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超级女声时代:土创王菊行不行,你是不是“陶渊明”?

如果要盘点迄今为止21世纪中国娱乐圈的大事件,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必定要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由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联合举办的歌唱比赛,当年创下了超过春晚的收视率。

就问问,在座的各位当年谁不是玉米笔迷凉粉盒饭?谁没拿着手机投过一块钱一条的短信投票?谁没用电话打过投票热线?谁不会哼一句“想唱就唱”和“喜欢酸的甜就是真的我”?

这些数据说明,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了当年的一种新兴的文化,超级女声也真正意义上将“粉丝团”这一词汇带入了文娱产业,开创了中国娱乐圈“选秀”的新纪元。

从精英文化到草根文化

十多年后再来想想,超级女声当年为什么火?

从“超级女声”的赛制来看,其开创了民主赛制的“先河”:

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想唱歌的女性都可以报名。

与过往需要在专业单位进行选送的“青歌赛”相比,超级女声的选手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专家评委是普罗大众,也没有高高在上的superstar,人人都可以参赛,人人也可以当评委,虽然免不了资本的支配,但比起以往让人可望不可及的精英评比,这种人人都可参与的“海选”与过关斩将的“竞争”,契合了最受欢迎的两大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心理:机会均等和优胜者赢。

其最核心的文化密码就是“起点公平”,而这样的均等机会在当时的娱乐圈里是相对稀缺的。

从那开始,偶像的选择权逐渐开始掌握在了普通民众手里。

从当年的比赛结果来看,冠军李宇春和亚军周笔畅都是帅气利落的中性打扮,在当年,这是一种对传统女性美的颠覆。

2005年超女三甲(左起:周笔畅、李宇春、张靓颖)

谁说女人都应该是柔顺、害羞、小鸟依人的?帅气、利落、洒脱依然可以成为女性美的表现,当年,她们率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的延伸和肯定。

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使得电视类选秀节目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它们开始寻求不同出路。

2013的《快乐男声》冠军华晨宇是湖南卫视选秀最后的“一把火”,之后,2016年湖南卫视重启《超级女声》,2017年重启《快乐男声》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近年来的歌唱类节目,例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唱将》、《我想和你唱》等,其背后不仅有强大的经纪公司、舞美包装做支撑,更有大量的明星嘉宾坐镇,且节目 IP 产业链开发模式逐渐成熟。

但是,草根却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草根卷土重来,这次是网综

万万没想到,草根选秀在2018年突然杀出了一个“回马枪”,从4月结束的《偶像练习生》再到现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创造101》,名不见经传的小哥哥和小姐姐们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内。

你说:“不不不他们不是草根,他们都是有公司包装的。”

但是时代在进步,内地娱乐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态势,连女生朋友圈发个照片都会用美图秀秀包装一下自己的今天,这些网综中的少男少女,只是被经纪公司“降级挖掘”了而已。

以往的超级女声,选手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然后进入全国排名榜后与天娱签约进行包装。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艺能感”的人才可以接触到经纪公司的机会多了、渠道广了,各个娱乐公司可以先签下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即Pre练习生模式,而后再根据选手的表现规划其后期发展(例如:参加比赛、参演偶像剧或综艺等)。

这就不得不提到《创造101》中的一个现象级的选手——王菊。

比起其他人的白净、纤瘦,这个叫王菊的女孩皮肤黝黑,身材健壮,一点也不符合大众对“美”的定义和对“俏皮可爱”的女团的想象。

半个月前,也没有人会想到王菊会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而且这股风潮来得气势汹汹,异常猛烈。几乎是一夜之间,社交网络被王菊梗和她的表情包刷屏,铁马一打开微博就能看见王菊又“霸占”了热搜排行榜。

刚一出场,王菊就显得很“强势”。别的女孩战战兢兢生怕出错,她就已经在自称老师。

她不撒娇、不哭哭啼啼,而是一脸坚定的践行着自己的“创造与努力”。

之后,王菊被人扒出旧照,是人们眼中普遍女团应该有的样子——肤白貌美大长腿。可当导演组问她是否还想回到以前的样子时,她丝毫没有犹豫的摇头:“不想回去。”

因为当时的她不知道美的标准是什么,只能迎合别人的审美,而现在,做自己才是她的信条。

她把中学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写进了她的歌词里,她说“精神独立”对于女性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这就是王菊被这么多人支持的原因,很多人评价为什么要支持王菊出道:“因为有一天你的女儿会指着电视里的王菊说我也要像她一样独立,而不是指着电视里千篇一律包装好的女团说,我也要像她一样的鼻子。”

个性、真实、坚持,独特的性格迎来王菊的口碑大爆发,甚至,王菊的粉丝连昵称也很奇特叫做——陶渊明(因为陶渊明爱菊)。

甚至在有人发帖“diss”王菊时,粉丝没有了以前的“强力围攻”,而是“佛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还开始了向“黑粉”拉票,难道这样不是“追星”的最佳状态吗?

时尚是一个轮回,娱乐圈也是一个轮回,今天有个性的王菊与《超级女声》十多年前宣传的“想唱就唱,秀出自己”不谋而合。

前不久,北京大学和腾讯视频就《创造101》举办系列研讨会,其初衷是:从以正能量导向的综艺洞见年轻一代的审美标准和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探讨网络综艺的社会意义。

其实,在铁马看来,不管是男团还是女团,不管是网络综艺还是电视选秀,爆款网综和视频平台就应该背负更多文化使命,强调成功背后的拼搏与努力,多多传播积极奋斗的正向价值。

中国女团,加油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