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銷售要明白:客戶永遠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購買,而不是因為你

善用焦點效應

銷售人員應該明白,每一位客戶都是唯我獨尊的,他們

永遠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購買,而不是因為你的原因去購買。如果想和一個客戶成交,就應該善於利用客戶心理上的焦點效應,不僅僅要以客戶為中心去尋找他的需求,然後滿足其需求,還要讓客戶在整個過程中感受被重視、被關懷。

想清楚客戶要什麼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甲、乙兩個銷售人員到同一個客戶那裡銷售商品。

甲到了客戶的家裡,就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商品的質量多麼的好、多麼的實用,如果不購買的話會多麼的可惜,結果客戶毫不客氣地打斷了甲的介紹,說:“不好意思,先生,我不需要,因為它不適合我。”甲只好很尷尬地說抱歉,然後離開。

而事實上,很多銷售人員總是一味地關心自己的商品是否能賣出去,一味誇讚自己的商品多麼優質,而不考慮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客戶、客戶喜不喜歡。這樣給客戶的感覺就是你只關注自己的商品,只注重自己能賺多少錢,而沒有給他以足夠的關心和重視。客戶的“被重視”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自然也就很難接受你的商品。

客戶只關心自己

銷售人員乙到該客戶家裡銷售時,卻是另外一種狀況。

乙到了客戶的家裡,邊和客戶閒聊邊觀察傢俱佈置,據此揣測客戶生活檔次和消費品位,並和客戶家的小孩玩得很好,似乎小孩已經喜歡上了這位叔叔。同時乙在向客戶介紹自己的商品時,先詢問的是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款式和檔次,並仔細地為客戶分析商品能夠給客戶帶來多少潛在的利益。比如,會給客戶省下多少開銷等。最後乙並沒有把自己的商品賣給客戶,而是說公司最近會推出一款新機型,特別適合客戶的要求,希望客戶能夠等一等,自己過段時間再來。

客戶非常感動,不僅僅是因為銷售人員乙跟自己家人處得很好,更是因為銷售員乙所說所做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為自己考慮了很多。客戶感受到了銷售員的真誠,銷售員得到了客戶的信任,當然還有訂單

其實關鍵也看情商

在一次大型食品展銷會上,一家食品公司的展位非常偏僻,參觀者寥寥無幾。公司負責人急中生智,第二天他就在展會入口處扔下了一些別緻的名片,在名片的背面寫著“持此名片可以在本公司展位上領取玩具一個”。結果,該展位被包圍得水洩不通,並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展銷會結束,當然迅速帶來的人氣也為這家公司帶來了不少生意。

這家公司之所以在展銷會上取得了成功且為公司帶來了巨大利益,原因就在於其抓住了人們都只關心自己利益、自我重視的心理。

抓住客戶的心理,成交

應該注意的是,許多客戶為了掩飾自己想得到優惠的心理,經常刻意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以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時銷售員就要善於觀察和分析,通過客戶的表現抓住其心理的本質,畢竟把握好客戶的心理才是終極的制勝法寶。每個客戶其實都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無論他會說出多少堂而皇之的理由。

因此,銷售員要想提升自我,要多瞭解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要知道,讓客戶滿意的根本,是讓客戶感覺到銷售人員對他的關心和重視,感受到銷售員是在為客戶謀利益,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他口袋裡的錢,這樣才有助於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銷售人員只有真誠地為客戶考慮了,讓客戶感受到了關心,客戶才會和你達成交易,甚至和你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

提升自己的銷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