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安康:技術服務110跑腿 農戶受益“出診”上門

“喂,我是佐龍鎮金珠溝八組的李運剛,我家養的母豬快生崽了,可是這兩天都不吃不喝,急死我了,咋辦喲?”10月26日一上班,安康市嵐皋縣產業脫貧技術服務110指揮中心應急電話就接到農戶電話求助。指揮中心副主任程良貴聽完告訴李運剛:“你彆著急,我們會在10點之前給你答覆。”

包掛金珠溝村的“百人團”技術幹部陳偉、佐龍鎮農業站站長鄢幫榮接到指揮中心指令後快速趕到李家給母豬量體溫、檢查身體,豬無大礙後留下聯繫電話,讓他發現問題隨時聯繫。

類似這樣的“出診”式上門服務的事例,自嵐皋縣產業脫貧技術服務110指揮中心成立以來,時常發生。截至通訊員發稿時,全縣已處置貧困戶上報的技術問題近300餘次,徵詢貧困戶近期技術需求500餘條,獲得群眾好評。

嵐皋縣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技術服務專家人員有限,而求助的脫貧戶日益增多。為此,嵐皋縣在全縣12個鎮建立產業脫貧技術服務工作站。工作站成員包括鎮農林技術幹部。還為每個貧困村嚴格選聘2名“產業技術服務能人”。縣上根據“能人”實際指導貧困戶的次數與效果給予其經費補助。

對於鎮村技術幹部到戶查看後,確定為急、險、重的技術難題,縣110指揮中心及時指令縣級專家趕赴現場,並上報省、市,協力合作處理突發的技術難題。

嵐皋縣是全安康市產業脫貧技術服務110指揮體系建設和運行的一個縮影。截至發稿時,安康全市已成立技術服務小分隊78個,配置人員479人,市級成立由146人組成的技術服務支援隊。接到貧困戶各類技術求助電話1008個,2148個貧困戶受到菜單式的精準指導服務。

為保障產業脫貧技術服務百日大行動有效開展,安康市農業局及時將省級50萬元產業扶貧技術培訓資金下撥到市農科所、市畜牧中心、市農宣中心等單位,解決技術服務經費問題,同時從市財政局爭取資金50萬元,用於對積極參與產業脫貧技術服務工作,且效果突出的職業農民、新型經營主體進行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