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革命党人了不起:历史上真正与日本武士较量,而且大获全胜!

(电影《辛亥革命》)

甲午战争之后,许多人总结战败教训,认为中国陆军之所以不敌日本,乃是武器装备和编制训练不行之故,换言之,以前的湘军、淮军也包括毅军都落后了,得建立新的陆军。新军于是应运而生,按照政府计划,全国计划编练常备陆军三十六个镇(镇相当于现代军制中的师),但到清朝灭亡时,建制完备的新军一半都不到,只有十六个镇,其余都只有一协或不满一协(协相当于现代军制中的旅)。

奉天的新军包括一镇一协,即陆军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这两支部队都是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带来的。不过新军指挥官的任免权却并不掌握在徐世昌或任何一个地方官手里,镇统(相当于师长)和协统(相当于旅长)均须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到了宣统年间,也就是小皇帝溥仪登基之后,朝政主要由一些八旗子弟所把持,其中载涛任军谘府大臣,荫昌任陆军部大臣。这两人都曾考察或留学德国,对德国军事很是服膺,又由于日本正是在学习德国军事的基础上才练成了陆军,所以他们对士官生,也就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格外重用。

在载涛、荫昌等人的荐拔下,张绍曾、蓝天蔚分别出任第二十镇镇统制第二混成协协统。张绍曾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保送生,蓝天蔚第二期,他们和另一位士官同学吴禄贞并列,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被称为“士官三杰”。张绍曾、蓝天蔚业务上可能无可挑剔,但若翻到另一面却绝对可以让载涛等人瞠目结舌——早期的中国士官生有很多与革命党有联系,或本身就是革命党人,“士官三杰”皆属此列。

(张榕)

除张绍曾、蓝天蔚外,同为士官生的张榕也是东北革命党人的领袖。不过与张、蓝因手中握有武装而享有威望不同,张榕之所以受到党人拥戴则更多是缘于他身上的传奇色彩。

张榕的父亲是辽东有名的财主,广有田产、商号、烧锅和当铺,仅在奉天就置有房产一两百间。和张作霖的“安大哥”安遇吾一样,张榕虽然家财万贯,但却专爱行任侠尚义之事。他很早就在关外进行革命活动,1905年更与吴樾联手谋刺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在那次轰动一时的谋刺案中,吴樾当场牺牲,张榕逃脱后化名潜往天津,但随即被侦探识破身份并遭到抓捕。张榕的姐姐张焕桂闻讯,赶紧通过关系向太监李莲英贿送重金,经李莲英跪求慈禧太后,才将死刑改为永久监禁。被监禁期间,又由其姐姐重金买通狱长,从而得以成功越狱。

越狱后,张榕东渡日本求学。他本人精通剑术,曾为了给一名下女争取自由,而同日本武士比剑,最终比剑获胜,使那名下女得到了解放。当然,张榕不会仅满足于当一名普通的江湖侠客,在日本的时候,他会见孙中山并加入了同盟会。从士官学校毕业后,张榕即奉孙中山之命回国,与张绍曾、蓝天蔚等共同策划反清事宜。

(影视片中的武士比剑)

当时以大连为跳板,可以北往奉天,南达上海或远赴日本,交通非常便利,所以同盟会在东北的活动主要以大连为中心,张榕也一直在大连对革命党人和关外的武装力量进行联络。

1911年9月,也即武昌起义爆发前一个月,张绍曾的第二十镇被调入关,驻扎于滦州一带,奉命与驻石家庄的吴禄贞所辖第六镇一齐进行秋操演习。按照计划,张绍曾、吴禄贞将借秋操的机会发动起义,而张榕则率部从大连出发,经锦州入关袭击北京。因武昌起义突然爆发,清廷临时叫停了秋操,原计划被迫变更,张榕遂来到奉天倡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