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掏粪工到首富,许家印人生的三个转折点

2016 年 12 月 31 日,“2016 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 TOP200”排行榜发布,恒大集团以 3731.5 亿元高居榜首,比排名第二位的万科地产高出109.5 亿元,比排名第三位的碧桂园高出 641.2 亿元。2017年10月30日,《2017胡润房地产企业家榜》发布,许家印时隔六年再次成为“地产首富”。

许家印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不服输的精神。他是半个“孤儿”,刚刚8个月大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父亲和奶奶身边长大。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上中学时贩卖过石灰,在读完高中后学开拖拉机,在农村劳作的两年,甚至在村里做起了掏粪工的活,高考恢复后,抓住机遇,两度参加高考,终于考上了大学。

他的人生经历,就像一场冒险之旅。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舞阳钢铁公司工作,很快成为热处理车间的主任助理,管理上百名职工;在舞阳钢铁公司工作了十年后,毅然辞职辞掉了国企车间主任的职位,南下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进入中达公司,投身地产行业,取得了非常突出的业绩,自己也成为分公司的董事长;五年后又决心从中达公司辞职,在1997年3月成立了广州恒大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业生涯。

一,舞钢十年,从学校到工厂

1982 年,许家印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舞阳钢铁公司工作。

当许家印得知自己被分配到舞阳钢铁公司,成为公司下属轧钢厂的一名工人时,心情非常复杂。对这个分配结果,他的内心很不情愿。虽然他已经转变了农民的身份,开始挣工资,吃“皇粮”,但平顶山离他的家乡太近了,而且也不是他心目中的大城市。此时,在武汉读了 4 年大学的许家印,眼界开阔,对这个工作安排不太满意。

但分配方案已经落实了,对于许家印来说,已经是无可更改、别无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许家印还是去舞阳钢铁公司轧钢厂报到了。

舞阳钢铁公司是 1970年开始兴建的。当时,为了满足国防工业对宽厚钢板的需求,由中国冶金工业部投资兴建,1978年全面建成。舞阳钢铁公司的生产线包括电炉、精炼、模铸、轧制、热处理、精整等流程。

许家印进入轧钢厂后,不但做到了不挑岗位、不挑工作,而且毛遂自荐,主动进入热处理车间,下沉到生产劳动的第一线。

很快他所展现出来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轧钢厂领导的赏识。不久,许家印就被轧钢厂领导委以重任,担任热处理车间的主任助理,协助车间主任抓生产、抓管理。

许家印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他说:“作为企业员工,不管你是否优秀,如果你渴望被委以重任,获得梦寐以求的广阔舞台,就应该抛开自己的旁骛之心,对企业投入忠诚。当你把自己彻底融入企业,并尽职尽责地为公司着想,理解老板的苦衷时,你才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主任助理这一岗位的历练,为许家印日后打造刚柔相济、管理高效、雷厉风行的团队创造了条件。

在舞阳钢铁厂,许家印也遇见了自己的生活伴侣——杨惠英。

许家印和杨惠英是在舞阳钢铁公司工作期间认识的,并恋爱结婚,完成了校园生活到步入社会的角色转变。他们之间的爱情,既简单朴实,又甜美温馨。

工作方面,许家印是地道的“工作狂”。他通常在凌晨三四点回家睡觉,睡一会儿就起床去公司,这是他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有时候开会或者应酬,回家晚了,怕吵醒妻子,就躺在沙发上将就一夜。而他的妻子也一样,夜里有时候睡不着,担心自己翻身会吵醒许家印,就到沙发上睡。

许家印说:“员工都以我为楷模,对太太好。其实我欠她太多,工作的确太忙,最对不起的人,一想起眼眶就会红的人,还是太太。她有学历,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为了照顾我,都放弃了。我一直记得 1995 年,太太因为宫外孕被送进了急救室,生命垂危。为了不打扰我工作,她硬是没让医生给我打电话。我是第二天才从朋友口中得知的,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去

看她,心里异常忐忑。我欠她太多,婚后这么多年,我们有吵架但从没真正翻过脸。别的我不敢说是公司第一,但我们夫妻的感情,不自夸地说,一直是恒大人学习的榜样。 ”

二,辞职下海,投身地产行业

在任职车间主任期间,许家印想尽办法让职工获得更多的实惠。有一年春节,热处理车间的每名员工都领到了福利——200 斤大米,然而没有得到福利的舞阳钢铁公司领导不高兴了,出难题追问他道:“你怎么老给员工分大米?”许家印的做法在微观层面挑战了当时僵化的企业制度,而这种冲突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不断发生,并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钢板在热处理成型之前都有毛边,必须将毛边切割掉,钢板才能进成品库。当时,毛边都是用气割,切割后的废料,就成了氧化铁。许家印将这笔卖废料的收入全部作为福利发给了车间职工,不仅节省了废料处理费用、改善了车间的生产环境,还增加了车间职工的收入。

其实,这原是一举多得的做法。但当时轧钢厂领导的视野不开阔,政策上也放不开,不久,许家印就因为这件事被调查了,蒙受了极大的委屈。如果没有被调查这个事儿,许家印辞职离开舞钢的时间或许还要往后推迟。

1992 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下,许家印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毅然决然地从舞阳钢铁公司辞职,只身来到深圳。

许家印进入了一家贸易公司,这个公司的名字叫“中达”。

在中达公司,没有资本、没有背景、缺乏经验的许家印,只能从一个小业务员做起。在深圳的那几年,许家印彻底放弃了在舞钢时期做领导的锐利与骄傲,放低身段,从头开始。

在中达公司里,许家印逢人就叫师傅,就连公司里 20 来岁的小女生,都会叫人家师傅,这与他此前在舞钢轧钢厂热处理车间的“管理能人”身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打工的时候,虽不敢说是你们的榜样,但我的精神值得你们学习。刚到深圳没地方住,我就在朋友的走廊住了三个月。后面进了一家公司,一个月工资只有 500 元,但我就看上了这个老板,我觉得在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入职几个月我就当了办公室负责人,把公司不用的厨房当卧室用。那是一个不到四平方米、门都关不上的小房间,我在那里住了一年。”

初到中达公司,他迫切需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在舞钢十年的工作经历,已经让许家印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他依靠一个朋友的关系,从一个贸易项目里分出来一笔生意,从而得到了中达公司老板的赏识,很快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

在来到深圳后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 1994 年的国庆节,许家印带上一部小汽车,与一名司机、一名出纳、一名业务人员、一名勤杂工共五个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成立了广州鹏达实业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刚刚成立的鹏达公司,在广州黄埔一带的城中村内租了一套民房,作为公司的总部。这套民房三室一厅,许家印占用一间,另外三人占用两间。他们在办公室里装了一台传真机,又请了一名厨师,鹏达公司就这样开启了创业征程。

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创业和努力打拼,到 1997 年的国际劳动节,许家印的珠岛花园项目累计实现利润 2 亿多元。也就是说,许家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利用鹏达公司这一平台所打造的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公司净赚了 2 亿多元。

而此时,许家印领取的薪金与他作出的贡献已远远不相匹配——每月所领取的工资只有 3000 多元。虽然每月 3000 多元的工资标准,相当于当时国家公务人员的 5 倍左右,但对于许家印的贡献来说,实在是低得离谱。

于是,许家印在无奈之下,选择了自己去创业。他后来回忆说:“假如中达公司给我的年薪是 20 万或者 10 万,我可能就不会去想自己创业的事情了。因为我知道,凡是创业都是有风险的,而且很艰辛。但每月 3000多元的工资,养活家庭都非常困难,怎么让我在中达公司继续干下去呢?”

1997 年 5 月 1 日这一天,许家印与中达老板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这一次长谈,再一次改变了许家印的命运。许家印非常感激中达公司老板的知遇之恩,给了他充分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同时,他也极其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许家印虽然离开了中达公司,但对中达公司的老板一直心存感激。在评价中达公司的老板时,许家印说:“老板也是不错的,每一年我都去看他,非常感谢他,我在他身上学了很多东西,这个是创业的基础。”

毫无疑问,从 1992 年到 1997 年这五年多的时间,是许家印创立恒大集团前的准备期,也是许家印自身历练的最关键阶段。许家印回忆说,尽管在舞阳钢铁公司工作时,他自身所积聚的企业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同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深圳这个大熔炉里仅仅几年的收获,远远比在舞阳钢铁公司工作十年的收获要多得多。

三,化险为夷,恒大成功上市

2006 年 6 月,许家印借房地产业牛市之机,适时启动了恒大地产海外上市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完成地产业务重组。许家印将恒大实业控股的恒大地产各项目子公司,全部纳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旗下。

许家印在完成地产业务重组后,随即启动推进上市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引入机构投资者,进而大规模地扩大土地储备。

2006 年 11 月,恒大地产与德意志银行、美林及淡马锡三家机构投资者签订协议,以恒大地产三分之一的股权作抵押,由三家机构投资者联合出资 4 亿美元,认购恒大地产 8 亿可换股优先股。

2007 年 8 月,恒大地产通过另一上市保荐人瑞信担保,再次筹得 4.3亿美元的境外贷款及 2000 万美元的境内贷款。其中,境内贷款以金碧天下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瑞信担保与恒大地产约定,恒大地产完成上市后,将以部分融资偿还三分之一的担保贷款,其余款项于 2012 年 8 月底前偿清。恒大地产还承诺,若在 2009 年 10 月底前仍未达成上市,则向贷款人售出认沽期权。

正当恒大地产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成熟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了。风暴来袭,让许家印酝酿已久的恒大地产上市计划化为泡影。上市计划受阻后,恒大地产的资金状况每况愈下。

此时,许家印花大价钱购买的重庆科技学院地块和上海项目地块,也相继到了合同约定的土地出让金付款日期。同时,恒大地产向全国拓展的 37 个项目中,有 33 个正在建设中,并没有达到恒大内部的销售标准。

为了渡过难关,许家印开始调整开发建设计划。2008 年还不能完全开盘的项目,进度稍微减缓,在财务管理上,能省的钱要省下来。

尤其重要的是许家印通过私人交情,得到了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郑裕彤的鼎力相助,郑裕彤联合多家战略投资者给恒大输血5亿美元,成为许家印度过危机的关键一步。

2009 年春节过后,全国楼市全面回暖,在上半年,恒大地产实现销售收入 120 多亿元,许家印迎来了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当年 10 月,许家印宣布,恒大地产再次启动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募股。

在恒大地产首日路演午餐会上,已经 84 岁的郑裕彤再次力挺恒大地产。郑裕彤的公开表态,让广大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恒大地产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的路演,从而获得了国际配售 11 倍超级认购,公开发售部分超额46 倍。

恒大地产完成香港上市的大业后,吸引了香港多位知名富豪入股。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名下的周大福企业、华人置业集团董事会主席刘銮雄名下的华人置业,都宣布出资 5000 万美元,认购恒大股份。随后,李嘉诚宣布通过长江实业出资 1 亿美元,认购恒大股份;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则以私人名义出资 1 亿港元,认购恒大股份。

2009 年 11 月 5 日,许家印终于迎来了他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辉煌时刻。恒大地产在经受了多次考验后,终于实现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这一结果,无疑掀开了恒大发展史的崭新一页。

恒大地产在香港上市的当天,一举超过碧桂园,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房地产企业。

——主要内容来自郭宏文 &徐亚辉合著《恒大许家印:苦难是我珍贵的财富》

图书推荐:恒大许家印

许家印的人生经历,就像一场冒险之旅,本书运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为读者深度剖析恒大地产运营的商业秘密、恒大足球制胜的独门秘笈、解读商业巨擘许家印传奇人生以及恒大帝国的未来布局和战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