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講“十年雞頭勝砒霜”,這話到底有沒有根據?

田頭說農事

“十年的雞頭勝砒霜”,這句話我也聽過,但我沒放在心上,遇到雞頭,該吃還是照吃。

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其一,應該沒有誰會傻到把雞養個十年吧(雖然這裡的十年只是一個泛指,但平時養了3年的雞都已經不多見了,年頭久了,你可以試試那雞肉,根本就嚼不動啊)。所以說,管它勝不勝過砒霜,平時也接觸不到啊。

其二,就要說到雞腦的結構了。雞的大腦結構,與人的大腦相似,都有一個“血腦屏障”,這個屏障可以防止細菌、病毒入侵,保護大腦。就像兒童得腦膜炎時,青黴素劑量要用到正常劑量的兩三倍,因為外面濃度不夠時,很難進入大腦殺菌。所以,雞的腦袋,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有害物質入侵的,該吃就吃吧,別想太多。

再回到“十年雞頭賽砒霜”的話題,一般看法都是雞越老,腦袋裡的重金屬沉澱的就越多,所以就越毒。重金屬超標,我突然想到了農村以前經常要用到的一個生活用品。

手電筒的電池。在農村晚上走夜路,經常要用到手電筒。以前的手電筒都是安裝電池的,一般的都是兩節,多的還有4節的。這個電池,用完了,很多人沒有環保意識,就直接把它扔掉,這個是最致命的。

一隻手電筒裡的大號鉛鋅電池,只要扔進一個大水塘子裡,一塘水就被汙染了,旁邊種出來的大米、小麥等,全部重金屬超標。就是這麼嚴重。如果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雞,別說十年了,就是一年,它也得重金屬嚴重超標啊。

所以,雞頭毒不毒,還得看它的生活環境。話又說回來,十年的雞頭我們至少可以選擇不吃吧,而有些工業加工食品,也搞不清楚它的好壞,一股腦兒的吃進肚子裡,這才是最恐怖的。保護好環境,讓大家吃喝放心,這事,已顯得尤為迫切。


愛打漁的樵夫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中國民間總會有一些神秘主義的怪力亂神,比如說,我們從小就聽過一個說法——“十年的雞頭賽砒霜”,大概的意思是說雞的雞冠是體內聚集毒素的地方。這是因為,有民間傳說認為公雞可以降蜈蚣,認為公雞喜歡吃有毒的蜈蚣,吃多了,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積聚哪呢?肯定就是那紅彤彤的雞冠上了,因為鶴頂紅作為著名的大毒不也是那麼紅的嗎?

這當然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象推測了,首先我們知道,就算是動物體內吃到一些毒素,負責分解排毒的器官也是肝臟,所以,現在用飼料餵養的豬種被人們稱作豬肝品質最差的。所以,若是真有毒素,那應該是存在於雞肝裡。

另一個方面,說公雞專門吃蜈蚣的說法,同樣也是民間的一種傳說。且不說蜈蚣的生長環境遭遇公雞的次數並不是那麼司空見慣,而蜈蚣的毒素要作用於血液裡面才能產生效果,在消化系統裡面,估計也是隨機分一塊排出,所以說公雞的雞冠能積累十年的蜈蚣之毒,這聽起來很像是某種生物萃取啊!

這裡想說一個題外話,就是當下的鄉村已很難再看到超過三年的老雞,因為飼養的成本對於農戶來講是一個很嚴峻的經濟學。我們和著名的京菜大師劉國柱大師交流過,他說以往的高檔宮廷菜都要用老雞的雞湯來調味,但現在即便是超過一年的老雞都已非常難找了,那是因為根據飼料成本和肌肉生長的拋物線圖來判斷,多數三個多月的雞已經被運去食品加工處理,專門飼養一隻老雞,從經濟學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除非特別約定的食材養殖戶,否則一般情況下,大都市裡的人是很難見到老雞的,若是真有十年的老雞,我相信那味道估計是不錯的,只不過肉質佳就別太奢望了。


飯醉分子閆濤

這句話出自一個典故,它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對於雞頭是否勝砒霜這一問題,是真的有權威部門檢測過的。綜上這兩點,我們對待雞頭不用這麼提心吊膽,下面壹周君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來說說怎麼就有了“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話。這是一個發生在北宋時期的典故,由於它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壹周君也就沒有必要在這裡過多贅述,省的還會給大家造成一些心病。所以三言兩語概括就是這麼回事:老婆把養了十年的老母雞燉了給丈夫吃,丈夫吃了其中的雞頭,結果氣絕身亡。



故事聽著很嚇人,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它其實也就是在說,雞養殖的時間越長,雞頭越老,它的毒性越大。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民間傳言說雞在啄食的時候會吃進許多含有重金屬的物質,這也就導致了雞頭重金屬含量較大,人類食用之後很有可能危及到性命。



但是壹周君在這裡給大家吃顆定心丸:對於這樣的說法,早就已經有權威部門進行檢測啦。

相關工作人員專門前往一個養殖場選定了飼養了兩年和飼養了六個月的兩隻雞,並送到了當地的農科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對其中的汞、鉛、砷、鉻、鎘五大重金屬含量做了檢測。



檢測報告顯示,飼養了兩年的雞和飼養了六個月的雞的雞頭所含重金屬的量並沒有很明顯的差異,甚至對於兩年的雞,有的金屬種類含量還沒有隻飼養了六個月的多。

而且權威的專家也表示了,這些檢測出的重金屬含量,都在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之內,即使再養上個三年五載的也絕不會超過標準。雞頭和雞的其他部位的金屬含量也沒有太大差別。


武漢壹周

在吃貨們眼裡“雞頭”可是一道美味的食材,但每次吃雞頭的時候,天空總是飄來七個字“十年雞頭勝砒霜”,讓人食慾大減。“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花靠譜嗎?

在民間人們總是相信一些食材配伍禁忌和“XX似砒霜”之類,例如“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一早一晚生薑藥性大變,未免有些誇張,再用“砒霜”代言一下,就令人避之不及了。對於晚上經常食用生薑的人來說,這“砒霜”的藥勁也太小了吧。

其實這些民間俗話不可當真,俗話或諺語只是一種便於傳播的語言形式,沒點“標題黨”的套路,能有那麼多人知道嗎?“十年雞頭勝砒霜”之中就有兩處誇張,一是“十年雞頭”,一般的雞最長也就活個五至七年,十年的雞頭壽星一般人也沒這個口福享用吧。

二是“雞頭勝砒霜”,雞頭不是消化器官、血液循環器官和主要的免疫器官,所以很難富集大量的有害物質和重金屬。總之,“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俗話是無科學根據的。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老田頭也聽過“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俗話,半信半疑,查了一些資料與大家分享。先說下這句話的由來吧!

宋朝,一個男子出海捕魚,留下妻子一個人獨守家門。直到十年後男子才歸來,妻子十分的高興,就把養了十年的老母雞宰殺燉湯給丈夫吃。沒想到丈夫剛剛吃了雞頭就氣絕身亡,隨後遇到蘇東坡斷案,還了他妻子一個清白,於是就流傳下來這麼一句話。

【這句俗語的由來好悲催。﹏。】


有網友說十年雞頭勝砒霜,主要是因為雞在啄食中會吃進大量含有重金屬的物質,這些重金屬主要儲存在腦組織中,雞越老,存儲量越多,毒性越強。而食用者在享受雞頭美味的同時,也攝入了重金屬毒物,引起中毒反應,因此雞頭不宜多吃。

這美味佳餚,浪費了不可惜嗎?老田頭對此看法不敢苟同,浙江省農科院還就此做了實驗。

【雞都能引起農科院的重視,跟它比起來真是太慚愧了……】

研究人員選了來自同一養殖場雞齡分別為6個月和2年的雞頭,以及一隻農村養了一年多的土雞雞頭,測量汞、鉛、砷、鉻、鎘含量。數據如下(單位:mk/Kg):

項目 6月雞頭 2年雞頭 1年土雞雞頭

汞 0.000421 0.00033 0.00041

鉛 0.19 0.05 0.043

鉻 0.12 0.073 0.058

砷 未檢測出 未檢測出 未檢測出

鎘 未檢測出 未檢測出 未檢測出

從以上數據看,6個月雞頭和2年雞頭重金屬含量差別不大,跟土雞雞頭差別也是微乎其微。

衛生部發布國標GB2762-2005明確規定:每千克禽畜肉類中,汞限量0.05mg、鉛限量0.2mg、砷限量0.05mg、鉻限量1mg、鎘限量0.5mg。

隨後浙江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表示,哪怕養5年時間,重金屬含量都不會超標。

另外,從營養學角度分析,雞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且雞頭主要為骨骼,可食部分少,況且食物主要累計在肝臟部位,即使有重金屬也不會在雞頭中。

看到這裡,朋友們心中的大石頭可以放下了吧!“十年雞頭勝砒霜”完全屬於無稽之談,對人體沒有害處哦!

盛夏來臨,又是一年燒烤季,各種雞頭、鴨頭、雞翅、鴨翅等挑動我們的味蕾,但是好吃莫要過量哦,注意身體健康才最重要!

我是田頭說農事,歡迎各位留言點贊,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共同討論共同進步!

田頭說農事


”十年雞頭勝砒霜”我真的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句話,可見我的孤陋寡聞啊!網上一搜,還真有很多解釋,有贊同的,大多數是反對的,可能大家都喜歡吃雞頭吧,如果真的這麼厲害,那這雞頭還怎麼吃啊?



據說這句話還有一個典故,至於這個典故這裡就不說了,想知道的可以到另一個答案“老田頭”的答案裡去補習。典故的真實性自然是沒法考證的,放在現代這個惡搞無所不在的社會,這個典故也一定被演繹出很多不一樣的版本,會被大家玩壞的,這裡就不討論它的真實性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雞吃的東西並不比人複雜多少,只是它們沒有條件講衛生,不管是土裡還是垃圾裡,只要有它們認為可以吃的,它們就會去吃,這讓人對雞有一種錯誤認識,特別是雞頭,整天的在吃一些不知道有沒有毒的東西,毒性一定很大。

而其實,雞和人一樣,吃到了有毒的東西也是靠肝臟和淋巴系統來解毒的,在毒性沒有被解之前,肯定是胃腸食道等含有的毒素更多,解毒之後自然就不存在了。由於肝臟和淋巴系統經常參與解毒,這兩個地方的毒素一般會比其他地方要大一些,但是也不至於能夠到把人直接毒死的程度。



雞的淋巴系統最主要的集中在尾部,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雞屁股”,一般這個地方是不建議大家去吃的,因為這裡面的淋巴細胞含有比較大量的毒素物質,對人的健康不利。但是,雞頭含有比較高的膽固醇,有心腦血管病的人還是應該少吃為好!

從上面的分析認為,雞頭根本不可能有似砒霜一樣的毒性,況且雞的壽命能夠到十年的幾乎很少,特別是現在的肉雞,幾十天就出欄了。典故中的案例可能是另有案情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腦補猜測留言一下!


農人田園

農村俗話講十年雞頭勝砒霜,所以有很多人就不敢吃雞頭啦,但事實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這句話到底有沒有什麼根據呢?下面我就來做具體的回答。


農村養雞是不是要養十年呢?

在農村,一般的病人,需要滋補都會宰上一隻老母雞,生活在農村這麼多年,養的雞時間就算再長也才四五年,不下蛋的雞就都會賣掉或者自己吃掉,也根本養不了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再說雞的壽命一般只有七到八年,想吃到十年的雞哪有那麼容易。

其實在農村,要找到十年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生長一年的雞和養了兩年的機對比,兩者基本上腦袋上的重金屬沒有太多的詫異,都遠遠低於國家的標準,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吃,一般兩到四五年吃都沒有問題。



最後再說農村現在的雞散養的不多,一般都會圈養,主要靠人工餵養,所以吃進去的重金屬也很少,所以大家就不要擔心農村的機會有那麼多的重金屬啦。


最後說一點,其實雞脖子和雞屁股才是最髒的地方,因為雞脖子挨著雞嗉子,而雞屁股呢,經常排洩細菌最多。


花的獨白

雞肉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樣美食,也是很多人鍾情的食物,雞頭又是很多吃貨的鐘愛之物,什麼麻辣雞頭,乾煸雞頭,醬香雞頭,烤雞頭等等,光這些名字聽著就叫人垂憐三尺。



那麼關於網上所說十年雞頭勝比砒霜的這句話是否有據可依呢?

其實所謂的雞頭不能吃,主要是指年齡老雞頭內含有的重金屬超標,為了驗證事情的真相,一些食品相關部門也對此做出了驗證,驗證結果表示,兩年和六個月的雞頭相比,重金屬含量差別不大,有些兩年以上的老雞雞頭反而低於六個月齡的雞頭。


根據一些相關檢測測定,一些老雞哪怕養五年,其雞頭的重金屬含量也不會超標,是符合食用標準的,其實雞頭和雞的其它位置的重金屬含量是沒有多大區別的,他們的營養結構主要是蛋白質,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構成的,都是可以食用的。

再者說,雞的壽命一般也就6到7年,如果其真能活到十年,那麼就相當於人的生命活到133歲至150歲,這樣看來十年的老雞看來我們是吃不上了。

其實其身上的毒素主要集結在淋巴腺,而淋巴腺最集中的地方是雞脖子和雞屁股,但只要不生吃,一般在高溫的烹調下病毒和細菌都會死去,真正擔心的是這些地方有極高的膽固醇,如果長期食用難免會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總結其實雞頭的重金屬含量極其微小,可能比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都要低,可以忽略不計,雞頭越老毒素越多的現象也並不存在,所以十年雞頭勝砒砒霜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小張談事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但是大家吃雞的時候一般都是吃雞肉,很少有人喜歡吃雞頭。其實,用雞頭做的菜也有很多種,例如烤雞頭、麻辣雞頭、醬香雞頭等,聽起來味道就不錯。

但是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個流言說雞頭有毒是不能吃的,民間有一個說法,就是"十年雞頭勝砒霜",意思就是說雞的年齡越大頭部的毒性越大,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有一個說法聽起來還很有科學性,其觀點是專家的研究發現,雞在吃食物的時候會吃進去很多重金屬,這些重金屬都是有毒的,它們在人體的腦組織中沉積起來,時間越長,儲存的重金屬越多,毒性也就越大。如果人們吃了雞頭,那麼就會把這些重金屬也吃進去,吃的太多就會中毒。

這個說法看起來很科學,然而並不可信。

因為肝臟才是動物的解毒器官,雞攝入的食物中的重金屬經過肝臟之後會解毒,但是現在的重金屬的汙染問題確實很嚴重,假如超過了雞 的肝臟的解毒量,那麼這些多餘的重金屬就會在雞的內臟和肌肉中累計,目前在雞頭中還沒有發現有重金屬過多的情況。

另外,根據專家的減檢測,在雞頭中的重金屬含量,不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不管雞的年齡多大,其重金屬都不會因此增加,也符合國家的檢測標準,最起碼在五年內是這樣的。也許有人會說,那如果是十年呢?

大家可以放心,其實雞最大的年齡就是7年,十年的雞相當於人類的年齡的120歲左右,因此活到10年的雞是很少的。而且,現在雞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因此大家也很難吃到年齡超過10歲的雞。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新農村的日與夜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有根據的,只是缺乏科學依據!那麼為什麼要說有根據,又說缺乏科學依據呢?

因為,雞頭確實是會含有害物質,主要是雞在進食時會涉入重金屬物質!所以,生長時間週期越長的雞所含的重金屬就會越高!對人體的傷害就會越嚴重!如果,食用含重金屬超標的雞頭的話會使人中毒!



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一般雞的生長週期都是在幾個月到一兩年!所以食用雞頭是不會對身體有害的!而且,雞的生長壽命最多也就是6-7年,基本上是活不到10年的!所以“十年雞頭勝砒霜”這一說法又缺乏科學依據!

雖然說雞頭美味,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少吃為宜,因為雞頭雖然沒毒。但是,它所含的膽固醇卻很高,所以儘量不要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