洋风范的巴洛克建筑,像是一个个饱经风霜见证岁月的老人,正在聊着这座城百年来的故事、传奇。

而今这里不再繁华,但仍颇有气质,而在这“废墟”气质的城堡中彳亍,颇有一种穿越之感,昔日商贾云集的盛景仿佛就在眼前。

这里的每一座建筑似乎都可以讲故事。

这个南生贸易公司,是汕头埠发展的一块里程碑,由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留给潮汕人许多记忆和故事,从汕头的第一座电梯到曾经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与汕头人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雨岁月。而今面临小公园片区改造可能会拆这栋建筑,遭到无数的潮汕人严厉反对。

走着走着,我们竟然遇到了之前跟着导航在人民广场没找到的路边摊“糖葱薄饼”,原来小公园也有啊,这也是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特色小吃。

糖葱薄饼风吹饼

一张风吹饼,卷着糖浆拉拔成的白色长条糖葱,配以芝麻和香菜,一口下去,酥脆、甘甜。这样的创意小吃真是打开了糖酥吃法的新大门,来旅行的朋友一定要体验一下。(¥5)

路过一家牛肉丸店,小哥儿正在用铁棒打牛肉,新鲜的牛肉在敲打下发出啪啪的声响,慢慢变得稠软。

这天正值五月十四,月亮很大很圆,天色还没太晚月亮的影子早早就能看到。

因为改造,小公园附近很多路和建筑已经被各种围起来,很多巷子已经走不通,导航并不准确了,我们绕路找到了藏在西天巷的老店——邱淑英蚝烙。

这家店也是一家老字号了,主打的自然是蚝烙,主人就是店里照片上的邱奶奶,虽然年事已高,虽然有家人帮忙,但每一份蚝烙都是由邱奶奶亲自烙的,这份坚持与执着让这家店充满了情怀。

店里也没有菜单,只卖两种食物:蚝烙和鱼丸汤,所以只需告诉店家你吃哪种。

因为店家不同意我们拍制作的过程,所以我们也没能拍到邱奶奶做蚝烙的样子。

我们点了一份蚝烙(¥40),自然也是邱奶奶亲子下厨做好的。这家的蚝烙和我之前在其他各种城市的蚝烙不同,整体是偏糊的感觉,蚝烙煎得略微熏黑,所以会比普通的蚝烙酥脆一点,但是特别咸(不知道是我们的口味不同还是我们这份做咸了)——我和小梦都不是特别能驾驭,只吃下了一半,这四十一份的蚝烙着实让我们小失望了一下。

出来的时候天色略暗了,拿APP看了一下距离日落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决定返回海滨公园看能不能拍到日落。

路过发现一家似乎开了很久的摄影室。

在小公园这拦了很久也没有拦到一辆出租车,好在这里距离海边也不算太远,我们只好步行前往——但感觉拍日落是悬啦。

果不其然,走到海边的时候太阳刚刚下山,落日是看不见了,不过晚上的公园风光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公园晚上开始有很多市民出来散步了,摇扇赏景的长者、嬉戏追闹的小童,都怡然自乐。

因为这天正赶上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透过云层,很漂亮。

沿着海滨公园,我们边走边拍边消化。

”今晚的月色真美啊!“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看了一会儿月色,在海边走一走,但是由于饱腹感还是很强,感觉本来打算的海鲜小炒吃不下了,所以我们决定投身亚强果汁冰的怀抱。

站在路边拦了十几分钟也没拦到一辆的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试了一下滴滴,竟然叫到了——所以建议在汕头旅行的小伙伴可以的选滴滴,出租车实在是很难拦而且全都不打表,你们懂的。

上车和司机师傅聊天得知这家果汁冰在当地非常火,开业时间也是很任性下午两点半到凌晨两点,而且经常是排队排很长。

最初的时候我觉得果汁冰这东西每个地方都有,算不得什么潮汕特色,所以并没有把她列为必去的地方,但发现竟然如此火爆顿时充满性质,打算一探究竟,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亚强果汁冰店前头摆放各种蔬菜水果,看起来很诱人,不过摸了摸其实很多都是模型啦。不过卖家榨汁用的水果都是储存在后面冰箱里面的水果,看起来很新鲜,中杯果汁的价格从10元到30元不等,经过十几分钟的长队,我们点了一份榴莲果汁(¥30)和一份芒果椰子肉(¥10).

因为用的水果都很新鲜加上分量特别足,果汁很浓,味道醇,两杯都很好喝,算是果汁冰中的极品了吧!——所以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排队等她。

一路喝着好喝的果汁冰,漫步在铺满月光白的柏油路,夜晚的微风拂过,清凉而惬意——晚安,汕头。

DAY2【荡气回肠的干面与重返青春校服时光】

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才情风骨往往就是烙印在当地人的朝夕中,而清晨来一碗猪杂汤就是当地人最常选择的早餐方式。

为了体验这样的早餐,我们这天早早便起床打车(唯一一次成功打到的士啊!)返回小公园寻找能吃出八十年历史风情的“爱西干面”。

爱西干面就大隐隐于小公园的骑楼中,当然这里的“爱西”不是韩语“爱西八”中的爱西,一方面因为它在汕头埠西,另一方面是这家店的后面是一家古老的旅行社叫“西南通”。来这里的人,多数人的标配就是干面和猪杂汤这对儿“黄金搭档”了。

虽然当时周末的清晨还没有打破多数人的熟睡,但我们到来时这家店已经人头攒动,我们也学着当地人点了干面和猪杂汤(共计¥20)。

所谓干面,像极了武汉的热干面。在淋上浓香的芝麻酱同时,还放了些猪肉葱花等辅料,拌一拌,一口下去,芝麻酱的香气配上弹牙面条,热腾腾,香喷喷,劲道十足,味道实在是感人!从小对芝麻酱爱得深沉的我对这个干面实在是爱到不行。

很喜欢这样的小店,传说这里已经维持八十年味道不变,从食材到制作工艺都得到了传承,据说很多游子返乡第一件事就是来常常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由于干面和猪杂汤两个黄金搭档太对胃口,一下没忍住我们把自己吃的太饱了——想想还有那么多嗷嗷待吃的美食,我们决定在附近转一转加快消化为下一家美食腾出胃。

小公园仿佛镌刻着这座城市的密码,深谙这座城市的成长与故事。

载我们过来的司机说,老汕头人每每来到小公园,都会有点伤感,有些拆了,有些还在,有些拆了一半,现在拆不动了。很多人成长的故事,很多游子对家乡的记忆,都烙印在小公园,曾经的这里车水马龙,是最繁华的中心和这座城的地标,于今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广义的小公园是只整这片古老的街区,而狭义的小公园,就是指这个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从这里蜿蜒曲折伸展放射出各种建筑,集成了小公园片区。

老市区每条大街小巷,条条通向小公园,当年亭子建成后的景象,老一辈的汕头人最清楚。

假装在讲题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王朝的不满又表达自身怀才不遇之情”

假装听懂了

在小公园最中间的地方有一家那种典型的文艺青年最爱的明信片手绘画作都有的小店,我们买了一套几十年前小公园的照片。照片里面有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有的已经改头换面,有的已经沦为废墟,沧海桑田不免引人太息。

我们问了老板,老板说这些照片里仍存的只有百货大楼和中山公园牌坊。

图里这是我们手中所有照片中小公园保存最好的百货大楼,这是里面似乎已不再有百货了。

这猫好像在说“傻x,你把老娘拍露点了。”

走走停停啪啪啪(拍照),终于把肚子里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啦!又可以吃下一家啦!我们的目标锁定在就在小公园片区附近的飘香小食店。

飘香小食店就在小公园老城区里面,50多年的老店,是潮州小吃的集大成者,从各种粿到蚝烙牛肉丸,应有尽有,似乎已经包罗了绝大多数能想到的潮汕特色小食。

虽然不是饭点,我们走进来时,店里人已经很多,除了当地人似乎也有一些游客。

这块招牌似乎在告诉着食客这家店不仅技艺纯熟,更见证过无数个春花秋月、四季轮回。

刚开始我们还以为这些看起来好像可以吃的就是我们要买的食物,知道店家告诉我们才知道这是还未下锅的粿。

店里的小哥儿还以为我们真的是学生问我们在哪个学校读书,我们只好尴尬的告诉他“我们已经毕业啦”。

在老板的推荐下,我们店了一份小食拼盘,其实就是各种粿拼盘,还有黄瓜鲜虾汤以及一份炸鱼(共¥75)

所谓粿,是潮汕地区传统的小食。粿皮用大米和糯米做成,馅儿的话因为我们店的是拼盘所以各种各样都有,竹笋、紫薯、韭菜、萝卜等等等等。一般来说粿都是包着馅儿之后蒸或者炸的(其实粿和我们北方人说的“糕”差不多),但是好像似乎潮汕人对粿爱得深刻,所以还有炒粿(和炒河粉差不多)、粿条(类似汤粉)、粿汁(把粿加水煮成酱状,有点像米糊)等吃法。同时粿也是潮汕地区重要的贡品。

去过香港的朋友应该知道香港的茶餐厅里面都有很多“XXX贵刁”的,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是不是,好像是某种具有神秘东方魔力的珍贵食材耶,但其实“贵刁”就是粤语的“粿条”的音译啦!

油炸过的粿蘸辣酱吃,粿皮同样柔软,但粿馅各异——甜的、咸的各种口味,每种都不一样,各有特点,难以形容。不过对我俩来说,吃多了会稍有点腻,油炸的也会比较容易快速的产生饱腹感,但一下可以尝到这么多样各具特色的小食,所以也是很值得一试。

鲜虾和黄瓜似乎像牛肉和萝卜一样天生就是一对儿,在哈尔滨的时候最喜欢吃的之一就是东方饺子王的黄瓜虾仁饺子,与黄瓜配在一起好像更容易让虾肉中的“鲜”表现出来,鲜虾黄瓜汤蛮不错,很鲜。

炸鱼的鱼肉很鲜嫩,鱼的品种因为听力有点捉急没能听懂,鱼肉中也几乎没有刺,大口吃炸鱼的感觉还是很棒。

饱餐之后出来已经快到中午,阳光正狠狠的“砸”向地面,小公园片区的美食扫荡得差不多了,我们决定前往下一目的地——刚刚买的照片中仍存的另一处建筑“中山公园”牌坊。

聊天时候经常说到“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中山路”,是的,但在广东地区,一条中山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中山先生的思念,很多城市都有中上公园,深圳、惠州、佛山、韶关等等,更有东莞这样的有两个中山公园,更更有香山这样的城市把名字都改成了“中山”。

这就是照片中的牌坊了,上面刻着中山先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天下为公”。

羊城有八景、鹏城有八景——鮀城汕头当然也不例外,而中山公园以“月苑莺声”位列鮀城八景中。

公园的风光很不错,假山、九曲桥还有倒映在清澈湖水中亭台楼阁,漫步其中,尽享湖山秀色,倒影波光,很惬意。

休息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消化得差不多了,我们打快车前往下一站富苑饮食。

不幸的是当我们到了发现这家餐馆在非正常午餐晚餐时间是不营业的,服务生告诉我们晚上5点之后才可以吃,好在就在它附近还有一家我们计划中的美味——福合埕牛肉丸。

汕头小公园那边有一条夜市街叫福合埕,这家专注牛肉的店就在那里逐渐兴起、发展,因此“福合埕牛肉丸”,现在不仅在汕头有多家分店,在深圳我竟然也见过福合埕牛肉丸。除了可以在餐厅享受美味,他们家还有可以买到外带的各种牛肉丸等牛肉制品可以带回家自己烹饪。

由名字你就能看出他们家店的招牌一定是各种牛肉咯,而且也是和海记一样的那种新鲜宰杀的牛肉,而且福合埕除了类似昨天吃过的牛肉火锅,也会卖传统潮汕特色的牛肉丸粿条等小吃,我们这次就是冲着小吃来的。点了一份牛肉丸嫩牛粿和一份沙茶牛肉粿(共¥50)。

同样是手打牛肉丸,福合埕一点也不逊色于海记,嫩嫩的鲜肉片,弹弹的牛肉丸,还有入口滚烫的粿条,这些绝妙的搭配,造就了极佳的口感。

这道沙茶牛肉粿是我更爱的了,新鲜的牛肉又软又嫩,口感一级棒,又伴着浓稠喷香的沙茶酱,一口把鲜、嫩、甜、甘、香收入口中。

明明来这之前还是晴天,我们刚刚进入福合埕的时候突然就下起雨来,但等我们酒足饭饱走出来又突然放晴了,大广东这个天气真是变幻莫测。

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天气鬼使神差地给威严的石狮填了几滴“眼泪”,狮子现在一定在想“这天气,真是妈的智障!”吧。

说到天气,来南方之前,在松花江畔,俺们那旮形容天热从来都是“今天真热”这种单调的词汇(当然形容冷我们可是五花八门)。

来了南方以南,我发现南方人形容天气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最初无知的我认为最逗比的形容方法就是“今天太阳好大”——当时我心想“你们这群南方银真四逗啊,你以为是孔子见两小儿便日么?太阳还分大小?不是每天都一样大么?”

当然几天之后,我就发现我特么错了,南方有的时候那个太阳是真大,特别大,比如这时候,太阳真是大,大到只要我一抬头,就感觉太阳公公的脸啊,已经挤到我了——

太阳为什么这么大!

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曾经说过“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就小的跟大海里的一粒米啊一粒米”,所以我们终究是拗不过大太阳的,乖乖的就近找地方庇荫,正巧发现附近就是汕头图书馆,于是赶紧钻进去!

汕头图书馆以汕头慈善家林百欣命名,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主楼就有十四层。

诚然,高尔基说的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随着人类进步到今天,书籍又被开发出许多新的用途,比如……

↑书籍是人类装文艺的利器。

↑书籍是人类遮脸的法宝。

再这么说下去我就要挨打了……得换个思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因为之前打听似乎从汕头到潮汕高铁站上车了还要坐一个多小时,担心赶不上高铁的我们只好放弃五点才能吃到的富苑饮食。

消暑完毕,我们把目标锁定在金新肠粉——汕头的老字号肠粉。

来的时候金新路这一片都在施工,非常的吵。看了菜谱,我们点了一份“肉蛋虾水生”(¥10),问了老板,这里的“水生”就是蚝仔,所以顾名思义,我们点的肠粉里面有鲜肉、鸡蛋、虾仁(干的鲜的混合)还有很多蚝仔。

潮汕肠粉和广式肠粉从制作的工具到方式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金新的料很足,因为我们在深圳早餐经常就是肠粉所以并未感觉有太大惊喜,不过值得表扬的是虽然只要10块钱但是里面的蚝仔分量真是足!

来的路上和载我们过来的快车小哥儿聊天,他说汕头真正好吃的肠粉都不是我们去的这些有店铺的,一般都大隐隐于路边摊,汕头人很喜欢吃肠粉,早餐晚餐都会吃,也有小贩开发出“黑色肠粉”等暗黑界的料理方法。

金新肠粉旁边还有家粿汁,回酒店取行李的路上还路过这家春梅鹅肉店都是攻略上蛮推荐的,但是我们实在是太饱了,只好暂时别过,下次再来品尝咯。

昨天亚强果汁冰之分量足、味道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我们临走前再买几杯路上喝,拍了五六分钟的队买了木瓜牛奶、柠檬橙和奇异果火龙果三种——另外两种都比较常规,我们意外的发现奇异果和火龙果搭配在一起竟然还能拼出很奇妙的酸甜,很惊喜。

走到酒店后,取过行李,前往客运站坐车前往高铁站。

从汕头到高铁站的方式有几种,可以坐我们之前坐的181等公交车,也可以到客运站买大巴票做长途巴士过去,长途巴士从整数点每半小时一班发出,票价¥18/人,走的路线和公交不一样,上高速直达高铁站,不过耗时也要将近一小时。

Goodbye,汕头,希望还有机会吃到你会动的牛肉和荡气回肠的干面——愉快的周末吃吃吃之旅至此结束。

关于行程、花销、攻略

以下是我们的行程路线,2天1晚,供大家参考:

【DAY1】:深圳出发至汕头——海记牛肉——广场老牌豆花甜汤——海滨长廊公园——老妈宫粽球——小公园——糖葱薄饼——邱淑英蚝烙——亚强果汁冰

【DAY2】:小公园——爱西干面——飘香小食店——中山公园——福合埕牛肉丸——汕头图书馆——金新肠粉——亚强果汁冰——从汕头返回深圳

不含高铁票,两人两天一晚共花费689元,人均只有344.5元。

我标了每个地方的大概位置和美食清单,各位蜂蜂直接保存就可以出发开始饕餮之旅啦!

一座城市让游客向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文化、风光、繁华、人文、情怀……

而显然绝大多数人来到潮汕旅行的原因都是因为这里有数不胜数的各种美食——潮汕火锅、沙茶牛肉、猪杂汤、干面……这里更是被无数味蕾挑剔食客评价为“美食之乡”。

当然这里也不乏一些景点:

小公园老城区——一篇独具废墟气质的西洋式建筑群。

中山公园——看湖光山色,月苑莺声。

礐石风景区——汕头的后花园,登山鸟瞰汕头。

南澳岛——被称为海上绿洲的岛屿。

以下是我关于潮汕的小唠叨:

1、不要把所有的胃容量放在一家饭馆!

2、听说不做好防晒措施晒一天就可以伪装成非洲朋友。

3、不想被她们吸干的话,带个驱蚊液吧~

4、大广东天气变化的速度比女朋友情绪的变化还要快一些。

5、这里的出租车非常少,好在城市也不大。

6、不幸遇到的出租车/摩的司机还都是不宰客会死星人!

关于人物、装备、后期

我们是最好吃的我们

一对儿90后小夫妻,

和多数同龄人一样在奋斗中忙忙碌碌、案牍劳形,旅行便成了我们最好的放松方式。

但我们既不会千金散尽只为一趟梦幻奢华之旅,更不支持为了为了节省不顾安危的穷游。

所以会用最平凡的方式,认真做攻略,比价格,争取努力实现“不被宰,玩得好”的伟大理想!

旅行,既带我们见识了更大的乾坤,

又让我们在分享旅行的故事中获得快乐——

如果它能帮到在读游记的你,为你们的旅行提供帮助或参考,那就更好了!

愿每一位爱旅行的朋友总有不期而遇的风景,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短途旅行轻装上阵,本着少背一样是一样的原则,这次只带了“脱焦狂魔”Canon6D先生和他最亲的小伙伴24-70f/4L小姐,另外带了GoPro银色版用来录像,当然还有自拍党必带的三脚架君。

所有图片的后期都是用Adobe最给力的两件套:Lightroom和Photoshop

视频剪辑用的是Corel VideoStudio

手绘插画使用的是 数位板+Photoshop

最后,朋友、陌生人,谢谢你读完这篇游记。

也欢迎评论、分享、收藏,

我们是最好吃的我们,会持续更新更多全世界旅行的游记,

爱你们哟~!

最好吃的我们

建洲大魔王&叶小梦是大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