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

黄海明珠,诗意青岛。

青岛因海而生、依海而建、凭海而兴,大海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

就在这座“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美丽而又有内涵的海滨城市,坐落着国家 “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历经百年沧桑,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每一座经济发达和历史悠久的名城,都有其闪亮的 “大学名片”。生于斯,成于斯,根于斯的中国海洋大学无疑是青岛诸多“大学名片”中与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蕴最相符的一张。

“共生、共荣、共赢的良性互动使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的城市发展始终血脉相连。”学校党委书记鞠传进表示。

在与青岛市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海洋大学始终把握青岛改革的时代脉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紧密围绕服务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全方位服务青岛经济转型升级及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青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海洋名城、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贡献智慧和方案,充分彰显“名城名校”的互动效应。

建设五大学科群,

打造四方面创新载体,布局两大版块

2017年初,学校召开的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立足青岛、面向世界、深耕海洋”的战略布局,并统筹考虑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之——

重点布局建设五大学科群。结合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重点建设海洋科学、水产科学与技术、海洋药物与食品、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海洋发展5个学科群,实现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形成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催生和促进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形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学科体系,为现代海洋、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等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五大学科群

“立足青岛”重点打造四方面创新载体。

一是在校内建设好海洋高等研究院和海洋发展研究院,打造世界海洋科教引领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蓝色智库”。

二是在蓝谷全力支撑好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发展,更好地汇聚国内外海洋领域的各类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山东、青岛海洋科教中心地位。

三是在西海岸建设好与新区融合发展的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建设以海洋为特色的现代工科体系,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等。

四是在青岛本地运营好与市政府共建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上丝路研究院,打造集海洋科技转移转化、海洋产业培育及转型升级、海洋教育合作推广和蓝色智库等功能于一体的、各要素综合协同的开放式研发与服务机构,推动山东省、青岛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面向世界”拓展空间主要布局两大版块。

一是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在陆地方向,学校继续深化与德国、法国、英国以及西北欧国家的合作,做好学术合作交流,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做细做深。在海上方向,巩固拓展学校开辟的与东盟、中南半岛沿海国家、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国及沿海国家的合作,打造研究、教育和产业一体化,以中泰海洋和水产中心项目等为示范,不断做实做强。

二是积极拓展全球海洋开发新空间。学校将积极促进海洋高技术研发全球合作,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全球化集聚与本土转化,大力延伸海洋产业的国际链条,推动支撑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资源等新兴资源的国际化开发,探索优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开放路径。

牵头筹建海洋国家实验室,巩固青岛海洋科教中心地位

从2000年开始,学校放弃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机会,牵头组织同处青岛的四个国家级海洋研究单位,共同推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2006年实验室获批筹建,2013年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启动试点建设的国家实验室,进一步巩固并确立了青岛海洋科教中心地位。学校大力实施与海洋国家实验室耦合协同发展,努力支持国家实验室进入正式建设行列,为山东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出贡献。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作为海洋国家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唯一的高校,学校积极推动与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科教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海洋拔尖创新人才,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求新路。学校于2017年成立海洋高等研究院,将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建“未来海洋学院”,探索完善科教协同育人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中国海洋科技领军人才的“黄埔军校”。

科研人员布放潜标

学校积极参与海洋国家实验室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功能实验室、重大公共平台的建设。参与了“两洋一海”透明海洋科技工程、蓝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亚洲大陆边缘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三大科研任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向国家提交重大工程计划建议,成为海洋强国战略先导科技的重要组成力量;学校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功能实验室、国际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力量支持了海洋国家实验室重大公共平台的建设。

此外,学校积极搭建开放、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大力提升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获批海水养殖良种培育与种业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资金管理智库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驱动海洋产业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2013年,学校注册成立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管华诗院士担任院长。目前研究院已经建成国家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国家海洋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海洋生物/海洋药物”分中心、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支撑引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自有科技成果组建了三个子公司,海汲萃系列保健食品、海洋膳食纤维、海洋酵素等系列产品全面问市。

2018年4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前排左一)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调研

海洋药物系列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研究院立足海洋大健康产业,创造性地提出了“青岛海洋药物聚集(310)开发计划”,力争创造出我国海洋创新药物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簇生的繁荣景象,构建起中国“蓝色药库”,打造极具创新实力的国际海洋药物研发中心。2017年获批成为青岛市首个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点机构——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已确定了25个立项项目,项目参与单位覆盖了全市十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

麦康森院士(右)在养殖试验基地

中国海洋大学成功研发我国第一台车载可移式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为2008年奥运会-青岛奥帆赛提供了准确的海面风测量服务

以上只是学校紧贴青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一个剪影。近年来,学校还在深度参与“海上粮仓”建设,驱动现代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发展;加快海洋工程技术应用,推进海洋能利用产业化进程,保障和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形成完善的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服务体系,积极服务信息产业发展和地方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基地。

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月4日,学校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制造的全潜式智能网箱“深蓝一号”在青岛下水,驶向黄海冷水团。网箱设计采用了我校发明的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最新专利技术,并将由我校首创的波浪能发电半潜平台提供绿色能源。在离岸130海里的地方,周长180米、高38米的大网箱放到海里规模化养殖三文鱼,在国内的开放海域还是首次,在国际的温暖海域也是首创。

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重器——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

据估算,黄海冷水团带来的综合养殖收益远期有望超过千亿元。“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是水产学院董双林教授提出的,2015年5月,山东省将其列入“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支持,2017年成功完成技术路线验证。

在黄海冷水团养三文鱼,是学校将科技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生动案例。学校培养和集聚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以“顶天”的成果和“立地”的效果,推动和积极参与产业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持续推进技术转移制度和运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校内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管理政策。先后出台了《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办法(试行)》《中国海洋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已经建立了以专利为核心的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从专利申请、维护到转让的全流程、电子化、实时动态管理,结合专利技术价值评估等工作的开展,能够及时准确地筛选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优质专利技术,依托学校拥有的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平台,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近五年实现技术转让合同额达6000余万元,其中作价入股类项目3500余万元,进一步助力行业企业与地区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

学校积极发起和参与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海洋装备、海洋化工、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食品、海洋动力装备和海洋观测装备等7大产业联盟,推动海洋产业联盟总部暨山东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相关企业超过200家,转化了一批涉海科技成果,加速实现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化。牵头成立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与青岛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水养殖种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7大战略联盟的工作。

2017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碳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

学校还探索企业联姻高校、高校走近企业的发展模式,联合青岛当地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与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华高墨烯“新型碳材料联合实验室”,引领区域高端新型产业发展,促进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成果转化;与青岛举鑫帮厨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海洋食品研发中心,在项目联合申报、人员培训、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了青岛市海洋食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升级。

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智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在专业领域内已颇有建树的吴立新教授,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通过申请“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毅然决然加盟海大,“学校领导真情相邀,‘筑峰工程’优越的条件,海大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当时的中国海洋大学如同一艘装在发射架上的火箭,一切都令人感动,我没理由拒绝,应该回来。”13年来,吴立新忘记背后,努力向前,科研之路越走越宽:迄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总经费达28000余万元;2005年回国之后发表各类高水平学术论文97篇,且大都发表在SCI二区以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2015年7月,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

2013年12月,吴立新教授(左)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院士证书

吴立新院士的经历只是学校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丰硕成果中的一个缩影。围绕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相衔接,学校大力实施“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和“青年英才工程”,形成了造就领军人才和培养青年才俊相结合、全职引进和柔性引智相补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体系。

2015年以来,学校共引进“筑峰”“繁荣”“英才”“绿卡”等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241人,其中既有来自美国、日本等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领军科学家与优秀青年才俊,也有来自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全球知名专家。同时,学校依托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海洋高等研究院,不断探索完善工程技术人员引进的机制,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上丝路研究院,着手组建全球各类人才数据库,为面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提供人才队伍支持。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立足青岛、面向世界、深耕海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学校人才工程的“蓄水池”作用充分发挥。

良好的用人育人环境催生了高层次人才高效持续产生的良好态势。学校一大批人才经过学校培养和自身努力,成长为院士、“长江”“杰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2015年以来,宋微波、李华军、包振民当选两院院士,近10年有5位教师当选两院院士,并列全国高校第17位;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40人。2017年,管华诗院士入选“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

汇聚海内外大批高端人才成功促进了科研,形成多个海洋产业领域创新团队。学校不断完善“杰出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知名学者+精干学术团队”的组织结构模式,着眼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若干海洋产业领域汇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在水产和海洋渔业(现代农业)领域,以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水产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为依托,构建了以3位院士领衔的多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在海洋药物和食品(医养健康产业)领域,以国内一流、特色显著的“海洋药物与食品”学科群为依托,构建了以1名院士和10名千人计划/泰山学者领衔的2个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

以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为优势支撑,在海洋技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信息产业)领域,以“海洋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技术”学科群为依托,构建了以6位院士和26位国家、省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创新团队。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布局;遵循“兴趣驱动、点面结合、协调推进、营造氛围、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增强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为青岛市输送了规模相当的优秀人才——近一半的毕业生留青就业,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发挥综合优势,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近些年来,学校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人文社科研究科学搭建团队、提供多学科交叉研究基础。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发展研究院为依托,在长期的实践中集聚出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安全战略研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极地和深远海问题研究、海洋管理问题研究、海洋文化研究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方向,引导学者们凝练方向、组建团队,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决策咨询、进行政策解读,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学校主动发挥“蓝色智库”作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助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形成了《大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为粮食安全提供持续保障》《我国海洋渔业补贴政策:现状、问题及调整思路》等11份成果要报,获得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的多次批示。出版的《中国海洋经济蓝皮书》为加快实现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以《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堪称营运资金管理的思想库、文献库和信息库,带动了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源于网络)

牵头组织编写“青岛市建设海洋强市行动计划”,组织专家围绕海洋经济新动能培育、军民融合发展、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等十个课题进行研究,积极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承担完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 (黄岛区)影视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并正式发布,助力形成影视产业发展的“西海岸模式”。

连续10余年承担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完成《青岛市海洋保护区规划》编制,承担《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为青岛市“十三五”水资源规划、青岛市大沽河生态建设工程、李村河生态修复工程、西海岸经济区调水工程、沐官岛海湾水库建设、胶东机场区域水功能区调整等多个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服务青岛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传承创新海洋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海洋文化是青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功能之一,学校历来重视从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中汲取营养,拓展校地人文交流的领域。学校在全国高校最早举起海洋文化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传播交流的旗帜,研究团队、理论成果和国际传播在国内学界处于领军地位。

主持发布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是国内唯一海洋文化动态发展研究的权威报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一批教育部重点规划项目,产生了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和国务院立项大型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海洋分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理论成果。建设了以海洋文化为显著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和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了“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向学生代表赠送“海洋启智丛书”

学校还面向社会公众和青岛市中小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蓝色国土教育。学校出版社出版了“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和“畅游海洋科普丛书”“人文海洋普及丛书”“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图说海洋科普丛书”“神奇的海贝科普丛书”“我们的海洋”“海洋启智丛书”等科普图书,并向青岛市多所中小学赠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为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10月,全国第一个中小学生海权教育基地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

2016年10月9日,全国首个中小学生海权教育基地——青岛市中小学生海权教育基地,在全国首座海权教育馆——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权教育馆揭牌。这个教育基地以及2个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每年接待青岛市各大中学师生等参观人员万余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选址原貌

2016年11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共建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2017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起点的中国海洋大学,正在擘画瑰丽的蓝图: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正以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蹚出一条气势恢宏的蓝色之路。

“名城哺育名校,名校滋养名城。实现蓝色跨越之梦,中国海大应该大有作为。”校长于志刚如是说。

作者 / 金松 王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