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70美元!油价走向何方?

今年3月,意大利举行全国大选,竞选新的总理和议会。在意大利大选中,亲欧派伦齐领衔的民主党惨败,贝卢斯科尼挂帅的力量党、萨尔维尼领导的北方联盟和意大利兄弟党三党组成的中右翼联盟亦未如预期上位,而疑欧的极左民粹政党五星运动虽成为得票最多的单一政党,也未及单独组阁票数。根据意大利法律,大选必须由多党联合组阁。意大利政坛进入了各党派纵横捭阖的等待和空窗期,不确定性带来了彷徨和担忧。尤其是极左翼的五星运动等,作为反建制和疑欧政党,此前其领导人曾呼吁一旦上台就要举行脱欧公投,加之市场普遍担忧意大利居高不下的巨量国债和银行坏账风险,接连惊起全球金融市场不小的波澜。6月1日,意大利新政府在意大利总统府宣誓就职,五星运动和联盟党提名的孔特任新政府总理。

恐慌情绪酿成市场的短期冲击

5月29日当天,组阁失败的消息与意大利央行行长的风险提示激起了市场恐慌情绪,连累欧美股市应声下跌,银行股遭到抛售。其中,意大利银行股受创最为严重,该国最大银行裕信银行股价下跌5.6%。欧洲其他银行也遭遇重创: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跌幅达5.4%,德国商业银行下挫5%,法国巴黎银行回落4.5%。意大利MIB指数在达到5月7日最高24566.20点后一路走跌,5月29日跌至最低21118.50,短短18个交易日跌幅达14.03%。意大利债市也不容乐观,各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意大利国家信用再遭严重质疑。该国债务风险敞口增大,也把欧元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由意大利政治危机所引发的对于欧盟及欧元区前景的担忧,更引发了欧元暴跌,单日兑美元汇率跌至1.1570,创8个月新低;美元继续走强,美元指数创新高至94.50,非美货币一片哀嚎,日元、瑞郎等避险货币稳中有升,黄金也止跌反升凸显避险功能。

市场对意大利政局变动表现堪称剧烈,其主要忧虑是:意民粹政府上台,可能带来脱欧风险,因为此前五星运动领导人一直叫嚣一旦执政,会推动意大利的脱欧公投,而英国脱欧公投的弄巧成拙、法国国民阵线勒庞的强势挺进均让欧盟感受到脱欧之痛、之虞。另外,意大利目前是欧盟和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国债居高不下,银行坏账风险高企,来不得半点差池。因此市场格外警惕。

5月30日,北方联盟和五星运动确定组阁,市场情绪缓和,但由于两党分属阵营不同,其执政的稳定性存疑。在上述党派学习执政过程、各党派力量平衡中,对市场更大的冲击和影响或将到来。

6月1日,意大利新政府在意大利总统府宣誓就职,五星运动和联盟党提名的孔特任新政府总理

美欧贸易战阴云笼罩

静心而观,意大利政局变动所致的全球经济动荡并不会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

首先,组阁僵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坚决支持欧洲一体化。为此,他不惜否决两党提名的内阁成员名单,造成总理候选人选了又换。组阁的民粹两党为了上位,在竞选的中后期也着力淡化其疑欧色彩,软化对欧态度,当初所谓的脱欧公投叫嚣不过是“虚张声势”。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欧洲一体化的6个创始成员国之一,意大利民众主流也拥护欧洲一体化。据路透社报道,60%到72%的意大利人仍倾向于留在欧元区。

当前,欧盟整体处于复苏轨道上。2017年,欧盟经济增速为2.5%,达到10年来最佳数据。意大利的经济增长也依赖于欧洲统一市场的繁荣,从理性角度,该国也断不会为了脱欧后不确定的发展前景而放弃欧盟这棵“大树”。未来,意大利仍会与欧盟保持“斗而不破”的关系。

债务问题是意大利的最大隐患。意大利公共债务余额达2.3万亿欧元,体量巨大,占GDP比重高达132%,在整个欧元区中这一比例仅次于希腊。但与希腊债务性质有所不同,意大利债务以内债居多,引发欧债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从目前来看,新政府所要采取的削减税收、促进福利支出,以及设置最低工资等政策主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财政负担,引发外界对意大利债务问题的担忧,但意大利国债大部分持有者为国内金融机构与居民。统计显示,意大利国债59%左右在国内机构和央行手里,本国居民持有6%左右,约36%属于外国长期投资者(以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为主)。而希腊政府债务主要由外债构成,其债券认购者主要是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当时希腊国内银行机构持有债券比例则不到15%。此外,由于意大利经济体量大,欧洲央行也可能在未来基于意大利的诉求,放缓加息的步伐,避免自身成为引发意大利债务问题的“导火索”。

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存在回旋余地。意方相关应对和救助举措虽不符合欧洲央行的理念,但因为其规模大,央行和欧盟默许和妥协几成惯例,短期应不太可能酿成更大风险。欧债危机后迫于西班牙银行体系的问题,欧洲筹划建成了欧洲银行业联盟,促成欧盟银行业签署BRRD(银行复苏与处置指令)和不良贷款(NPLs)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反对成员国用政府资金为坏账银行埋单。

去年,在意大利多家银行因过高的不良贷款规模几近破产之际,欧盟不顾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关于“国家不应承担银行破产成本”的反对声音,默许了意大利政府对国内银行的直接注资行为。很显然,意大利打破了欧盟在银行业之前的规则,虽属“违规”但也是欧盟无奈的让步。这也让外界看到,意大利银行业依然存在回旋的余地,在政府担保下,该国银行业风险扩大的可能性很小。

与当前意大利政治动荡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相比,更加令市场担忧的是如今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

特朗普上台后,以重商主义为对外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各个主要出口国与地区展开贸易战。美国政府于5月31日宣布不再豁免欧盟、加拿大等国的进口钢铝关税,即对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消息公布的24小时内,加拿大就列出对美128亿美元商品的报复清单,欧盟随即表示将实施相应的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已批准了对从美国进口总值33亿美元的产品征收额外关税。此外,欧盟还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投诉,指责美国违反WTO规则,并提交长达8页的货品清单来报复美国,美欧贸易战一触即发。

从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到任性退出伊朗核协议,再到将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美国近来一系列外交动作让欧洲盟友很受伤,加大了美欧之间早已显现的裂痕。若特朗普继续以零和博弈的态度看待美国的对外贸易,不转变自己的霸权主义角色,世界经济可能重蹈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的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覆辙,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阴影。

关键在于政治体制的完善、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意大利长期被困于频繁的政治更迭怪圈。自二战结束以来70多年中,意大利一共产生了66届政府,不同政治倾向的大小党派林立,此次大选更催生民粹主义上台,震惊了世界。追本溯源,是意大利经济疲软这一核心因素在作祟。

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汇率不稳、通胀严重,意大利经济一蹶不振。本以为加入欧盟以后情况得以好转,可事与愿违,其经济发展始终低于欧盟平均水平。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大衰退,使过去10年的艰辛发展成果瞬间蒸发。2014年以来,由于欧洲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欧盟各国进入经济复苏的良好轨道上,2017年更是达到了2.5%的平均GDP增速,为十年来最高的一年。相比之下,意大利仍不见起色,受债务水平过高和银行业危机的拖累,2017年,该国GDP增速仅为1.4%,不及预期。

此外,意大利过于冗赘的福利体系、慵懒的社会文化,造成意大利劳动力市场僵化,失业率超过11%。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也均是阻扰该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意大利人心知肚明。该国前总理伦齐曾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动其筋骨以疗伤,于2014年4月提出政治议案,旨在改革意大利两院议会制度,削减参议院权力。然而,改革公投的结果令人失望,伦齐也断送了自己的总理生涯。

长期来看,意大利若不致力于政治体制的完善、经济的结构性改革,意大利则无法真正走出困境,将会成为一颗引爆欧盟乃至世界经济的炸弹。可想要彻底改革,不仅需要意大利政府破釜沉舟,出现伦齐这样的有志之士,还需意大利民众的自我醒悟,减小南欧文化中的惰性成分。当然,良好外部环境的配合也不可缺少,欧盟应尽快解决自身瓶颈,带动欧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深入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刘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