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中士马涛:老兵父亲,儿子想您了!

初夏的阳光炽热,把大地烤得热气腾腾,即便是太阳偏西的傍晚,依然给人火热的感觉。第80集团军某旅四营司务长、中士马涛,刚刚结束武装五公里训练,黝黑的皮肤上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掉。

晚上休息。回到宿舍,卸下武装,缓口气,马涛从柜子里取出毛巾,一张旧照片飘落在他眼前,照片上是一个穿着军装的英俊男子。

父亲,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庞!马涛的眼前一阵模糊,嘴角一股咸味,那遮挡视线的液体,已然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涛儿,你爸快不行了!之前检查出晚期肺癌,他一直让我瞒着你,这次怕是挺不过去了,我偷着给你打电话,你快回来吧!”2013年,刚刚新兵下连没多久的马涛接到邻居的电话,顿时五雷轰顶。

上次给家里打电话,听到电话里父亲一直咳嗽,问他咋回事,他还说没啥大事,风吹感冒,不让操心家里的事情,只管在部队好好训练就行了,没想到竟然……焦急的马涛慌忙间向连队请了假,连夜往家里赶,坐在车上,他一直埋怨父亲骗了他。

回到家,看到穿着军装的马涛,父亲哭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马涛面前流泪。父亲哽咽着对马涛说,看到儿子穿军装的样子,他放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他为儿子参军的选择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坚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比他还要出色的兵。

那个时候的父亲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骨头,每天只能坐着,一躺下就喘不上气,饭也吃不下,只能靠喝两口小米汤维持生命。每次疼痛发作,父亲从来不喊痛,只是紧紧握着马涛的手,佝偻着身子在床脚蜷缩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5月天,因为怕冷,父亲当年当兵时那件破旧的军大衣还披在他的身上。看到父亲的样子,马涛强忍着眼泪,伤心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他的崇敬。

马涛在家细心照料父亲,一周后,假期结束,返回部队前,他不舍得离开。憔悴的父亲用力把他推出家门,挥着手催促他:“快走吧,军人要严守纪律,不能超假,你赶紧给我回去!”望着父亲皮包骨头似的胳膊在肥大的袖筒里吃力晃荡,马涛流着泪走出了家门……

马涛父亲是个有着8年兵龄的老兵,1978年退伍。马涛听母亲说,父亲热爱部队,但他最后迫不得已离开了,因为那时父亲的父亲患病去世,父亲的母亲也时常病痛,父亲还有4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他身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子汉,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所以他不得不选择退伍回家。

退伍后,一件军大衣成为马涛父亲对部队的唯一纪念,他十分珍惜,总是把军大衣挂在床头,每天睡觉前都要看上一阵子。

此后的十多年,马涛父亲一直在外奔波忙于做生意,把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抛在脑后,直到他的弟弟妹妹们成年。40岁时,他遇到了马涛的母亲,终于组建起自己的家庭。

马涛长大到8岁时,父亲已将近半百,在母亲劝说下,父亲放弃生意回家务农。白天,父亲在田里干活,晚上,他把闲暇时间用来陪伴马涛。

“那时候我们经常打靶,老大个的步枪,你爸我每次都打九环以上。还有手榴弹,带木把的,爸爸一投就是80多米。当时我五公里成绩不是很好,也就刚刚及格,为了提高,我每天打着背包跑,一跑就是十几公里,最后考核你老爸我拿了第一……”小时候,每天晚上,父亲总会陪在马涛身边,讲他当兵的点点滴滴。

马涛依然记得,那时农村的冬夜很冷,父亲搂着他,把他平日舍不得穿的军大衣铺好盖在马涛身上保暖。马涛紧紧抓着父亲的军大衣,看着他已布满皱纹但满是微笑的脸庞,还有他讲起部队生活时闪着亮光的眼神,对绿色的军营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马涛父亲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衣服鞋子穿破了就让马涛母亲补一补,所以马涛父亲的每件衣服上都有数不清的补丁。

一次过年,马涛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了,让他去买件新棉衣,他却取下床头挂着的军大衣说:“不用买,瞧,这不还有好衣服吗?”

后来,马涛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马涛父亲很高兴,张罗着要去买羊肉做汤给他庆祝。还没出家门,父亲低头看到马涛开了胶的鞋,皱了下眉,便把用来买羊肉的150块钱递给了他。

“儿子,拿钱去买双好球鞋,上了初中再穿开胶的鞋怕是让人笑话。咱家条件不好,这顿羊肉汤,就先别喝了,等爸爸赚了钱再给你补上。”

马涛接过钱,低头看看父亲补了又补的破布鞋,又回头望了望父亲那挂在床头、同样打满补丁的军大衣,心里很不是滋味。

每次交学费的日子都是马涛父亲最难捱的时候。马涛清晰记得,初二那年元旦放假前,学校要求把学费交齐,到放假的那天下午,全班就只剩马涛一个人没交。

回家后,马涛在饭桌上说了学费的事,父亲扒拉了两口饭,一句话也没说就走出了屋门。收拾完饭桌,马涛去柴房拿柴火,黑暗中却看到父亲正穿着军大衣蹲在柴房的墙角抽烟,烟头的火光一闪一闪,隐约照亮他紧皱的眉头。马涛心里像针扎一样,默默掉头回了屋。

第二天一早,马涛去上学,发现饭桌上整整齐齐放着一沓钱。后来马涛听母亲说,那天晚上父亲一夜未归,挨家挨户去借钱,天亮前终于把他的学费凑齐……

5年前的那个5月,回家探望重病父亲的马涛返回部队,相隔一天,父亲去世,马涛再次连夜赶回家。眼前的父亲早已没了温度,那件破旧的军大衣依旧穿在他身上,上面盖着白布,他就那样简单地被放在灵柩前。

母亲哭着对马涛说:“你爸走之前叮嘱了,让你别自责,别难过,军人不能违反规定。临走前还能看看你,他就已经很知足了。他要你在部队好好干,当个让他骄傲的好兵。”

再次见到父亲,已是相隔两重天。马涛穿着军装站在父亲的遗体前,泪水打湿脸颊,他难以接受,这个爱他疼他的老父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

望着父亲的脸庞,马涛久久不能释怀。回首往日,随着马涛慢慢长大的时光,父亲一天天老去的背影,逐渐被岁月吞噬,直至完全消失。

马涛仍然记得,上初中时,父亲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跟不上,地里的农活渐渐吃不消,他便转而养羊来维持家庭生计。

那时候,父亲放羊基本上都在学校周围或者村子附近。有次放学,马涛走出校门,看到一群调皮的孩子围在父亲的羊群中,跑着跳着把羊吓跑,一边哄笑还一边大喊大叫:“你看你看,那老头儿追不上羊了!”

父亲年纪大,腿脚也不利索,追羊时被石头绊倒,狠狠摔了一跤。马涛在不远处看得真真切切,但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假装不认识父亲,默默低着头跑回了家。

那晚过了饭点,马涛父亲才赶回家,马涛母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放羊时不小心摔了,羊都被吓跑了,赶了好一会儿才赶回来。马涛母亲一边责怪他不小心,一边给他的腿擦药。在饭桌旁写作业的马涛没说一句话,回头看见父亲满是血痂的膝盖,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打那以后,马涛在学校门口再也没见过放羊的父亲……

2011年,马涛考上了大学,上学的费用是父亲求人办理的助学金。那时他的头发已花白,背也无法直起,但他执意要把马涛送到学校。

“爷爷您快坐,这么大岁数还送孙子过来。”在大学校园里,马涛同宿舍的同学把马涛父亲误认作爷爷,父亲没有解释,笑着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看他收拾好就回去了。”

大二那年冬天,马涛看到学校的征兵消息,毫不犹豫就报了名。父亲知晓后十分支持,一直叮嘱马涛:“去了部队要好好干,不要怕吃苦,要做就做个合格的好兵!”

入伍通知下发后,马涛父亲仔仔细细地把他那件军大衣洗了又洗,晾干后还拿着灌满热水的铁壶,把大衣上的褶皱一点点熨平。马涛母亲嫌他讲究,他却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我这个老兵要整整齐齐地送咱儿子入伍!”

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马涛不让父亲送,他嘴上答应着,临行的时候却又执拗地把他送到村口。

坐上大巴车,马涛看着拄着拐杖的父亲一点一点地挪动转身,蹒跚地走了两步便又停下。他佝偻着身子把所有力量都撑在拐杖上,努力地向右歪着头,缓缓地用左手冲着马涛打招呼。那身满是补丁的军大衣裹在他瘦弱的身子上,下摆耷拉在坑坑洼洼的地面,蹭得满是泥土。

马涛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慌忙用手抹掉,怕被父亲看到,却又想到年迈的父亲眼早就花了,隔那么老远是看不清的,所幸也就不管不顾,让泪水肆意地流淌起来……

面对着父亲的灵柩,马涛恍如隔世,相顾无言。

父亲离世第二天,家里人聊天,马涛叔叔对他说:“涛,你爸这一辈子不容易,虽然没有给你留下多少财产,也没有给你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但他真的尽心尽力把你当成亲儿子来养,临走还叮嘱我帮你攒着钱娶媳妇用。”

“当成亲儿子?什么意思?”马涛对叔叔的话感到很诧异。

“你爸妈没告诉过你?你爸不是你亲爸,在你两岁那年,你妈带着你嫁给了他。”

养育自己20多年的父亲竟然不是亲生父亲,叔叔的话如晴天霹雳击中了马涛的内心,他不知该如何描述当时的心情,只能在父亲灵前失声痛哭。

“你现在是一名军人,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这点苦累算什么?男子汉就要咬着牙撑过去,你要闯出个好样子,要做个比我还优秀的好兵!”

不久前,刚下连队的马涛不习惯部队生活,打电话向父亲倾诉。如今父子阴阳两隔,但父亲对他开导的话语犹在耳边。

“爸,无论你瞒不瞒我,现在的我坚信,您就是我的亲生父亲,我是您这辈子唯一的亲儿子!”擦干眼泪,马涛举起右手,向着灵堂前摆着的老照片上的那个英俊老兵敬了一个军礼。

五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父亲坟前归来话成长。入伍后的马涛在父亲的叮嘱下,奋力拼搏,先后数次获得“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每当想起父亲,马涛的眼里满含泪光,在每个辗转反侧的深夜,他都会对这个老兵继父深深说一句:“爸,儿子想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