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

没有雪,看点和雪有关的东西也是好的。无意间看见苏轼的一句词:“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觉得很美,动手抄了下来。灯中的油快要燃尽了,取暖的火也冷了,坐在窗前不眠,黑夜令人难以放纵,便有很多往事愁云浮现。霜露具下,苔痕浮白,人生中不可释怀的痛苦,在脑子里起起伏伏跌跌撞撞。若是黎明天晴或是厚雪压径,也就罢了,偏又是,昏昏雪意云垂。

夏圭 雪堂客话图

自天而降者,为雪最妙。雪可以涤荡自然,见了漫天飞雪,愁人也能像孩子一样快乐。湿润的空气,落在鼻尖的雪花,踩在脚下嘎吱嘎吱地响声,茫茫雪径中,一排开拓处女地一般放肆的脚印……

读到苏轼写的雪,忽而想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轼先后倡导的雪诗“禁体物语”。 所谓禁体,就是规定好常用的形容雪的文字都不能用,如欧阳修在“雪中约客作诗”时规定:“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银等事,皆请勿用。”要知道,那些写雪的佳篇名句,如“未若柳絮因风起”、“梅须逊雪三分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仗森森练雪凝”、“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等等,可都是有这些高频词语的。通通禁语,无才如我者只有搁笔的份儿了。

李金谷 雪窗读书图

同是宋代的方回说“雪于诸物色中最难赋”,难就难在晋唐已经将雪写到了极致,自然,古雅。到了宋,不可避免落于窠臼,于是才有了独辟蹊径的禁体。

苏轼写了不少“禁体”雪诗,比如《雪后书北台壁》诗句:“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其虽“禁语”,仍“超然飞动”,恐怕也只有欧、苏这样的才子才能做到了。

画雪

离雪最近的,应该就是雪景图了。王维是最早以雪入山水的画家,因安史之乱被叛军俘获,做了伪官,令他终生耿耿于怀。画雪景,有言其心洁净之意。代表作如《江山霁雪图》、《雪溪图》等,以寒江、枯树、芦苇、寒鸦、茅屋等意象,描绘北方冰雪覆盖的江山。

王维 江山霁雪图

王维之后,宋代的李成和范宽也擅长雪景山水,李成居于山东,擅作寒林平远,如《寒林平野图》、《雪山行旅图》、《寒江钓艇图》等;范宽居于陕关地区,多积雪山川,作如《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等。

李成 寒林平野图

范宽 雪景寒林图

传统花鸟处理雪的方法很独特,往往以白中之白的意象来衬托雪意,比如王诜的《三白图》,画中有白雪、白鸭、白雁,意韵清远。

王诜 三白图

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工书画,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等文人雅士为友,酬诗唱和,李公麟曾画《西园雅集图》以纪胜。苏轼曾评晋卿得“破墨三昧”。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之前我们用过的一张雪中仙鹤,一位读者留言说“这张最美”。谁说不是呢,茫茫飞霰,皑皑积雪,一白鹤,玄裳缟衣,翩然亮翅,意态动静之间,仿佛要抖落满身的白雪,但那缟素,又怎是落雪?清者益清,白者益白,美成仙境。

书雪

书法,则有蔡卞的《雪意帖》可看。《雪意帖》,横29.3cm,纵34.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全文为:“卞拜覆,雪意殊浓,甿亩大洽,殊为可庆,蒙赐答,诲尤以感慰,适行首司呈贺雪笏记,似未稳,试为更定,如可用即乞令写上也,不备,卞拜覆,四兄相公坐前。”

蔡卞 雪意帖

古时降雪为祥瑞之兆,故要贺雪。皇帝还会赐贺雪御筵。

蔡卞(1048-1117),字元度,是宋末奸相蔡京之弟,也是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早年蔡卞因不忍黎民疾苦,鼎力推行王安石变法新政,得到王安石赏识,说“元度为千载人物,卓有宰辅之器”,招为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北宋政治变革重重,蔡卞始终与王安石同进退,翁婿之间感情至深。王安石退居钟山,对蔡卞非常思念,还写下了《怀元度四首》:“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于飞。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数枝石榴发,岂无一时好。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女婿做到这里,真的是值得吾辈学习。

1070年,22岁的蔡卞与胞兄蔡京一同进士及第,历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侍御史。哲宗主政之后,迁部侍郎,使辽,极受礼遇。绍圣四年,拜尚书左丞,蔡氏兄弟与章惇、安惇结党,打击元祐党人,时称“二蔡二惇”。

蔡卞有“笑面夜叉”的外号。《宋史·蔡卞传》有:“章惇虽巨奸,然犹在其术中……而卞深阻寡言,论者以为惇迹易明,而卞心难见。”蔡卞之邪与蔡京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蔡卞因看不惯蔡京与宦臣狼狈为奸,兄弟渐为不睦。(也有争权之意)

蔡卞被米芾评为得笔而乏逸韵,比如这件《雪意帖》,行笔流利,有二王遗意,而后蔡京霸揽朝政,满朝皆学京,蔡卞也受到了蔡京的影响,《唐玄宗鶺鴒颂跋》就与其兄亦步亦趋了。

蔡卞 唐玄宗鶺鴒颂跋

蔡京 唐玄宗鶺鴒颂跋

清叶昌炽《语石》中评蔡氏兄弟书法,“元长,书之狷者也;元度,书之狂者也”;元长之书“隐秀”,所谓“客气既尽,妙气来宅”;元度之书“可谓神骏极矣”。后人评价,也难免不将兄弟二人放在一起谈论。

当我们不认识一个人的时候,看到他的字,感受到或笔法细腻,或结构疏朗,或章法奇绝。然而当我们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之后,也许再看他的字,就不是从前的模样与感受,你会把笔法、字法、章法不自然地与他的人格结合起来。当然还有一层,字如其人。人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后,你理解了,觉得他不过也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凡人罢了,七情六欲,红颜名利。于是看山又是那个山了,水也还是那个水了。是你抽离了而已。自古至今,到底是我们眼睛欺骗了我们的心,还是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的眼睛。真的不好说。

迟迟无雪,只得遐思万千。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下载阅读IPAD电子杂志

请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搜索“三联生活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