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停产,裁员,“格力董大姐造车”只是一场闹剧?

“格力造车”已经是前年的事情了,中国制造业的铁娘子董明珠看好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在股东多次反对的情况下,依旧拉着地产巨头王健林,以个人名义投资30亿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公司。

银隆新能源的主要业务为电池材料销售和纯电动整车销售。起初,公司业务确实不错,大量的电动巴士被各地政府采购。在短短的几年内,银隆公司被董明珠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在八个城市建立产业园,迅速扩张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采购量达到饱和,而银隆并没有打开新的市场。以河北产业园为例,近期不断有消息透露,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被拆除,电池大量积压滞销,不少员工外调或主动辞职。

为何银隆打不开新的市场?主要原因可能是受电池材料所限,银隆主要生产钛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体积大,并不适合体小型家用车使用。为什么宁德时代能短时间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正因为宁德时代所生产的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三元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瓶颈就是续航里程,而银隆所生产的的钛酸锂电池恰巧续航很短,这种电池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低。董明珠想要代领银隆有所突破,研发生产新的电池材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否则固执的比亚迪也不会建立三元锂电池工厂。

董明珠造车是否成为一场空梦?以目前的现状来看,银隆确实困难重重,但不少网友表示,既然能把空调做到全球第一,相信董明珠有深远的眼光和运筹帷幄的实力,希望银隆能尽早找到突破口,抓住这个大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