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鲨”名字的来由,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

最近沈飞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最新的电子战版本被军迷命名为“咆哮鲨”而风靡网络。由于其用途类似于美国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所以军迷们将其命名为“咆哮鲨”。

E/A-18G电子战飞机又叫做“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美国波音公司由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基础上研制而来的一款电子战飞机。于2006年首飞,2009年进入美军服役。

当时美国海军装备的E/A-6B“徘徊者”电子攻击机年龄已经很大了,最年轻的一批都已经15岁高龄。美国海军急需一型新的电子战飞机来替代老旧的E/A-6B电子战飞机,于是E/A-18G“咆哮者”出现了。“咆哮者”不仅保持了“超级大黄蜂”全部的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而且加装了美国最新一代的电子对抗设备。

E/A-18G装备有一套格鲁门公司生产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和ALQ-99新型电子战吊舱,拥有恐怖的电磁攻击能力。可以高效地压制敌方导弹的雷达系统,使其瘫痪变成一堆废铁。

值得一提的是,E/A-18G装备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有一个响亮的绰号“透视”,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够在对敌方进行全频段干扰时仍不妨碍电子监听功能的系统。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全频段电子干扰就相当于两个人在讲话,而你拿着一个巨大的喇叭吵得他俩无法交流,这个时候不仅他们听不到对方讲话,你也听不到他两讲话了。但是ALQ-218V(2)系统却可以拿着喇叭把敌人吵得头皮发麻的同时还能听见敌方在说些什么。

现代战争中,电子攻击已经成为一种与火力打击一样重要的特殊打击方式。电子攻击可以攻击地方指挥中枢系统,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比火力打击更加有效。

1994年,美国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深入我国领空50公里进行了电子干扰,而我国雷达却显示出了整整700个目标!吃了这次亏后我国大力发展电子战能力,“咆哮鲨”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电子战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美国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