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不回家,在骄傲和辛酸当中,我们应当明白什么

最近,有一支国产视频短片《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异常火爆,催泪各种媒体,故事的主角就是大城市你我身边的普通上班族。引发众多关注和评论,虽然片子时间不长,但戳中了无数人的内心,引起了共鸣。为什么?因为你从片子里看见了曾经或者现在的自己!

初看此片,假哥也不由得想起初出茅庐时候的自己,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心酸,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织了罗网在眼前,又被狂风吹半边,半边破了半边补,半边补了又团圆。驴粪球外面光,蛤蟆来在养鱼池,自己为难自己知,有人说你心欢喜,委屈为难在心里。”

社会对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比较苛刻,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父母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一个好,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哪个照顾不到家里的天平就要塌,房贷车贷一箩筐,还没起床已经欠银行一笔钱了,生活重担如山倒,沉重得让你不敢早睡不敢晚起。

但是假哥毕竟已经是黄土埋到半截的人了,走过的路回头看看,还是觉得故事里的“心酸”未免有些 “矫情”的成分,这种“心酸”也不应该集中在某个人身上,更不应该成为人生的常态。

以上情况如果仅是个案和小概率事件,其实不足为奇,身处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工作都不轻松,大家都经历过加班甚至熬夜,但这并不是每个人工作的常态,也不应该成为常态。长期如此“自杀式工作”,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也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工作是为了美好的生活,而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不回家”,生活在哪里?更不要说“美好的生活”,那这样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联想到电视新闻里时常报道的某某县委书记,一心为民,为了县里的人民脱贫致富,白天黑夜的工作,多少次深入田间地头,多少次险境中身先士卒,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但这些好书记无一例外都:英年早逝。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成为了他们的常态,导致了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积劳成疾,最终年纪轻轻便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乡亲们提起他们无不伤心落泪。这些“好书记”,在他们生前,很少被人知晓,他们的名字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每每在新闻里见到,便已经被追认了光荣称号!普通老百姓当然热爱这样的好干部,但是老百姓又何尝不想他们能有一副好的身体,为人民多服务几年呢?

咪蒙在新媒体圈内也是赫赫有名,在工作上也是“拼命三郎”,经常更新文章到深夜,但她们却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曾经对期待每日更新的粉丝说过一句话:“你们是希望我一直写,你们一直看,而不是希望我写挂了。”

生活本来不易,每一个为了生活去奋斗的人都应当被肯定,“责任”是支撑我们奋斗下去的动力。

但生活绝不只有奋斗,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照顾好自己,照顾好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在未来的路上,愿你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