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為 Raf Simons 制花的男人|時尚圈的鮮花生意

在 Raf Simons 2018 秋冬系列秀場,他以麵包、紅酒、水果和花束,營造出自己的弗拉芒靜物畫。

那些顯得隨意而瘋狂的花藝作品,都是出自安特衛普的花藝設計師 Mark Colle 之手。

Mark Colle

Raf Simons 曾說過,“我絕不會想用花去做些什麼,除非是和 Mark 一起,他的手是獨一無二的。”

從 Mark Colle 和 Raf Simons 的首次合作開始,他們聯手再一次將鮮花狂熱帶回了時裝秀場。

Mark Colle 為 Calvin Klein 製作的插花

說起 Mark Colle 的發家歷程,又是一箇中途輟學的發現夢想的故事。

15 歲時,一直想做和創意相關事情的 Mark 厭惡了去學校讀書,於是他輟學開始去父母的花店做事賺錢。

後來因為迷戀電影人 John Waters 作品裡媚俗的意向,二十多歲的他搬去了 John Waters 的故鄉巴爾的摩。在那兒他開始做起花藝師,一直到有天他遇到了 Waters 本人。

為 Apple 制花

erwan_frotin

“我肯定那就是我愛俗氣、“醜陋”的花的原因,為什麼我愛用大多數人不喜歡的花,並試圖把它們變成漂亮的那種。” Mark 談起他為何鍾情於那些普通甚至俗氣的花。

一組致敬 kurt cobain 的插花

和其他愛用奢侈、稀有品種的花藝師不同, Mark 常用的花實在談不上特別,就是普通的康乃馨、蘭花和玫瑰,但是經過他的雙手組合後,卻擁有了另一番風情。

為 Palomo Spain 制花

後來 Mark 回到了安特衛普的一間花店工作,直到有天花店宣佈關門,過去的常客們慫恿他自己開家花店。

Mark 一開始覺得他們簡直瘋了,然而過了一陣他想通了,他不僅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風格,還憑藉那些花藝吸引了一些時尚圈的注意,於是他開自己的花店兼工作室,名字就叫“巴爾的摩的花”(Baltimore Bloemen)

“除了花以外,我沒有和別的事情打過交道。老實說一開始我會有點困惑,但最後這真的成了一種熱情。”

為 AnOther 雜誌定製的花束

然而真正帶領他進入時尚圈,為他打開藝術創作之路的還是 Raf Simons 。

他們的結緣也很簡單,Mark 經常會花數星期去設計 Baltimore Bloemen 的櫥窗,有天路過花店的 Raf Simons 無意中被這面櫥窗吸引,然後二人相識,並就此開始了合作。

i-D 雜誌 Raf Simons 特輯

制花:Mark Colle

讓 Mark Colle 被時裝界注意到的應該是 Raf Simons 入駐 Dior 後的首秀。

佈置秀場的 Mark Colle

秀場上鋪天蓋地的花藝裝置著實震驚了眾人,而且和普通的裝飾物不同,這些鮮花也成為闡釋設計的一部分:塑造花園氛圍,致敬 Christian Dior 對花卉和園藝的熱愛,並創造女性化的浪漫世界。

這些精緻的混亂風格花藝,帶領 Mark 走入了時尚圈。

自然他開始成為 Raf Simons 的固定合作伙伴,比如幫他在 Jil Sander 的謝幕秀上打造的花藝裝置,也曾幫 Raf Simons 拍雜誌大片時做鮮花部分的造型。

Jil Sander

除此以外 Mark 還為 Ann Demeulemeester 、 Dries Van Noten 等設計師做花藝設計,並常為雜誌拍片做花藝造型。

Dries Van Noten

為《名利場》雜誌佈置晚宴

Mark 在做花藝時愛挑戰人們固有的鮮花品味,比如他曾為倫敦的 EDITION 酒店佈置過一棵聖誕樹。而在花朵的選擇上,他用了和聖誕節毫無關係的熱帶系列,比如 7 種紅掌開的花。

“它就是那種人們不怎麼愛用的花,因為它們看上去太 70 年代了,還有塑料的外觀。所以我想如果用它來裝飾,那一定很有趣”。而且它們能開很久,這點很重要”

以聖誕樹的設計為例,他解釋了自己的創造來源,比起他人談到靈感時的引經據典,Mark 顯得直白又坦誠:

“我沒法說我從這件事或那件事上得到靈感,比如我看到的這個大廳,它美麗又有壓制性,簡單而且精緻。

我到那裡時就想“嗯那我要做些龐大又有綠意的東西”,然後就從那兒開始設計,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我的出發點只是一種感覺,那種瞬間的靈感你沒法形容。”

除了 Mark 以外,這幾位也是和時尚圈交往過密的花藝師。他們制花風格各異,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擅長通過花束來營造氛圍,傳遞情緒。

Eric Buterbaugh

洛杉磯

Chanel、Christian Dior、Cartier

“(花藝)對於時尚界來說是一件大事,幾年前我還以為這行就要結束了,沒想到隨著一季季過去,它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它永遠不會消失。”

來自洛杉磯的 Eric Buterbaugh 將自己的事業同樣視為時尚品牌,基於他曾為範思哲工作的經歷,以及他作為花藝師的 21 年裡為無數時裝秀場提供花卉服務。

“人人都讓我為他們的時裝店做點花卉類的 pop-ups 裝飾,每個人都在和有相近審美的人合作,或者一起做點好玩的事,這讓人興奮而且顯得與眾不同。”

Flora Starkey

倫敦

Alexander McQueen、Louis Vuitton、Comme des Garçons

她的作品常見於各大品牌的秀場之上,比如 Givenchy 、Vivienne Westwood、Stella McCartney、Paul Smith、Gucci 等。

Comme des Garçons

英國版 Vogue

Vogue 雜誌曾評價道,“她用花進行創作時 ,就像文藝復興的畫家用油調色作畫。”

SARAH RYHANEN

紐約

Ulla Johnson

SARAH RYHANEN 是自學成才的花藝師,作品常見於 Vogue 、《紐約時報》等媒體。

2006 年成立了 Saipua 花藝工作室,除了為包括 Ulla Johnson 等品牌提供秀場花藝服務外,也提供花藝教學課程。

為 Ulla Johnson 制花

鮮花和時尚是在生命週期上是最相近的兩種事物。

以季節為週期,它們短暫地來去,易逝而多變。

而時尚圈需要 Mark Colle 這樣的花藝師的原因很簡單,他們搭配的花束不只是佈景裡的靜物,更是鮮活又趣味的存在。

當花束走上秀場,它們就成了另一種媒介:強化情緒,創造氛圍,甚至傳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