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战死英魂没有墓碑,只剩僵硬的遗骨!

纵观整部战争史,能让我们留下印象的往往都是大型战役。我们对于局部战斗或者小型战役选择忽视,或者是不够重视。

包头战役

一般情况,我们总是着眼于影响整个战争走向的战役,而对于小型战役不是很注重,如果说大型战役是战争的症结,那么小型战役就是战争的脉搏。症结要理清,脉搏同样需要把握。

同样都是战斗,有些小型战斗往往比大型战役更为惨烈。包头战役期间,我军击毙鬼子军官二十多人,其中包括一名联队长。击毁大量汽车,并且成功炸掉一座军火库,缴获极其多的军火。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中我军吸引了日军火力,致使日军不能南下。

抗日战争

1940年,在包头战役失利的日军,集结三万名日军进攻河套区域。日军的进攻早有预谋,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率领六个师团的伪军发起了进攻。

战斗一打响,日军分三路进攻,攻势猛烈,两路正面进攻,一路绕后包抄。我军成功进行抵御,但日军装备先进,且有炮火掩护,我军伤亡极大,将士用血肉之躯抗下了敌人的进攻。

日军毒气战

河套附近的乌不浪口地区,敌军展开了毒气战,我军将士准备不充分,仅有配发的涂满肥皂水的纱布过滤毒气,但这种口罩根本达不到防毒的效果,无数将士倒在毒气中,给我军造成了严重伤亡。

战争后,当地百姓积极安葬阵亡烈士,并且在战场附近修筑墓地,但由于环境特殊,气候严寒。烈士的墓地只是草草堆积而成,连墓碑都未曾拥有,将士的遗体被冻的僵硬,人人泪目!

日军释放毒气

一直到新时代,烈士遗骨安息的地方才得到修缮,但很多烈士的名字都没有留下,至今我们可能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怀念,他们或多或少都用生命保卫这片我们生活的国土,他们长眠于地下,他们的血液与土壤混合,他们的在天之灵都守卫着国家的清明。

文/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