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縣多模式拓展農村“三變”改革

今年來,通渭縣堅持把農村“三變”改革作為助推脫貧攻堅、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總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在全縣29個村初步形成了 “七種模式”。

一是“三變”+村級光伏電站模式。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光伏項目資金與縣城投公司貸款融資,以1:1的出資比例,採取股份合作方式建設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確保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特困村)通過光伏電站電費分紅收益增加貧困村村集體和貧困戶收入,滾動帶動1.28萬戶貧困戶增收。目前,全縣已建成併網村級電站47個,裝機容量9275千瓦,滾動帶動貧困戶1855戶,累計實現發電量414萬度,實現村級總收益364萬元。

二是“三變”+養殖產業發展模式。以飼草種植、牛羊、豬、雞和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為基礎,圍繞現代生態農業發展要求,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發展產業的關係,充分考慮生態承載量的基礎上,整合各類草畜資源要素,依託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採取村集體、農民個人的資源、資金、技術入股生態草畜項目,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農村“三變”改革試點項目股金一年期內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二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

三是“三變”+中藥材產業發展模式。圍繞中藥材產業發展,整合集體和農民個人的資源、資產、資金要素,結合全縣產業規劃佈局,按照種植區域和自然條件,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品種,依託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採取土地入股等股份合作方式,推動農村資產股份化、土地股權化,盤活各種資源要素,形成資源疊加效應,提高資源利用率。試點項目股金二年期內每年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三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

四是“三變”+林果產業發展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組織在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勢及對市場的駕馭能力,走專業化管理、規模化發展的路子,引導將土地資源入股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經濟林、林下經濟等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試點項目股金三年期內每年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四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

五是“三變”+設施蔬菜產業發展模式。以規模化種植基地或日光溫室為基礎,依託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帶動,聚集土地、技術等各類生產要素,鼓勵農戶積極參與股份合作、訂單種植等多種方式,共同參與管理,分享收益。試點項目股金一年期內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二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

六是“三變”+小雜糧產業發展模式。按照產業化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綠色和有機小雜糧生產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鼓勵和引導農民轉變種植髮展模式,逐步實現以產業基地帶動小雜糧產業發展,以產業標準提升和品牌效應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試點項目股金一年期內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二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

七是“三變”+鄉村旅遊模式。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流轉閒散、撂荒土地,形成連片規模,積極探索村集體、農戶發展休閒農業的入股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大力整合項目區各項農業資源,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扶持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休閒農業聚集村、休閒農業園、休閒農業合作社。試點項目股金三年期內每年按照股本6-8%的比例進行分紅,第四年起分紅比例上升到股本的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