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不搞”背后的3大内功修炼,对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有启发

本文根据华夏基石变革企业家研修营第二期内部授课内容整理

华为1987年成立,6个人,2万元起家,29年来一直高速稳定成长,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华为现有员工18万人,去年销售收入6036亿元,现居世界500强83名。行业领域世界第一,或者应该是用称霸世界来形容华为在行业内的地位。用两个10年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农村包围城市,实现全球化,外籍员工5万多人,来自165个国家。

现在的华为特点鲜明,是5不企业,不搞房地产、不并购、不搞多元化、不上市、不搞资本运作。华为抵制所有的诱惑,坚持主业,坚持聚焦擅长的通讯设备领域。华为现在的广告词很有正能量,“华为不仅仅是世界100强”。从中可以映射出华为成功背后所隐含的东西,华为的奋斗,华为的苦难,华为的技术,华为的管理,华为的文化,华为的精神……

华为奇迹的背后

华为是现代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这里可以用任正非的一句话来说明,“华为取得如何大的成就,在中国优秀的企业很多,伟大的企业也很多,但从对国家贡献的成就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华为是没人能比的。”但

任正非在中层会议上同时强调华为没有成功,华为只是在成长。说成功容易使人飘飘然,没有危机感,这句话很有哲理。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

我们说华为成长得这么成功,这么稳健,最本质原因是,长期坚持聚焦把长期发展寄托在增强自己内功的修炼上,而不是寄托在外部资源的获取上,如政府的支持、优惠政策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有启发作用。

华为练的内功是什么?是长期坚持开创创新,这包括3个方面,

(1)长期坚持技术开发创新,形成强大的可持续的开发能力。

(2)长期坚持管理创新,构建先进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3)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凝聚人心,保证18万知识分子及中间层奋斗者力出一孔,发自内心地坚持艰苦奋斗。

这就是华为长期高速成长的最核心力量。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适合华为这样的高技术企业,但这句话也适合所有企业,理念通用。产品技术含量高才有真正的竞争力。我们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模式创新,其中有误导成分,实际中是不太正确的。模式创新是一种创新,也有一定效果,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技术创新你才能建立起壁垒。

华为做到技术创新有4条体会,

(1)技术创新的文化,要有鼓励创新的文化,但华为不鼓励盲目创新。

(2)研发投入。华为在研发创新投入巨大,研发人员8万人,去年研发经费760亿。

(3)平台建设。华为现有16个研究所,36个研发中心,全世界聘请高层人才,专家队伍实力强劲。

(4)研发创新管理。华为研发管理体制是世界领先的,是华为斥巨资打造。

2.管理上开放创新

管理和技术哪个重要,华为认为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我们花费大的价钱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你的企业就先进了吗?我们引进了高端人才、行业顶级人才,但你这个部门领导思想很保守,管理体系很落后。有权力管理人才、管理设备的人脑子坏掉了,也没有用,所以,管理很重要。管理发挥效益。我们从华为的发展看,向管理要效益,从管理求发展,是千真万确的。很多企业盲目扩大规模,任何行业任何企业,如果你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跟不上你的业务规模的扩大,都是灾难。

华为是中国少有的十分重视管理的企业,愿意花很大的本钱去向老师学习,已投入几百亿元来提升我们的管理。华为企业管理领域有两个里程碑,基本法和全面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华为基本法

华为基本法是非常了不起的,96年思考,98年公布,一公布就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和高度认可,社会上一致认为,华为基本法是中国企业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命题,具有重大意义:

a)华为是中国几千年来第一家主动、自觉地把企业管理上升到法治高度的企业。上升到法治的高度是为了避免企业对老板个人的依赖,用法治来代替。

b)基本法历时2年,修改10遍,共6章103条。为华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性的基础。

基于法治的理念,基于法律来管企业,这颠覆了中国社会几千年都说的一句话“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认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具有巨大毁灭性、摧毁性的观点,因为这句话的潜在的意思是新上任的领导否定前任,规划重定,制度重来,这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华为不允许任何新领导放三把火,不要提新东西,不要制定新的规划和制度,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执行你这个部门现有的制度和流程,因为这些是部门多年来最优秀的、最有经验的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你在这个岗位干2年,有了切身体会以后,可以就某个细节或者某一个局部提改进意见,让它更完美。华为的理念是实事求是,慎重思考,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僵化使用中国的历史文化。华为不建议用国学去管理企业。

(2)全面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制度

华为企业管理第二个里程碑是,用开放的心态,全面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体系,建立了全新的、世界水平的企业管理体系。

我们不是简单地学,是结合自己的特点、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主要矛盾来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

企业管理变革有两个层面,从企业层面来说,从自发企业转变成具有现在企业意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从员工层面,把只知道加班土八路似的员工,转化成穿西装、戴领带、穿皮鞋,更重要的是具有现代职业意识的职业化员工。这两个方面的转化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两个转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华为。

05年,华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开始国际化。华为的最高领导用冷静的头脑梳理了华为存在的问题,又花了3年多的时间把十个左右的管理流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09年,华为全面实现国际化。又开始3个管理项目变革,LTC向埃森哲学习,花了几十亿,3年时间。

3.华为企业文化建设

华为20年来长期坚持创新,技术有了创新,管理有了创新,使我们有了超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技术,构建了华为强大的硬实力。企业要有硬实力,但还要有软实力,企业没有软实力不能持久。企业的软实力就是文化。

(1)企业文化的定义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你这个单位或者集团倡导的价值导向,是组织要形成的氛围,即组织氛围、工作氛围。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凝聚人心。我们古人对人心有两句话,1)人心齐,泰山移。2)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智慧。

有人说,华为就是天时好,抓住了通讯行业。你又在深圳,地利也好。但是只强调天时地利是不正确的,人和非常重要。现实有个例子,一样的天时,一样的地利,产品100%相同,说话做事都是一样的,就是中兴通讯。他们比我们早3年进入通讯行业,有30%的国有股份,曾经比我们大,现在是我们的1/5。我们和他们的根本差别是文化,他们倡导“黄牛精神”,我们提倡奋斗。任正非可以做到6个人一条心,18万人还是一条心。所以,人和很重要。怎么做到人和?就是用文化去凝聚人心。

(3)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影响企业文化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条帆船,航行在水面上。影响它航向的因素有2个方面,水上看风向,在水下看洋流,更多因素在水下。企业文化航船的航向和速度要靠两者的合力。

我们搞好企业要做两件事,一个是技术,一个是管理,但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了吗?不是的,所有的战略都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员工的心不齐,你的战略再正确,也实现不了。

我们要重视技术和管理,还要重视水面以下的因素,就是人性的问题,水面下的隐性的人性问题起关键作用。华为高度重视人性因素,用政策和制度建设来引导水面下的人性因素,使之成为华为文化的积极因素,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华为的文化在华为的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形成:企业内部不能竞争,只能协调配合

1.华为早期的文化

早期华为的文化是产品文化、加班文化。延续下来现在还是每人一个床垫,但加班不是文化。

2.狼性文化,华为在销售市场领域提倡学习狼性文化

狼性如何识别?这里澄清一下,华为不是狼文化。但任正非确实在20年前,认真仔细全面分析了狼。我们是这样认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任何行业、任何时空点上,市场份额永远是100%被瓜分掉的,这是基本事实。但新公司也能生存下去,他们活下来是以已有的公司死亡为代价的。死亡的公司成为牛粪,让新开公司的鲜花能够盛开。这是必然的。

哪个公司都不愿意死亡,新成立公司都要扩大,这些只能靠一个字“抢”,抢市场份额。抢的本领是重要本领,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壮大。抢的本领从哪里来?一个是遗传,一个是后天努力得来的,看你有没有胆量和勇气,把自己放在市场恶劣环境中去磨练自己,锻炼生存能力。这是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学习狼。狼有3点值得我们学习。学到了,你的企业的生存本领就会超强,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就强。寒流来临之际,你才能把生存的机会留给自己,把死亡的就会留给别人。

(1)敏锐的嗅觉,我们任何行业都要用敏锐的嗅觉去发现机会。

(2)用坚忍不拔的毅力紧紧咬住机会。狼咬猎物,不会犹豫,会直奔咽喉,这是狼的天性。我们企业的领导者要训练这样的素质,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判断出决定市场机会的因素。狼咬猎物是咬住不放。这一点更重要、更关键。就是永不言败,绝不放弃。遇到巨大挑战,轻易放弃、认输,等下次再说,这种人创业不可能成功。市场竞争那么激烈,没有那么多机会,哪有下一次。脑里有了下次再说的想法,就会轻易放弃。华为则是要抢别人咬在嘴里的东西。调动所有资源,用我所有的力气,从对方嘴里抢过来。这就是狼性。永不言败,机会到了,一定是我的。反败为胜的意志和能力是区别企业家的关键因素,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更久。

(3)团队精神,狼是团队进攻,协同作战。这也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

任正非不是要求所有华为人都学狼,只要求一部分人,即市场部的人去学狼性精神。他们要代表公司向外部去获取更多的资源,拿更多的合同,抢更多的粮食。他们只有具有很强的狼性,永不言败,才能让公司过上好日子。研发、HR、行政、财务、IT、物流都不用学狼性,平台人员要耐心细致周到为前线服务,让前线多打胜仗,不用他们抢来抢去,按照岗位的要求把本职工作做到完美,这才是正确的人性认识。社会上对华为讲狼性有很多的误解,其中一种很有危害,就是说华为把狼的竞争性引入企业内部之间,让各部门去竞争,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认为企业内部不能竞争,只能协调配合。

华为核心文化精神

真正的核心的华为精神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这句话回答了不同行业企业基本的2个问题。就是如何去搞定客户?如何去搞定员工?华为的精神总结得非常到位,非常深刻。但更重要的是华为是如何来搞定客户、搞定员工?

1.华为如何做到以客户为本?

(1)把为客户服务作为华为存在的意义,每个企业都讲为客户服务,但华为是站在更高境界,任正非说:“如果华为不好好为客户服务,地球上还有必要存在华为吗?”你要站在这个高度上去看为客户服务。

(2)华为把客户需求用宗教信仰般敬畏,尽心尽力为客户服务。

华为坚决反对尽力而为,要尽心尽力。做事情要怀着强大的使责任感、使命感。

车到山前必有路,要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天无绝人之路,这几句话说了几千年,也要思考,不要太片面了。现实是很多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少,这才能解释很多人做事情不成功或不完美,一定不要带着天无绝人之路的思维去做事。什么时候是天无绝人之路?那就是什么事情都用心做、尽责做,有巨大的使命感,责任感去做事,才有可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办法想出办法,才能天无绝人之路。这是前提,但也不是100%。还要有逢山开路的勇气,还要带着逢山开路的工具和技能。不能想当然。

(3)为客户创造价值。

(4)华为不追求最大化利润,而是适当的利润,双赢或多赢。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赢得社会和客户的尊敬。

我们就是用这样的理念,收获客户的信任和长期合作,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全世界范围内一大批的顶级企业都成为华为的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的根基。

2.华为如何做到以奋斗者为本?

(1)奋斗者概念,是华为的文化创造,是任正非发明的。

以奋斗者为本是党的理论以人为本在企业中的体现。企业不是社会,企业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不能以人为本,不同细胞不同责任,企业的责任是创造财富。老板带领员工创造财富,要让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过上幸福的生活,员工分4类,奋斗者、普通工作者、出工不出力的人、不干活的刁民。这四种人中只有奋斗者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奇迹。一定要对员工分类管理,分类奖励。

奋斗者的特征,任何时刻主管一句话,不讲时间、不讲条件,马上到现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华为倡导员工成为奋斗者,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国家,创造奇迹的都是奋斗者。

(2)华为的政策是鼓励奋斗者,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工作者,你只完成基本任务,就只有基本待遇。但大家都知道,华为收入高,哪怕是月薪几万元,也只是零花钱,我们更多的是年终奖金和股票分红,去年华为年终奖金分了250亿元,股票分红分了380亿元。这些巨额的奖金和分红是华为奋斗者额外劳动创造的额外价值,普通工作者不能分。所以,现在华为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实习6个月,答辩通过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写申请当奋斗者。华为的奋斗者是自己申请的,不是强迫的。申请书没有统一的模板,但有句话很关键,本人自愿成为华为的奋斗者,本人自愿放弃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每年带薪年休假。

(3)华为以奋斗者为本,就是一切向奋斗者倾斜,当然我们的奋斗者不是简单的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我们的奋斗者前提是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无效劳动。所以华为的导向很明确,在华为,我们只承认功劳,不承认苦劳。

任正非讲,什么是奋斗,创造价值的微小活动都是奋斗,都是认可的,就是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岗位和技能,在岗位上为客户解决问题,值500元,是奋斗,公司认可,根据公司政策给予奖励。值100元,也是华为要鼓励的,这就是华为的观点。

(4)解决员工为什么奋斗的问题。

奋斗是为自己,为个人,为自己家人过体面生活。人永远是对钱对钱有要求的,追求合理的、过体面生活所需的钱是人的正常需求。

奋斗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要有政策保证,现代企业制度是两不相欠,要让奋斗者不吃亏。华为建立制度保证了奋斗者不吃亏,所以涌现了大量的奋斗者和雷锋。

3.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

三者都重要,其中分配最难。我们只能做到相对、尽可能的公平,如果你要天真幼稚地追求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所以要降低员工期望值,公司层面通过制度建设做到尽可能相对公平,这样两者靠近,误差比较小,小到奋斗者与主管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获得双方认可后,大家继续奋斗。

华为创造并坚持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每个华为人的日常行为中,变成实际行动,长期坚持践行。这才是华为29年来长期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最强大的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